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8章 忙碌且充实(1 / 2)

加入书签

第158章 忙碌且充实

原野和犬公主定下了婚约,但什麽时候正式结婚就说不准了。他也不懂日本中古世代结婚礼数,领地里更没有「礼法」专精人才,所以织田信长那边怎麽说,他就准备怎麽办,一切等通知。

他不看急娶妻,十一岁的妻子娶回来只能让他闹心,盟约一定,他的心思主要还是放在恢复生产和建设新弯津上。

工坊要重新建起来,家宅要重新建起来,小型试验室也要重新建起来,不过通过联姻,弯津被扣的东西倒是都要回来了,很多器械容器他直接派人回去搬便可以,新弯津这里只需要建建厂房什麽的,倒也不需要他操太多心。

特别是新一轮建设可以使用火山灰水泥了,这种建筑材料既便宜又十分适合迅速施工,还可以构筑大型建筑,等回头厂房之类建好,应该能比以前更气派更好用。

同时,新弯津的土质相当不错,他在河边组织人手,开垦出了弯津历史上第一片水田,也第一时间做好了各项规划,准备未来修筑小型水利灌溉系统,继续扩大耕地面积,以求将来粮食可以自给自足,也可以种植一些经济作物来满足工商业需求,。

田地的成功出现让新弯津的民心一振,在许多老人集体请愿得到同意之后,

他们从山上凿下来一块长条巨石,生拉硬拽一路拖到河边,就这麽栽了进去,然后请原野亲自拿锉刀,给这块巨石锉上了第一条线。

这玩意儿叫「荒石」,用来记录河水高度。据说只要在当地生活的够久,只要按时节坚持记录河水高度,农夫就可以凭藉荒石来判断明年会五谷丰登还是需要早早开始备荒存粮,甚至民间还有很多关于「荒石」的神话传说。

毕竟日本严格说起来并不是海洋型文明,哪怕它主要领土完全由岛屿组成,

实际上却是江河型文明一一自隋唐以来受中国影响太深造成的奇妙现象,和大多数岛国完全不同,靠海吃海的情况并不严重,在世界历史上十分罕见。

这导致这时代的日本大部分村落都靠在河边,「荒石」成了大部分村子都有的标志物,现在新弯津终于也有了「荒石」,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领民真正接受了这里,真正愿意在此定居了,开始把这里视为自己的家。

新弯津的情况要比老弯津还要好一些,最少经过一场大战,又前景美妙,领民的集体认同感越来越高了,自称是「弯津人」的人数也越来越多,不再分什麽「老弯津」丶「新移民」,开始逐渐融合为一个整体。

同样是因为由地出现的原因,积肥也成为很多人自动自觉的事,工坊附带的住宅区还没完工,住宅区里的大量公共厕所(这时叫野粪场)倒是第一时间完工了,哪怕现在已经是夏李,离台风李都没多久了,无法开始耕作,自认能佃到由地的人家依旧开始争抢着积肥一一日本这时代已经有积肥传统,宋代时便传入了日本,比如《法然上人绘本》中就有法然上人蹲旱厕时不忘念经,以及带着小和尚掏粪尿装桶去积肥的图画。

民众们在自动自觉积肥,准备台风季一过就先种一茬豆子养养地,而原野自然是盼着领地越来越好的,也没闲着,把以前积攒下的鸟粪石都优先运了回来,

经适当粉碎加工后投入田地。

鸟粪石具有缓释性,施入土壤后,其中的养分不会迅速释放,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溶解,持续为植物提供养分。这一特性可以减少施肥的频率,降低人力消耗,同时也能避免因养分释放过快而导致的浪费,能在较长时间内满足植物生长对养分的需求。

同时,鸟粪石也是一种极佳的天然化肥,富含氮丶磷丶镁等农作物急需的营养元素,真是谁用谁知道。比如春秋战国时期的吴越两国,他们就凭藉鸟粪石丶

熟鸟粪土以及定期来拉屎的候鸟群大肆种地,产粮极高,国力大增,可以训练大批剑土,以小国之力痛殴楚齐这样的霸主之国,甚至差点把它们给灭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