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1(1 / 2)

加入书签

营主力还是落在春妮肩上。

海城因为?地处东南, 即使?这会?儿深秋将近,春妮在小棚子里?守一个晚上,也不会?感觉很冷。

相对白?天班,值晚班不需要随时守在摊子前边, 有人来买,在外头招呼一声就是。更熟一些的客人, 自己乘汤,自己付钱。春妮名声在这,没人敢赖她这仨瓜俩枣。

李德三在棚子靠里?的地方搭了个简单的床铺, 春妮晚上值班也在这休息。她有时候睡不着?,着?意观察那些半夜三更来买胡辣汤的人, 两三个晚上

下来,心里?就有了数。

原本江浦码头上下货都尽量集中在白?天,即使?有船半夜靠港, 一般也会?等到早上再下货,但?两种情?况除外。

一种自然?是卸完货就要走的急活,这种船主急着?离开?,出的价较白?天也略多。另一种,则是专门趁夜走私货物的走私贩。

据春妮的观察,这些走私贩们走私的货物很多,洋烟,洋酒,奶粉,丝袜,洋铁皮……现在倭国人封锁整条水路,正常途径的货物很难进关?。海城又是远东最大的关?口城市,只要东西能运进来,不愁没有销量。因此那些走私的东西,只有想不出来的,没有走私不了的。

而这些走私的货物中,其中神秘的绝对是烟土。

以前政府禁烟,大家反而不太敢在这种大码头搞事。倭国人不管这些,但?因为?什么货物都进不来,他们又不想担上贩卖毒|品的名声,烟土也被?拦在外边,还是得用以前的旧办法偷运。其实都是半公开?的秘密,守在码头的倭国人收取了商人们的好处,乐得睁只眼闭只眼。

后边再熟悉些,那些负责搬运的力夫们透了些实底。告诉春妮说,洋烟洋酒趁夜搬取就是,烟土却一般用油布包起?来,拴在轮船的尾端进港。烟土贩子们一般守在岸边用勾子将箱子勾起?来,甚至还要下水检查遗漏情?况。

他们的工作需要沾水,也特别喜欢在干完活后来春妮的摊子上喝上一碗暖和?的汤水。

春妮:“……”

晚上光顾的客人中,除了以上两种,剩下的就是在附近地下赌档里?通宵开?赌的赌徒们和?流莺。这些聚赌的人有一些是白?天在码头干活的力夫和?短暂停靠的水手,其中大部分是单身汉,被?人引诱两句就落了縠。还有的是流莺联合赌档做局,将嫖客拉进赌局,自己从中取利。

这些苦力们白?天赚的钱,不用出码头,到晚上就输了个精光。

春妮值晚班的那几天中,看过的人间?悲欢都够写好几本书出来。

趁着?天不太冷,她还将夏生拉过来,让他看看那些人的下场,时刻教育他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自觉自己这个姐姐做得实在太到位了。

至于为?什么赌客们喜欢到她这来喝汤,春妮知道后无语了半天。

因为?她的汤叫胡辣汤,赌客们不知什么时候传言说,这是“胡啦汤”,喝了这汤有个好彩头,一定会?旗开?得胜云云。

春妮:“……”除了人间?悲欢,这里?的人间?奇葩也是真?的多。

不过春妮的汤卖得好,也是因为?这附近因为?战争被?严重毁损过,环境又太乱。除了她,没人敢在半夜三更还做生意。

夏风萍自从跟文艺青年谈恋爱,说话就越来越文艺。

她说:“你想一想,身处在这种危机四伏的地方,伸手不见五指,前后不见人烟,忽然?发现,还有一盏昏黄的小灯在路的尽头等你,小灯的所在,是一碗温暖的汤。你孤寂疲惫的心会?不会?有些许动容?”

春妮微微一笑,将灯芯拨亮了一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