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忙碌且充实(2 / 2)
而中国先贤提前把鸟粪石之类的天然化肥给用完了,后人自然就没得用,历史相关记载极少,日本从隋唐开始抄作业,压根儿没抄到。那正好便宜了原野,
让他可以致敬先贤,提前帮日本把鸟粪石也给用了,让自己也肥一把一一农作物用没用化肥真的两个鸟样,要搁现代而言,说一声地球上有60%以上的人口是靠化肥养活着都不能算错。
新弯津一片欣欣向荣,复苏起来极快,每天都有新建筑物完工,每天田地规模都在扩大,而这种快速复苏和发展,原野粗略估算了一下,大概能持续到明年年初,到时他八成人力又不够用了,只能被迫维持现状,无法再快速发展。
这让他又开始头痛,实力提升一卡一卡的,很影响他的最终计划,只是这种事他也无法未雨绸缪。现在他环望四周,已经没有任何一个可以强制移民的对象,只能暂时着,看看回头能不能想到别的办法可以搜刮些人口回来。
当然,他也没忘了伊势湾里的岛民。
双方打了这麽久交道,信任度已经比以前强太多太多,所以他派了阿满和于大二人再次雇佣岛民帮忙运送货物,继续让利给他们,诱惑这些人搬到他这里来住,而且已经初见成效,大约已经收拢了三十几户人家,只是他现在的领地更大了,是以前弯津面积的五倍以上(包括他能去占,但还没来得及去占的御屋家的领地),百十个人扔进去,连点水花也看不到,只能算多了一批受管理的渔夫。
领地的发展依旧任重而道远,现在他依旧只是个豪族,顶多是掌握了先进生产科技,很会捞钱的豪族。要想真正成为一位「小大名」,拥有在关键时刻左右局势的力量,他至少要用大量人口把领地先填个七七八八才行,不然和以前没多大差别。
等工坊逐渐恢复生产,田地丶水利设施丶家宅等建设项目都规划好了,他文在海边滩涂上尝试用火山灰水泥修了一个小小的晒盐场,以稳定给领地供应食盐,同时也是积累技术工艺和管理人员,以便大规模扩产,把卖盐的同行也都挤死。
当然,短时间内他做不到,他为了这块地皮已经损失了数百青壮,恢复原本工坊的生产都捉见肘,再让他分出人手去大规模晒盐浇盐花,有点难,只能未来可期。
制糖他也尝试了一下,企图用微生物发酵法利用大米生产白糖。他在穿越前看过一篇相关论文,多少记得一些操作步骤和数据,但很可惜,这种发酵条件放在古代极其苛刻,在试验室中成功的次数都极为有限,而且成本高到让人难以忍受,根本无法进行作坊式生产。
看样子想弄到白糖这种暴利产品,还是需要去寻找并改良古法制糖,但原野派阿满出去打听了好几圈也没找到甘蔗和甜菜(恢复尾张情报网络时顺便找了找),大概这时代还没传入日本。
或者就像家猪一样,自唐以来数次从中国或朝鲜半岛传入日本,但因种种原因,都养绝种了,反正现在根本找不到。
大概是真没有,他隐约记得现代白本人就没有吃甘蔗的习惯,水果店丶超市里根本找不到甘蔗。甜菜更是一种吃叶和根的蔬菜,也不太常见,至少他以前待的关中地区几乎不怎麽吃这东西。
好在阿满贼不走空,出去找了好几圈也不是完全没收获,她竟然从热田港弄回来一把西瓜种子,倒也算意外之喜,而且种秋茬西瓜的时间还来得及,原野赶紧育苗穴培种上了,希望秋天能吃上一口西瓜回忆一下现代生活一一在古代生活真的太遭罪了,就像从大城市突然到了非洲偏远部落,真的要什麽没什麽,他天天苦干,也想吃口好的调节一下心情。
至于制糖大业,这个暂时只能搁置了,除非他能找到甘蔗苗子才能重启,只是偶尔在试验室里自己一缸大米看看能不能赌出一点白糖,以用来制药和制造爆炸物。
」一把火药一把糖,人送外号大伊万」,以及「一口糖,一条命」,这些都是俗语了,要是受了重伤,喝碗糖水或舔舔糖晶,能提高不少存活机率,那这些糖就是战略物资了,而战略物资从来不需要考虑成本,能多备点还是多备点好。
单纯的建设生活很适合他这种工科人,随着西瓜开始结瓜长大,他的生活越发忙碌且充实。
其实如果不考虑最终计划,让他这麽过一辈子,他其实也没有太大意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