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6章 灭国之功(1 / 2)
第1346章 灭国之功
「没想到,竟真被兄长料定了。」
李靖一脸的感叹,却也有几分惋惜。毕竟如果开春再接着打,只要再有五六个月,突厥是真要被打到除名的,反抗力量都得被打到西域去。
不过却也正是有着这种认识,所以本就人心各异的突厥,便就自己分裂内讧起来,乾死了老大请求投降,只要不打了,只要保证他们的富贵,什麽都可以谈。
王言看出了李靖的惋惜,笑道:「药师不必叹息,突厥不过是秋后的蚂蚱。而今都蓝既死,群狼无头,互相不服气,各自有盘算,已是难成气候。
而今彼辈主动来降,战是死,和是慢些死,他们肯定是想要慢些死,寻找机会摆脱困局。然而如今是战是和,皆在我大隋,什麽条件他们都会答应。
只要我大隋实治草原,不过数年,这些头人丶大汗便就分崩离析。自此以后,我中原之地,再无北疆之狼患。」
李靖点了点头,明白了王言的意思。
他对大隋官员的操行,也是十分了解的。眼下是既有中原人迁徙过来融合人口,又有官员治理,还有大军在侧,那些官员收拾突厥人真的跟玩一样,不说轻轻松松,但也费不上多大的力气。
那些什麽头人,这个汗那个汗的,真的不够大隋的官员玩,他们的心眼子还是不够多。
但李靖却也还是忍不住的叹气:「终究未能覆灭突厥,可惜此灭国大功兄长不得啊。」
王言哈哈笑:「药师看轻我了,说多少遍了?我就是行伍小卒出身,走至今日已是天幸,荣华富贵皆有,如何还不满足?
打仗是要死人的,哪怕突厥非我大隋一合之敌,却总也少不了许多死伤。纵是灭国之功,下边用命的兄弟们又能得到多少好处?还不是叫那些塞进来的豪门大户子弟赚去了名利?
药师亦是饱读史书,可在那字里行间瞧见几个卑鄙之人?史书很厚,可终究太小,装不下我等用命血战的袍泽弟兄啊。一将功成万骨枯,能不打,那就不要打。药师莫非以为,我是好战的狂人?错了,我比谁都想要安稳的过日子。」
李靖感受到了好大哥胸怀天下,达济赤民的大气魄,感受到了好大哥话语之中的真诚。
他沉默了一阵子,小声说道:「兄长,愚弟还是要多说一句,兄长当知兔死狗烹丶鸟尽弓藏之理,将军,只有在战阵之上,才是最安全的。被圈在大兴之中,那可就任人拿捏了啊,兄长……」
这是实在话了,王言含笑点头:「至少二十年之内,不愁这个问题。殿下还年轻,日子还很长。为兄非是自傲,但用兵打仗,舍我其谁?不管是否让我上阵,只要我在,就是我大隋军队的定海神针。这就是我活下去的理由。至于其他的事情,二十年之后再看,为兄本是无名小卒一个,可是从来不怕死的。」
李靖听出了王言话里的意思,君臣相得,好大哥就是好臣子,君臣不相得了,好大哥也乾的出造反的事儿。
他思索了一下,似乎王言从来没有同他说过什麽忠君爱国的话。王言对杨广丶对皇家的忠诚,是源自于杨广丶皇家对他的提携,让他位高权重,让他过好日子,让他娶公主,抬升门楣。
但这些事儿都是相互的,王言也给了足够的,甚至是超额的回报。他帮助杨广立功,坐上了太子之位,他帮助皇家打击豪门大户,他研究各种东西,开发海外之地获取海外的钱粮,而今更是用最小的代价,最短的时间,打的突厥分崩离析,凡此种种,可以说王言的回报是更多的。
李靖知道,好大哥从来是一个讲道理的人,谁尊重他,他就尊重谁,不论身份的高低贵贱。他见过王言跟混小子好好说话,见过王言贴心的扶着老头,老太太,见过王言对待突厥的降卒也没有瞧不起。
他却也听闻,王言收拾了哪一家豪门大户的人,听闻王言指名道姓的骂了哪个大官,跟哪个大户对着干,在海外派人乾死了谁家的船队,弄死了多少人等等。在草原上同样也见到了对于那些来蹭军功但坏了事儿的二代丶三代,甚至是好几代的公子哥们的狠戾。
别人拿什麽态度对王言,王言就会用更好或更坏的态度去对待别人……
他沉默了更长的时间,终究还是没有说什麽,只是叹了口气。
他为这种事感觉到悲哀,或许是他此次参与了战争,并且还是跟随在王言身边,这让他感觉到了身为主帅的不容易,也感觉到了主帅在战时的绝对权力,并由此对皇帝有了一些不信任……
这当然是一个很好的反思,王言也感到欣慰,李靖还是有几分忠君爱国思想的。隋末天下大乱之际,他还想着跑去给杨广报信呢,结果被李渊给抓了,于是他就降了李渊,之后才跟了李世民,入了天策府。
王言当然不会把自己的命,交给别人,由着别人生杀予夺。所以他才会开始就预备着造反,这是变革,却也是保命的手段。
这不是他与杨广的矛盾,是他与皇帝这个位置的矛盾。
也怪不到别人,只怪他太能干了。
杨广是个狠人,这是毋庸置疑的。所以哪怕王言跟杨广的关系再好,在杨广觉得王言有威胁的时候,就要研究王言了,跟皇帝的交情,当然是做不得数的。
皇帝都是独夫,越是有事业心要干大事儿的皇帝,就越是独。有度量的,有自信的,没有几个人。皇帝是高危职业,都缺安全感,看谁都是反贼。
别说杨广这样,自己亲爹都下手的选手了,王言可不多啥……
不过眼下的情况肯定是很好的。
突厥人自己砍了都蓝的人头,开始派人去到了杨素那边和谈,由长孙晟主导。但是罢兵的文书,还是没有送到王言这里。
所以王言尽职尽责的履行着他身为雁门行军总管的职责,眼看着开始化冻,天气越来越暖和,他所统率的五万大军也活动了起来,猫了一个冬天,不是喝酒就是嫖,也该开始进行一些恢复性的军事训练了。
在训练之馀,也缓缓的向草原之中进发,上千的过往战斗中打出来的精锐的斥候游骑,开始前出扩散,进行先期的侦查活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