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他怎麽什麽都懂?(55K)(2 / 2)
说:「我知道鸿启,不过你们过来考察什麽?我这里都是果树,得过段时间才能采摘呢。」
「我们看的就是果树的情况。还未请教阿叔您贵姓?」陈景乐微笑道,顺便给身旁的黄浩俩人也发一根。
「免贵姓廖,廖阿贵。」
「贵叔,这麽称呼可以吧?」
「怎麽喊都行,农村人,没那麽多讲究。」廖阿贵瞅了他一眼,嘿嘿一笑。
陈景乐笑呵呵:「你别看我斯斯文文的,我也是农村人喔,我家在牛角岭,知道在哪麽?就是原来市糖厂在过去一点。」
廖阿贵闻言诧异,点头:「知道是知道,你们村比我们村离市区近多了。」
「也就那样。」
陈景乐笑说:「我们这次过来,主要是想看看果园情况,放心,不会耽误太久。另外在这里我可以跟您稍微透露一下,我们公司接下来会有不小动作,嗯,对农民跟种植户来说绝对是好事。
比如说我们准备在江北本地盖个水果加工厂什麽的,到时候招人,您要是有亲戚或者子女适合的,可以让他们去试试。不保证说一定能应聘上,但多少是个机会。我们鸿启的待遇想必您也知道,要是能留在江北还有一线城市的待遇,那怎麽都比远走他乡要强是不是?」
廖阿贵闻言,顿时心动。
鸿启的待遇在江北是出了名的高,很多人想进都进不去呢。
只是人家公司没那麽多名额。
开工厂那就不一样了,即便是普通工人,估计也不会比蔬菜大棚的打理蔬菜的少,那就是六七千一个月。放在江北这地方,妥妥的高薪啊,比经济技术开发区那些小家电厂制衣厂不知强多少!
廖阿贵顿时点头:「行,你们随便看,想吃果子直接摘就行,我这也只有这个了。」
「谢谢贵叔。」
陈景乐一行人便在果园里转悠起来。
……
「果实转色都差不多了啊。」
陈景乐看着已经成熟的沃柑,微微点头。
廖阿贵抽着烟,笑呵呵说:「对的,我这都算晚的了。人家有些早的,都已经开始采摘了。」
陈景乐微微一笑:「那些口感肯定要稍微差点,只是赶个早集,糖酸比跟化渣程度远未达到最佳状态。真正好吃且大量上市,还得小寒到大寒这段时间。」
「是这麽说,不过今年产量高,怕是赚不到什麽钱噢。」廖阿贵叹气。
谷贱伤农,米贵伤民,历来如此。
陈景乐也不知道怎麽说好,只能跟着叹气。
「对了,今年天气比较旱,有做抗旱保湿吗?」
「有的有的。」
几句话就让廖阿贵对这个鸿启公司来的年轻专家改观,可见人家确实是有真实水平的。
殊不知跟在身后的黄浩跟张智勇二人,同样诧异。
这位陈顾问不是负责战略发展方向的吗?怎麽还懂农业种植?
「冬肥呢,施了麽?」陈景乐又问。
「没呢,打算就这两天。」
「嗯,没问题,这几天挺合适的。」
「……」
陈景乐在果园里逛了一圈,廖阿贵态度从原来的警惕到后面的佩服,乃至有点恭敬。
毕竟这位专家是真传授他种果子的技术,指出不少做得不够好的地方,因此他是有问必答。
走的时候,廖阿贵硬是摘了好大一袋沃柑跟江北橙塞给他们。
陈景乐不好意思要,但实在拗不过,只好收下。
拿到后分了大半给黄浩跟张智勇俩人。
从中医药学角度来说,柑橘类其实属于大寒食物,不宜多吃,陈景乐带几个回家给老妈她们尝尝就好。
黄浩二人倒不客气,美滋滋收下。
……
离开荔枝垌村,三人没有停顿,继续前往下一个果园种植区。
就这样,从早上到中午,三人都在外面跑。
中午在附近镇上找个小饭馆,简单对付一顿,稍作休息,下午继续。
直到太阳快要下山,才收工准备回家。
一天下来,WX步数直接冠绝好友列表。
陈景乐还好,每天早上五公里雷打不动的人,体力好得很。
黄浩跟张智勇两个都不太行了,累得够呛,强打着精神。
陈景乐歉意一笑,直接一人塞了一条芙蓉王外加塞了五百块的红包:「辛苦了,晚上回去好好休息,明天还得继续。」
俩人本来累得都不太想说话了,但是看到这两样东西,顿时精神一振。
「啊这,乐哥,不太好吧?」
「有什麽不好的,皇帝还不差饿兵呢,我虽然没有李总有钱,但这点补贴还是给得起的。别嫌少就行。」陈景乐摆摆手。
「怎麽会!」
「跟在乐哥后面,我们也学到很多,更别说还白拿了好多水果,吃都吃不完。」
「就是就是!」
「……」
二人嘴都快笑歪了。
陈景乐哑然失笑,挥挥手:「行了,早点回家吧,路上注意安全。」
「好的,乐哥再见!」
「嗯再见。」
「……」
卡罗拉开出一段距离后,副驾驶上的黄浩咂咂嘴:「要不说人家能当战略级发展顾问呢,这水平眼界还有态度,比其他主管经理强太多了。你说要是天天都有这待遇该多好。」
「你就想,能给一次就不错了。」张智勇摇摇头。
黄浩也觉得自己多少有点痴心妄想了,呵呵傻笑:「倒也是哈。」
这一条烟就得350,加500块红包,天天有这麽多,那不得比很多经理工资都高啊?
怎麽可能!
然而第二天,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忙完一天后,陈景乐又给了他们一人一条芙蓉王跟五百块红包!
哥!
不,义父!
俩人激动得恨不得当场拜倒,誓死效忠。
接下来几天,陈景乐都是忙完一天工作,就丢给他们一条烟加500红包。
这点钱对现在他来说,不算什麽,但对江北的普通工薪阶层来说,已经是很不错的额外收入了。
这俩人跟在他身边,确实帮了不少忙,总不能让人家跟着白忙活吧。
总之几天下来,黄浩他们已经是只知陈顾问而不知有李总了。
果然还得是跟着这样有钱大方的领导,自己吃肉不忘让下面的人跟着喝点汤,哪像一些抠门领导,恨不得让一个人做完三个人的工作。
不过最让黄浩他们震惊的,是陈景乐的学识。
从果树种植管理,到蔬菜培育收成,就好像没有什麽是他不懂的。
嘶~
这多少有点夸张了!
鸿启这样的大公司,肯定是有技术指导的,而且不少。问题像陈景乐这麽全面这麽优秀的,还真没有。
黄浩二人私下讨论的时候,都觉得他应该去应聘首席技术顾问,而不是战略发展顾问。
你说这人跟人之间的差距,咋就这麽大呢?
……
由于时间限制,陈景乐不可能跑遍整个南东省,就连附近县市都没有去到,只能在江北下辖的几个区镇转悠。
好在周围其他城市的情况跟江北相差无几。
整个考察报告,他先从宏观层面做一个区域地理信息汇总分析,陈列该地区农业发展规划以及相关国家政策扶持。
然后对规模化种植现状,进行一个详细叙述以及分析。
包括经营主体类型以及种植规模,作物结构与区域特色,新型技术应用程度,经济效益状况,社会以及生态环境影响等等。
在介绍分析状况的同时,他也明确提出问题之所在。从土地到产品到成果采摘到运输销售,该说的都说了,不该说的也说了。
最后不忘给出建议对策,以及附上数据采集表,调研样本,以及参考文献来源,证明他写的考察报告所言非虚。
全文直接超过三万字。
工程量不算很大,问题是时间太短了,白天要实地考察,晚上回来后要汇总整理信息,甚至还要坚持锻炼。
即便是陈景乐这种铁打的身体,都有点顶不住。
好在顺利完工,没有掉链子。
最后检查一遍,确定考察报告没问题后,他便保存文件,准备明天拿去公司列印出来装订成册,再交到李启光手上。
如此一来,这一工作便算完成了。
「洗澡睡觉!麻蛋的,这几天为了这破工作,累惨了。」
陈景乐长吁口气。
已经几天没见到李老师,怪想她的。
虽然每天晚上俩人都会视频通话,但跟现实面对面还是有不小差距。
还好这样的日子马上就能结束。
翌日。
陈景乐处理完个人事情后,驱车来到鸿启公司。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