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40章 宣大总督(2 / 2)

加入书签

粗略翻阅了一遍,永宁帝疑惑的问道。

驻守边将的人选,没有什麽争议。

现在这种时候,除了让勋贵系的将领顶上,朝中也找不到更合适的人选。

不是大虞朝缺乏人才,主要是勋贵系做大之后吃资源太厉害,朝廷已经没有馀力培养更多的将才。

除了勋贵系之外,就剩下九边各镇的将领,拥有不错的战绩。

可惜九边重镇到了现在,宣府镇丶大同镇丶山西镇都打废了。

蓟州镇和辽东镇串通一气,形成了实质性的藩镇割据。

延绥丶宁夏丶固原丶甘肃四镇过去拿到的资源太少,内部空饷成风,加起来的总兵力都不到两万人。

按照朝廷的整军计划,目前还在扩编中,尚未形成战斗力。

现有的军事实力,约等于勋贵系的一个满编镇,想扶持都扶不起来。

在这种背景下,就算驳斥了这份名单,也会有其他勋贵系将领顶上去。

当然,勋贵系这样不断扩张,也不是没有弊端,

最直接影响就是新编部队的战斗力,较前面相比下滑严重。

调整高层将领容易,参将升副将,副将升总兵。

有军功在手,提拔是顺理成章的。

真正麻烦的是中下层军官匮乏,尤其是合格的基础军官,更是连一半都凑不齐。

以往的家丁预备军官培养模式,在大扩军的背景下,已经无法满足需求。

除了李牧所部外,大虞朝就没有完善的基层军官培养体系。

无论勋贵系,还是九边将门,都是现行模式的既得利益者。

非到万不得已,大家不会砸了自己的饭碗,

想要改革,也推广不下去。

「陛下,宣大的地理位置,实在是太过重要。

前面两次北虏入侵,都是从宣大总督的辖区杀进来的,

安排一名不知兵的总督过去,不仅无法整合下面的部队,反而会影响重建长城防线的工作。

一时半会儿难以找到合适人选,故而暂时空缺。」

景国良当即解释道。

宣大总督人选空缺,可不是他的私心作,着实是找不到合适人选。

文官中知兵的都不多,极少数有过带兵经验的,战绩也非常的平庸。

勋贵系中能打的武将不少,可有能力指挥大兵团作战的,还是只有李牧一个。

其馀人无论是能力,还是军中威望,都还有所欠缺。

强行扶持一人上位,也无法让其他将领服气。

不患寡,而患不均。

在官场上,同样适用。

按照规划好的成长路线,勋贵系中的潜力将领,要先在总兵位置上历练几年,然后再晋升为一省提督。

等立下足够显赫的功劳后,再晋升到宣大总督的位置上,一切都变得水到渠成。

「首辅,举贤不避亲。

朕记得当年围剿白莲教叛军时,还有一位和汉水侯并称的名将。

既然现在宣大总督空缺,那就乾脆把南直隶提督景逸风,调过来主持大局。」

永宁帝笑着说道。

在一众同僚天天吃败仗的背景下,能够逆势而上收复广西,想不给人留下印象都难。

后续景逸风的表现相对平庸,那也要看和谁比。

平庸只是相对于李牧的,同其他大虞将领相比,依旧是其中的优等生。

出于制衡勋贵系的需要,他本该提拔其他派系的人担任宣大总督。

可架不住宣大战略地位太过重要,北虏又特别喜欢从这边入侵。

对文官来说,这种烫手山芋,大家都避之不及。

释放出去讯号后,大家推荐的人选,基本上都是政敌派系的。

再怎麽好糊弄,永宁帝也知道敌对派系推荐的人选,多半是包藏祸心。

意识到无人可用,他又不想第三次被北虏围困京师,只能从勋贵系中选人。

挑中景逸风,除了当初留下的深刻印象外,还有就是给清流党人松绑。

一贯喜欢折腾的清流党人,在勋贵系掌权之后,突然规矩了起来,这可不是他想要看到的。

拉着一帮宦官分析了一下原因,最后得出结论:勋贵系的刀架在了清流党人的脖子上。

不怕死的官员不少,可是连九族宗亲都不顾的官员,却没有几个。

以往的时候,清流言官敢对着皇帝贴脸开大,主要是因为皇帝要脸。

大不了挨一顿板子,用一顿打换取士林中的名望,为子孙后代铺路,大家觉得值。

现在情况不一样,勋贵系的武夫,没那麽讲究。

一旦惹火了这些家伙,能够冒充反贼,直接提刀过去灭门。

尽管景李二人从来没干过,但李牧和舞阳侯当年却没有少干。

他们带出来的兵,在这方面有着丰富经验,

在文武争斗的最激烈时刻,许多南方官员家中都收到过类似的「灭门」警告。

期间还有几家倒霉蛋士绅,正好被反贼馀孽覆灭。

没过多长时间,导致勤王大军覆灭的一众朝廷大员家族,也时常发生各种意外。

管是不是巧合,反正很多人都被吓着了。

在不损害自身核心利益的情况下,大部分官员都选择了妥协。

就算是发起党争,手段也规矩了许多。

弹劾勋贵系,也多是挑下面的武将说事,而不是直接把矛头对准朝中两位阁老。

在永宁帝任命的一众阁臣中,就数景李二人遭受的弹劾最少。

「陛下,不是臣在避亲,主要是七弟缺乏指挥大兵团作战的经验,还需要历练。

等在南直隶提督的位置上锻炼几年,再加以提拔重用也不迟。」

景国良果断拒绝道。

天上不会掉馅儿饼。

在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冒然身居高位,绝对不是什麽好事。

宣大总督看似比南直隶提督显赫,可能够给景家带来的利益,却是远不及南直隶提督。

手中握着威清流党人的刀,他的首辅日子,才能够舒服。

提督这种非常设岗位,景逸风一旦卸任,岗位就会被取消。

勋贵系已经丢了江南总督的位置,再丢了主管全省军务的提督,那麽南直隶最高军政长官就变成了巡抚。

加上重建中的南京六部,后续的江南局势,脱离勋贵系掌控只是时间问题。

毕竟,在没人领头的情况下,指望下面一众将领起来对抗巡抚,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一旦悬在头上刀没了,朝廷再想从南方收取巨额税款,纯粹就是在做梦。

如果是清流党人提出来,他都把对方喷到自闭,偏偏提出建议的还是永宁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