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6章 从ICU到KTV(1 / 2)
第1046章 从ICU到KTV
晶片供应紧张的趋势缓解,原材料成本的下降,十月份,北美,欧盟以及小日子等地均开始全面放开,一切都表明长达三年特殊时间段即将结束。
「今年之内应该会结束的,具体的时间不太好说,不过左右也就一两个月的时间吧。」
国庆节,檀锦程在北仓接待了何小朋,他是来参观尉来最为先进的超级工厂,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的事儿需要跟檀锦程聊一聊,或者说是向檀锦程请教。
从2021年的新势力销冠,到2022年上半年度的狂飙猛进,半年拿下接近于七万辆销量的好成绩,主力车型P7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七月份单月销量更是接近于1.3万辆,刷新新高。
虽然距离小朋设定的25万辆年销量目标还相差甚远,但是成绩已经相当不错了,如果没有意外,九月份的新车G9上市之后,全年小朋的销量至少是会在15万辆以上,G9的销量若是爆发,则极有可能达到20万辆级别。
加上飞行汽车的概念,小朋一度成为新势力非常独特的存在,然而一切从八月份之后开始变得不一样了,G9的上市,则是小朋汽车内部问题的大爆发。
售价30.99万元至46.99万元的SUV旗舰车型G9的发布会,堪称是汽车史上的一场灾难,单单是车型款式,就多达六款之多,命名方式以及对应的版本更是相当的复杂。
用户单单想要记住这些复杂的命名就十分的困难,这些还不是关键的,最为关键的还是G9的发布会,让小朋背上了割韭菜的名声。
宣传当中的如XNGP辅助驾驶,4C超快充电池包以及5D音乐座舱等等所有的亮点,都南非要选装,且选装还存在着门槛,最低配的570G不仅仅无法享用这些卖点,配置还非常简陋。
作为一款近31万元的新势力产品,没有配备被动刹车,甚至连倒车影像,定速巡航这种同价位常见的配置都没有,不要说国产产新能源了,在配置上甚至不如合资车型,这才是最为致命的。
另一方面,各车型之间配置差异也不明显,用户难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清晰地选择适合的车型,发布会之后,小朋迎来了铺天盖地的批评,本就没有多大的品牌力,受到了严重的伤害。
G9的销量就更不用说了,虽然在两天之后,小朋紧急修改了车型,在车型配置上也做足了诚意,然而在口碑上并没有迎来多大的反转,反倒是引发老车主的不满。
「先要做的就是安抚老车主,该退的钱就退,至于说已经交付的车子,我的建议是按车主的意思,是改配置还是退换车都行,先把老车主安抚好再说。」
九月份,在口碑下滑的情况下,小朋继八月份销量下滑之后,又一次迎来了销量大幅度下滑,整月的交付量跌破了9000辆,G9也仅仅只交付了184辆。
按照最高配的售价,184辆哪怕是全额退款,小朋也是负担得起的,完全没有必要继续败坏口碑了。
只不过,G9已经是注定失败的一款产品,原本对标L9以及闻界M9的高端化车型,却成了压垮小朋的一根稻草,以低端化形象立身的小朋,面临自成立以来最大的危机。
「暂时只能是这样了。」
何小朋叹道,新势力的脆弱,此时他是真真切切体会到了,如果是尉来以及BYD这样的体量,哪怕是一款旗舰车型失败,所造成的影响也不会如他们这般大。
最多也就是像BYD那样品牌高端化受阻,其他热卖车型该怎麽卖还是怎麽卖,高端化下一次再冲击就是,然而新势力却没有这样的机会。
他们的每一款车型,都可能决定着公司的生死,即使是不能成功,但是至少是不能失败,更何况是高端化的车型,一定程度上,小朋今年的高端化,与哪咤犯了一样的错误。
那就是在销量上升的情况下,高估了品牌的影响力,岂不知今年的销量上升,更多的还是市场化的因素,在一个全面爆发的市场环境之下,但凡只要产品力不太差,都会有消费者买帐的。
小朋有自己的核心卖点不假,但说白了他们的卖点并不多,能够吸引到一部分消费者,但远还没有真正建立起自己的核心品牌形象。
「G9真的没得救了?」
檀锦程善于对出现危机的企业进行调教,在他手里救活的车企,包括宝腾以及路特斯拉,已经有四家了,加上他对于产品的调教能力,当小朋汽车出现问题之时,何小朋第一反应就是来找这位前期对小朋汽车提供巨大帮助,现在依旧还是小朋汽车重要股东的行业领导者。
小朋八月份销量下滑主要来自于P7销量的下滑,这里面有特斯拉以及BYD的冲击,但更多的还是来自于ET5的冲击。
ET5自打拉满产能以来,对几大竞争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同小朋一样致力于高端化的哪咤S,更是被打得几乎没有声音。
车企与车企之间的竞争固然很激烈,甚至同公司的车型之间都有一定的竞争关系,但车企与车企之间的合作关系同样很是紧密,当小朋汽车出现危机之时,作为战略合作夥伴的何小朋,找到檀锦程并没有任何的问题。
更何况,小朋汽车一直被认为是「尉来系」当中的一员。
檀锦程摇了摇头:「暂时来说有点困难,只能是交给时间了,后续通过改款等等方式来试着救一下,当务之急你们是要尽快改变。」
何小朋这人有一个好处就是善于学习,听劝,当公司出现危机之时,他能够第一时间找同行听取意见,其实就已经很难得了。
除了G9惹下大麻烦之外,小朋的管理层也正在经历动荡,联合创始人夏恒辞任执行董事,专注于产品研发,从这个月开始生效。
G9的失败,其实就是管理层问题的暴露,这样的方案是怎麽会拿到正式发布会上的,又是如何通过的,内部改革已经是势在必行了。
而没有了王风英的何小朋,又将如何应对内部的改革?
「那麽就只能尽快推出G系列的新款车型了,G6看样子要提前上市了。」
何小朋也知道G9的失利,想要在短时间挽回口碑太过于困难,之所以这麽一问,无非还是内心存有奢望。
G系列是小朋的SUV车型,任何一家新势力品牌,想要立足市场,SUV车型有所突破是最为关键的,这一点上,不得不佩服菊花以及余大嘴,眼光真的很毒辣。
深度赋能的赛力斯,两款车型都非常的成功。
G3,G6,G9是小朋G系列目前计划当中的三款车型,从命名来看,能够看到各自的定位,G9不行,就只能推出G6了,这是最好的「替代品。」
「也不用那麽的着急,时间还是有的,还是要做好G6的产品力,任何一款产品,都需要有足够的产品力才行。」
新车型要想突围,产品力是最直接的,小朋有自己卖点,那麽在G6身上就要体现自己的产品力,而不是像G9这样,宣传起来花里胡哨,但所有的卖点都需要消费者单独花钱去购买,甚至还设置了购买门槛,这不纯扯淡嘛。
小朋的智能辅助驾驶,是目前市场面仅次于尉来,菊花之外的第三大国产辅助驾驶系统,虽然表现力不如这两家,但口碑还是不错的,另外还有就是小朋的快充技术也不错,做好这两个卖点,还是有很多消费者会买帐的。
「在产品力方面,当下最应该做的事其实快速完成技术领先到场景落地这个过程。」
G9身上宣传的卖点,之所以这也选配那也选配,甚至还设置门槛,说白了还是目前小朋在各项技术方面,大部分还只是停留在技术领先的地步,无法做到大规模的量产落地。
相比起传统车企,以网际网路背景为主的新势力品牌,在营销方面要夸张很多,大部分搞出一项技术之后,在不具备大规模量产的前提下,就开始大肆营销,包括菊花也是如此。
这麽做肯定是好处多多的,但问题是菊花有着强大的技术背景以及品牌信任度,他们提前营销,可以通过技术研发快速跟进,而其他的新势力大部分没有这个水平。
小朋就是其中之一,营销得太过了,就会受到反噬,尉来如今已经有意识的降低提前营销了。
「除了产品力之外,小朋还要加速推进平台化与规模化降本,新车型的零部件共享也可以跟进了,明年的话电池成本应该会降不少,到时候小朋可以通过官降的方式,来提升销量。」
「G6肯定不能再失败了,小朋在2023年需要利用G6为支点,用XNGP为杠杆,再从供应链以及渠道等等方面做进一步改善。」
「至于说你们内部的事情,这方面我不好过于干涉,主要还是看何总你的执行力了。」
截止三季度结束,尉来以及檀锦程个人在小朋的持股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依旧处于前十大股东之列,尉来与小朋汽车也是战略合作夥伴。
檀锦程对于小朋汽车的经营还是十分关心的,虽没有了王风英,但小朋汽车基于与尉来战略合作的关系,在双方供应链合作之后,小朋汽车的单车成本降了不少,没有出现前期远高于同行的情况。
然而,小朋汽车单车成本前期远高于同行,是什麽原因包括何小朋都清楚,那就是内部出现了问题,但上半年销量很好,何小朋也不好做太大的动作。
一切基于销量。
然而,现在小朋汽车销量以及新车型都出现了问题,就给了何小朋内部改革的藉口。
「理解,说起来今年真是对不起投资者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