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13(2 / 2)

加入书签

常文远将纸壳踢到一边,这声音惊动了人,其中一间公寓的门打开一条缝,很快有人欢呼跑出?来:“顾老师,你们怎么来了?带着这些东西,这一路不太平吧。”

“这阵子?全城都缺炭,正好昨天?我弄到了一些,就给?你们送了来。”常文远拍拍肩上的炭灰,答道。

他?以前?请学校收留的大学同学都因各种原因离开了学校,除了韩师父可能对他?有些印象,这里的学生原本都不认识他?,这段时间他时常跟春妮结伴前?来,又?帮学校解决了不少场地问题,学生们又跟他重新熟络起来。

“怎么又?送了米过来?我们不是说过,过年我们买了不少好吃的,不用送了吗?”

春妮笑笑没答话,这几个学生不上课时,跟以前?一样在街上找零活干。但他?们能找到什么活?不过还做擦鞋匠和卖报童,所赚的那点钱,可能就够买一两个窝窝头。

学生们不让两个大人插手,七手八脚将他?们俩带来的东西朝屋里搬,听春妮问:“都没出?去吧?”

“没有,韩师父在教?我们描画。”

春妮买的房子?在电梯左手边第二间,两室一厅,带抽水马桶和开放式厨房,在这个时候是极时髦精致的装潢。如今玄关处挤放了一个两层床铺,客厅里也有四个床铺排在一起,横成?两列,上下?两层共睡了二十来个学生,原先的沙发上堆叠着公寓配送的桌椅柜子?等杂物?,几乎无处下?脚。

春妮侧身走过大通铺旁的通道,阳台改造成?的工作间里,果然围了不少学生,韩师父和学校另一个姓姜的化学老师在最中间,一个用玻璃棒在烧杯里不停搅拌着一杯蓝色液体,另一个则伏身在不到半米长的工作台上,拿一根不足半厘米宽的雕刀在木板上专心雕琢着什么。旁边的学生们有的在刻木头,有的则跟化学老师一样,似乎在调制油墨,更多的,则是凝神在韩师父手上,观看他?的手法。

韩师父又?在琢磨改进彩印的事了。

学校被?查封得匆忙,除了油印机之外,印刷厂的其他?设备没能抢出?来。韩师父和以前?几个在印刷厂工作过的老师们一起,在这间小公寓安家后?,便拉了条电线,将这处不足三个平方的小空间改造成?了一个工作室。如今地方太小,铺不开印刷设备,他?们便将重心放在了培养学生的手工水准和彩色油墨的固色研究上。

据说很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春妮杂事太多,无暇关注此事,也不太清楚他?们具体到了哪一步。

几人围观片刻,他?们始终没有发现房间里多了两个人,为?了不打扰他?们,他?们悄悄从房里退了出?来,跟跟出?来的蒋四成?交代:“炭盆就放在阳台上,旁边不能有杂物?。一定指派专门人看管,晚上睡觉前?记得把它灭掉。”

早在倭国人进入租界之前?,以前?春妮的不少学生目睹倭人欺凌国人,要么通过季老师的渠道去内地,要么有跟涂铁柱相熟的,去上山投了他?。李德三也留在了双城,学校工厂办不下?去之后?,他?跟尹校长两人专心将精力投入到办校中,如今听说学校培养出?来的前?几批学生,有的已?经进入双城的工厂成?为?了中流砥柱。反而是这个男孩子?从她在学校门口?的小摊子?跟起,跟在她身边足有六七年,如今已?是学校不可或缺的一员。

他?跟春妮一样,是少有对局势抱有乐观的海城人。

“顾老师,你那里有没有中三的课程?”

春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