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7章 千年孤寂,死後化蝶(2 / 2)

加入书签

席间筹交错,笑语喧哗。至傍晚,宾主尽兴,方依依惜别,各自归去。

回去三日,解空圆寂,传位弟子解法。

解空的学说在南方颇为流行,无名寺收徒严格,不过寥寥十馀人。

北释南解,以后佛门中人有释家子弟丶解家子弟这麽一说。

一个月后,鲍乾逝世。

后山,当年寥落的荒山,如今屹立十馀旧坟老坟。

梁岳为新坟填上一捧土。

故人渐渐零落,他似乎意识到什麽,开始记录晚年。

「灵运留下你的墨宝,盖章的那种。」

「嗯?」谢灵运莫名其妙,不过也是照做了。

「鲍照小子,留下你的墨宝——

「墨宝是什麽?梁爷爷—..」小孩不解道。

「算了。」

梁岳回去躺平。

晚年的生活很是缓慢,无非是游山玩水,看着孙儿成长。

又或是倚老卖老,仗着自己是老人瞎说话。

「不能看太阳,看太阳会尿床。晚上不能看月亮,天狗会吃你耳朵。」

元嘉十二年。

黄河,两军对垒。

「杀!」

南朝大军跨过黄河,铁蹄冲散鲜卑胡虏阵营。

一条条新修官道,一辆辆载满粮食的车辆运往前线。

大军踏过黄河,连续拔掉胡虏数座大城。

营帐之内,檀道济长出一口气。

「终于成了!」

时隔数十年,汉人再次踏上黄河以北北地世家投降归附,胡虏或投降或北迁。

「将军,这些胡虏如何处置?」

「先受降,之后再慢慢拉拢分化。」檀道济出征之前,记得皇帝的嘱咐国势已到极限,南方出现流民叛乱,永初十馀年留下的家底所剩无几,

国库空虚,无法支持长时间的大战。

所以必须速战速决,不能激起胡虏抵抗之心。

「报!魏国使者前来!」

高诺胡虏使节是为了求和而来。

谈判交由双方大臣处理。

宋国这边没有馀力一举歼灭胡虏,但谈判桌之上,必须表现出气势汹汹的模样。

胡虏那边也有汉化鲜卑与部落鲜卑矛盾。

双方议和,划分边界。

至此,第一次北伐,历时九年。

除幽蓟地区以外,天下几乎一统。

消息迅速传到建康。

深夜,宫廷灯火通明。

看着前线送来的奏摺,时年五十多岁的刘义符放松紧绷的心神,他看着一旁的妻子,笑道:「终于成功了。」

再修养数年,一举收复幽蓟。

即可完成一统天下大业,其他边边角角,不足为虑。

「来人,召开朝会!祭先祖!」

消息如雪花一般飞出。

前线传来的停战战报,令民间有喘息之机。

文人称颂刘义符的功业,他们并非真心实意,而是希望皇帝就此停下享乐。

刘义符广邀天下故旧。

这一日,建康宫。

衣冠冕,蛮夷朝拜。

太极殿顶端,刘义符威严不逊当年刘裕,登基十一年,北伐九年,武功赫赫。

他望着群臣,内心满是欢喜。

朝会之内。

刘义符坐着龙椅,赐座群臣。

「前方这张案子是谁?」

「不知道,应该是太子的。』

「太子坐在旁边呢。」

群臣交头接耳,只见群臣前方,乃是一座空无一人的玉案。

唯有当年的老人若有所思。

「长乐郡公到!」

太监高声传话。

雾时间,文武百官齐齐回首。

殿门外,白光刺目。

一人影缓缓进来。

白发白须,道袍幅巾,无紫金绶带丶无官冕臣袍,却有非同一般的神仙气质。

迎面而来的正是长乐郡公,皇帝之叔丶岳父丶帝师丶山中宰相,世外高人梁岳是也。

皇帝从小寄养梁氏,两人情同父子。

「师父请坐。」刘义符笑着说道。

宴会开始,热闹非凡。

这是梁岳最后一次参与盛会,见证新的历史。

刘义符终是不负自己所望,打下超过先父的功绩。

宴会结束,刘义符宣布迁都洛阳。

梁岳在儿子和徒弟李弘文护送之下,先去看了几个外孙,随后启程。

「父亲,接下来去哪?」梁景明问道。

梁岳抬起头,看着远方山岭,笑道:「回家。」

往后些年。

梁岳又带着祝英台重游故地甚至前往骊山,观看地下天国。

「这里·有点阴森。」祝英台打了个冷颤。

像是死后世界,孤寂无声,永恒孤独。

「那就出去吧。」梁岳笑道。

这一年,他七十九岁。

头发灰白,两眼浑浊,样貌如五十多男子。

妻子样貌依旧如当年。

「对了,这座宫殿有名字吗?」

「暂时没有。」

「叫碧游宫吧。

「好。

两人回乡,同骑一马,漫步古道乡。

金光落日,桑榆夹道,霞光漫天。

两人的身影拉得很长。

不知过了多久,前方隐隐出现柳庄大门。

马背之上,祝英台有些发困,眼皮子很重,两眼有些睁不开,靠着梁岳,问道:

「死后是什麽世界?是不是和地下天国一样阴森?有没有孤魂野鬼?」

梁岳摇摇头,笑道:丶「非也,人死后化为蝴蝶,飞向其他世界,那是一方世外桃源,无忧无虑,离恨离怨,亲朋故人,笑语晏晏。」

「花团锦簇,鸟语花香。」

梁岳一边说看,一边横抱妻子,来到梧桐园,

梧桐深秋,叶片摇落,杨柳依依,鸳鸯戏水。

「真是如此吗?」

祝英台有些不敢相信,看向丈夫的双眼,似乎想看他有没有说谎。

「当然。」梁岳双眼隐隐出现梅花图案。

刹那间,祝英台仿佛看到那无穷绚丽的世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