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4章 第一台计算器的诞生(1 / 2)
第584章 第一台计算器的诞生
当然,香港的区域特性加上未来内地的改开,那几乎就注定了,无论现在发展什麽,将来都会迁移到内地,这是没办法阻拦的;
只是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情,将自己这一代认真做好就行了,真要是考虑几十年后的事情,那啥事都不用做了,即使是今天的日本,几十年后也会面临工业衰败丶空心化丶老年化的问题等等,甚至未来的内地可能也会一样;
无论怎麽样,自己这一代的经济强了,那至少这个时代的人生活质量会高很多,且财富积累下来后,也会惠及下一代,哪怕下一代很多产业都没了,也会间接受益于上一代的高经济发展。
「嗯,彩电工厂的人,比以前塑料厂的的确舒服多了。」白玉姗又问道:「感觉外资工厂,似乎比香港工厂的工资都要高一些,可能就长兴集团这边能跟一些外资比了。」
杨文东笑道:「没这回事,本质是要求也高多了,你别看一家外资一家香港工厂员工待遇差一些,但招聘要求就高不少,其实就是你有什麽能力,拿多少钱,大部分情况都是这样,少数比如运气好进了好公司。」
如今香港的外资工厂越来越多,这个问题虽然没有网际网路而导致没人讨论,但很多人都知道外资工厂的待遇要好很多;
可人家要求也高,在健康丶学历丶过去经验甚至外语方面要求都比港资工厂高一些。
前世内地也有内外资工厂之分,外资工厂普遍比内地工厂福利高一点,但招聘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如争议最大的特斯拉与比亚迪,在工资上面的确有差距。
可一个在一线城市大上沪,一个在三五线城市;一个招聘要求大专毕业+其他主机厂类似经验,一个初中毕业就要,这根本就没有可比性。
「也对,希望香港越来越好吧。」白玉姗也没有想太多。
杨文东点点头道:「会的,我们的根在香港,香港经济发达了,成为亚洲乃至全球最顶级的城市,那我们也能从中受益。」
虽然高房价重金融会逼走工业,但对于地产商却是好事.这些年来,长兴集团已经囤积了很多地皮,光是大型工业地皮就远超过千万尺了,这些其实都没有算进地产公司名下,不然置地也比不过。
很快,车队抵达一家名叫长兴-惠而浦(香港)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的门前,多名鬼佬以及王志群与一些华人,已经在门口等待。
「杨生丶杨夫人。」王志群连忙上前,笑道:「得知您要来,今天全体公司高层员工都来门口迎接了。」
「不用这样,散了吧,留几个就行了,其他人做自己的事情去。」杨文东挥挥手说道;
这种事很常见,一个大老板来自己旗下一个工厂,那工厂内部能不重视吗?这种事在很多地方都一样;
杨文东也不至于阻止,人家也是表达一个尊敬意思,那自己到了就可以散了,不然这麽多人,他也记不住,留几个核心就行了。
「好。」王志群答应后,很快不少人都散了,只留下七八人,随即逐个的介绍给杨文东与白玉姗;
二人也只是点头回应,鬼佬几个是惠而浦公司常驻香港的高层,与长兴集团一起管理公司,大家熟悉之后,王志群便带着杨文东夫妇与总部几人,一起朝着工厂内部走去。
接下来的半个小时,所有人一起参观了工厂的两个大型车间,一个生产空调,一个生产冰箱。
差不多一圈之后,杨文东问道:「这两个工厂的零部件本土化,大约有多少了?」
王志群回道:「大约60%,产品的外壳丶内部塑料件丶电线丶金属架构丶风扇丶电机都是香港生产的;
而压缩机丶冷凝器丶制冷剂丶一些重要阀门还是从美国那边进口的。」
「压缩机我记得我们自己不是已经能生产了吗?」杨文东反问道。
在与惠而浦合作之前,荣耀电子便开始自己生产白色家电了,不过走的是低端路线,加上渠道有限以及海运成本这几年非常高昂,所以销量也是不温不火;
为此,杨文东才决定走前世内地的合资之路,先将产业在香港做起来,然后再谋求提高自己的产品质量;
当然,外资也不是傻子,他们与自己合作,也是有一些限制的,避免自己的单独品牌与合资品牌起冲突。
王志群道:「是的,但在质量与性能上达不到惠而浦的要求,无论从制冷速度丶电耗丶静音程度丶重量大小等等,我们都比不过,惠而浦那边也不认可,所以短期内也只能从美国进口;
不过因为都是出口美国的产品,所以单从外汇及利润方面,我们也不亏。」
「我知道不亏,但如果产业链只能提供一些外壳什麽的,那还有什麽意义?」杨文东摇摇头说道。
做实业,虽然不至于每一种都是高科技,可至少部分是要有的,不然做一些低端产业赚钱,那还不如安心的炒房子;
全球又能有几个工厂,利润率能够比得上香港的地产?
王志群道:「是的,我也已经让压缩机及电机公司的技术工程师去欧美走访,准备购买合适的技术与生产线,保证能够跟得上要求。」
「行,在香港重新研发的确不现实,先买也好。」杨文东说道。
其实以前也可以买,但那个时候香港没有高端白色家电工厂,自己买了造出来的品牌,又不被市场承认,那就没什麽意义;
现在香港有了外资的合资工厂,产品藉助外资的渠道直销海外,那自己这边就有了生产中高端家电零部件的根基;
而有了一定的生产,那再继续研发升级也就是有可能了,毕竟从0开始比较难,但从1-10可能就简单多了。
「是的。」王志群点点头说道。
杨文东又问:「工厂的产能是多少?」
王志群道:「目前一年的产能是10万空调,30万冰箱,后续就看市场需求以及香港这边的成本控制了,如果控制的低,那产能机会再增加,跟RCA一样。」
「那就继续吧。」杨文东点点头,道:「早点将黑白家电的产业链全部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不然我们的家电产业是很难发展起来的。」
其实真的不是想什麽都做,如果现在是在前世的内地,什麽工业零部件都能买到,那他肯定只会安心做终端产品,如同前世的小米汽车,很多人嘲笑它就是组装技术,但实际上这种商业模式才是对的,利用成熟供应商的技术进行组合,自己负责总层面的产品质量与营销就行了。
「好。」王志群答应道。
杨文东又道:「这边就这样,我听说美国那边的计算器出来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