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38章 我养你啊!(4K)(1 / 2)

加入书签

第238章 我养你啊!(4K)

陈景乐走进公司,正好看到李启光的秘书陈辉。

陈辉也看到陈景乐了,主动笑着打招呼:「早上好啊陈顾问!」

工作场合要称职务。

他对陈景乐的态度很微妙,友好丶亲近中又带着一丝丝客气,保持适当的社交距离。

陈景乐表示理解。

毕竟对方是大老板的秘书,真正的心腹,自然不可能说跟谁关系都很亲近,那是商场大忌。

不过他大概想不到陈辉心里还有别的想法。

只是微笑回应:「早啊陈秘,李总来了吗?」

「刚到。您今天来是?」陈辉好奇问。

陈景乐说:「我的任务完成了,准备找李总汇报下这几天工作进展,做个小总结。」

陈辉顿时惊讶:「啊?考察完了?这麽快?」

他是知道陈景乐工作内容的。

正因如此,才这麽惊讶,这麽快就弄完,该不会是偷工减料随便糊弄的吧?

可陈景乐又不像那种人。

「嗯,累是累了点,但好在是弄完了。」

陈景乐呵呵一笑,没有多做解释。

「厉害!」

陈辉闻言惊叹,这效率没谁了:「那你现在是要去李总办公室吗?」

陈景乐点头:「准备去,不过在这之前,我需要列印点东西。请问公司哪里可以列印文件?」

陈辉连忙说:「跟我来就行。」

说完带着陈景乐来到专门列印文件的行政管理处。

「我来就行。」

陈景乐谢绝对方继续帮忙的好意,选择自己操作,将U盘插到电脑上,然后开始列印。

将近35000字,都够得上一篇硕士毕业论文了。

陈景乐也确实打算当做论文拿去发表。

不然单单是作为内部报告拿给李启光看,未免太浪费,太对不起他这几天走的十几万步。

印表机开始工作,吞吞吐吐,一时半会儿没那麽快弄好,陈景乐便跟陈辉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直到全部列印完毕,才整理装订。

厚厚一沓,比一般的备课簿都厚,跟一本16开的精装书没什麽区别,看得旁边的陈辉跟行政后勤的员工们暗暗咋舌。

妈耶,这麽厚的报告,想想都头皮发麻,更别说写了。

特别是陈辉。

就这份量,要说陈景乐摸鱼,他都不信。

关键是连续几天在外面各种来回奔波,还能抽空写出这麽厚的报告,这家伙是铁打的吗?

嘶,顿感牙疼!

……

陈景乐来到李启光办公室。

陈辉先进去汇报一声,完了出来示意可以进去。

陈景乐这才往里走。

里面其实就老李同志一个人在,也没忙什麽,陈景乐将手中装订成册的文件递过去:「李总,我的考察报告写好了。」

「这麽快?」

看到这麽厚一沓材料,李启光同样很是诧异,心想这小子该不会是在糊弄他吧?

如果敢耍花招,就别怪他扣工资了。

陈景乐回答说:「时间是比较赶,只来得及考察江北地区的规模化种植区,周边几个县市的没有涉及到,好在结果大差不差。您先看看,有问题等下我们再聊。」

「嗯,我先看看。」

李启光翻开考察报告开始浏览。

陈景乐寻思他没那麽快看完,35000字呢,就算看快点,也要看好一会儿,便自己坐一边倒茶喝。

老李同志办公室的茶叶比他买的好多了,这有钱人就是不一样。

李启光没搭理他,注意力都在考察报告上。

真正看了才知道,陈景乐的工作何止是没有水分,而且乾货满满。结构清晰,逻辑缜密,涉及到大量数据样本,可以肯定确实是做了详细调研的。

李启光越看越投入。

陈景乐这篇考察报告,几乎是将鸿启的种植业务梳理了一遍,即便是一个对鸿启不了解的人,看完这样一份报告,都能清楚鸿启是什麽样一家公司。

而且里面写的东西,有不少是他平时接触不到,也不清楚的。

到他这个位置,下面的人肯定不会什麽都让你知道,有察觉不到的地方很正常,没有足够多的耳目,难免会有疏漏。

这是没办法的事。

他手下又没有锦衣卫,甚至很多时候就算知道,也只能睁只眼闭只眼。

现在陈景乐把这些东西全部披露了出来,把有人就在他眼皮底下钻空子搞吃拿卡要损公肥私那套,这就有点不能忍了。

李启光越看眉头皱得越紧,内心怒气渐起。

不过好在坏消息只占小部分,影响不算大,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看完最后一页,李启光揉揉脑门。

他感觉自己还是低估了陈景乐的作用。

尽管事先已经尽量高估,然而这小子的表现,比他想像的要优秀得多,对同龄人绝对是碾压级的,即便很多从业多年的商业精英,在分析问题上都不见得有他独到。

那种一针见血拨云见月的感觉,继上次之后,再度让李启光十分欣喜,同时又有点难以置信:「这篇报告,是你一个人完成的?」

陈景乐摇头:「你不是还安排了黄浩跟张智勇两个帮我跑腿麽?」

李启光无语:「他俩什麽水平,我比你清楚,帮忙拎包还行,端茶递水我都嫌他们笨手笨脚。」

「不至于不至于。」陈景乐呵呵一笑,反问:「那您觉得这考察报告有没有什麽问题?」

李启光微微颔首:「挺好。」

这个评价多少显得保守了,本想夸他几句的,但想想,实在说不出口。

「那就行。」陈景乐不置可否,「回头我拿去投稿可以吧?」

「投什麽稿?」李启光愣住。

陈景乐随口道:「论文啊,国内的两大核心期刊。我虽然没有继续读书,但是发一下论文还是可以的。」

他现在已经有好几篇C扩论文在手,可以考虑冲刺C刊了。

这次的考察报告就很适合。

国内的期刊,现在就缺少这种具有大量详实考察数据且能与理论相结合的文章。

所以陈景乐才敢去尝试投稿。

加上他前面那麽多篇论文积累,底气比刚开始投第一篇那会儿强得多。

不然以他一个本科生的身份,就想要投C刊,多少有点自取其辱。

要知道人文社科这块,很多在读博士手上也没几篇C刊,连普通在读硕士想要独作发C刊,都几乎不可能。

一些高校为了科研成果好看,只要能发表一篇C刊,直接奖励两万元现金。

对文科学者来说,这个钱不少了哇。

实在过不了,也无所谓,以他的外语水平,可以考虑转投国际核心。对他这种几乎没有语言限制的人来说,反倒更容易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