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13(1 / 2)
了多叫几个学生来家里。”
常文远用力蹬了一下?脚踏:“要是汽车能上路,也不至于这么麻烦。”
他?原先有一部车,但倭国人只在全市发了六十张车牌,他?一个餐馆老板,车牌怎么都轮不上他?。如今那辆车放在车库里,车身上积的灰都有了半指厚。两人平时运送物?资,也只能用这两辆自行车来回倒腾。
马路上没有了熟悉的鸣笛声,驼货的骡马牛车却多了起来。街上的畜牲一多,什么驴粪牛粪也多了起来,堆在街上东一坨西一坨的,冬天?还好说,一到夏天?,简直臭气熏天?。闹得家家怨声载道,都说卫生局每月的摊派不少,收的费用也不知道花销到了哪去。
两人头上生风,骑了一个多钟头,总算到了地方。
这里是法租界的一处高级公寓,里头原先只供外国人和少数有钱人租住,高傲得很。要不是那年倭国人突然向?全世界宣战,吓得那些外国人和有钱人纷纷找门路外逃,春妮抢到一套作为?学校的房产当后?手用,这里的房子?,她这辈子?未必沾得上手。
幸好她下?手早,现在整个海城,也就只有这一小片地方,倭国人顾忌德国的盟友身份,不怎么留难已?经投降的法国地盘。
门口?的红头巾印度门卫看见她,竟破天?荒迎上来,用蹩脚的中文问:“需要帮忙吗?女士。”
春妮肩上扛着两袋大米,跟金条似的招人眼,难得这平日?里眼睛长在头顶上的家伙也改换了态度。
这三四年来,住在里面的外国人许多都搬离了此处公寓。有看
情势不妙,早早跟着自家使领馆跑回自己国家的,也有法德之外的其他?国民没来得及跑出?去,被?倭国人驱赶着,以“敌侨”为?由,全部关进闸口?路偏东,昌平路那条路的洋房小区被?看管了起来,这里头的人,也包括以前?租界的工部局董事福纳和他?的管家纳尔逊。
此前?纳尔逊因为?参加了一个英国秘密对抗倭国人的组织,春妮一度担心他?落在了倭国人手里,早就被?秘密处决,后?来辗转有消息流传出?来,她才知道对方已?经被?这样软禁了好几年。
说软禁也不算软禁,春妮听说,那一带被?围起来的地区有个名字,叫敌国侨民集团生活所。那里面有工厂有市集,除了所有人都被?集中看管起来。外国侨民们想吃想喝,要么去工厂里做活换取食物?,要么开垦菜地,给?生活所铺路,靠做艰苦的体力劳动来换食物?。
工厂也不是什么高精尖大厂,都是些被?服厂,纸盒厂这样需要大量低级重复劳动,又?不具备威胁的小厂子?。
以前?那些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外国人,如今像他?们的华国仆人那样必须靠基础劳力换取生活必须品,还有不少人暗地里拍手称快。
纳尔逊的消息这么久才传到春妮耳中,也是海城人对这些人的事情没那么关心。
随口?应付完这红头巾,两人走过略有空旷的大厅,进入铁栅子?做的电梯,直升到九楼。
楼道上东一块西一块丢着纸壳,不知有多久没人打扫。公寓楼住客们来来去去,长的三五个月,短的不到一星期就更换一茬,春妮保持着两三天来一次的频率,竟成?了老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