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章 天下这场乱局,也该轮到我们登场了!(2 / 2)
朝堂的任何命令都被杨承业给压下了,甚至连朝堂派来的官员都被杨承业给扣押了好几位。
表现得不要太明显了。
杨明武望着杨承业,授着长长的胡须,朗声笑道:》「侯爷,我等都准备好了,随时可以出征!」
「对,我们已经忍耐很久了!」陆妙恒也笑道。
几位游击将军都有些摩拳擦掌,大干一场的意思。
杨承业闻言,脸上绽放开灿烂的笑容。
「很好!」
「天下这场乱局,也该轮到我们登场了!」
说罢,他打开放在身边的木匣,从木匣中捧出一枚方印。
这枚方印很小,只有两寸六分,且还是铜质的。
不是金印,也不是银印,只是一枚小小的铜印。
大荣,超品亲王丶郡王丶公侯拥有金印,正一品至从二品有银印,正三品之下,皆为铜印。
而眼下杨承业手中这枚小小的铜印不是靖安侯印,而是杨正山的私印,
而且还是杨正山早年所用的私印。
准确的说是杨正山在迎河堡丶安源城和腾龙卫时所用的私印,杨正山使用这枚私印接近十年,早年与他相熟的人都认识这枚私印。
如杨明武丶杨承泽丶杨承旭丶宋大山等等。
看看那枚小小的铜印,杨明武眼中露出缅怀的神色。
如今他已年近古稀,在这重山镇也是举足轻重的人物,但是他最怀念的杨正山的时间那时候他还是一个憨憨的小年轻,心里并没有太多的想法,只知道杨正山吩咐干啥,他就干啥。
此时在堂中的众人,也就杨明武认识这枚铜印,另外牛庄应该见过这枚铜印的印戳,其他人都不明白这枚铜印的意义。
杨承业捧着小小的铜印,双目之中尽是热切。
「此乃祖父早年的私印,以后可为本侯的大将军印!」
「罗博!」
他高声唤道。
站在旁边的罗博立即应喏,然后捧着一信件上前。
「盖印!」杨承业沉声说道。
「传令,命北原镇副总兵宋大山整训兵马,防备兀良胡族犯境!」
「传令,命重山镇西路大宁卫参将韩飞,定胡卫乌安,整军备战,一旦元良胡族袭扰北原镇,立即出兵驰援。」
「传令,命重山镇中路建宁卫参将杨勤腾,金州卫杨继山立即率领援兵营南下辽西东晟府。」
「传令,命重山镇南路定辽卫参将崔成武,东路松州卫参将洛飞羽,立即率领援兵营南下山河永平府。」
「传令,命重山镇北路复州卫参将杨勤虎立即率领杨家军前来重山关!」
杨家军,也就是杨承业组建的新军,是以复州卫援兵营为基础建立的,
他从神木岛带回来的人全部都在这支新军之中。
杨家军只有三万将士,仅仅训练了一年内,但是这一年他们却用掉了大量的资源。
杨正山给杨承业制作的药汤,全部入了这三万将士的口。
说到这,杨承业神色一顿,用力深吸一口气,才继续说道:「传令,命北海水师立即南下,封锁东海及濡河河道!」
「传令,命镇标五营整装待发,待杨家军到来,立即南下蓟州!
蓟州是辽东的门户,占领蓟州,也就意味着他们随时可以南下进入山河省。
而辽西的东晟府和山河的永平府也是必争之地,
东晟府与蓟州相邻,就在蓟州西面,同时也是辽西入陇原的必经之地。
永平府位于山河省东北,在蓟州东南,东临大海,一旦重山镇大军进入山河省,永平府就可作为重山军的后勤运输基地。
重山镇的粮草可以直接从重山关和腾龙卫运到永平府。
虽然也能直接送到蓟州,但送到蓟州还需要转入内河,不如永平府方便因此,一旦重山军南下入山河省,就需要先占据永平府,以保证后勤运输线的方使和安全。
其实也可以直接运到津海卫,目前津海卫还在薛家手中,只要薛家愿意配合,重山镇的将士和粮草可以从津海卫登陆。
可是津海卫距离京都太近了,若是重山军大规模的从津海卫登陆,很可能会遭到大梁军的攻击。
津海卫可以作为登陆点,但不是现在,而是要等重山军进入山河省之后,再让偏师从津海卫登陆。
一道道命令传下,重山关内立即有十馀支传令兵疾驰奔出。
然而这只是开始,待众人散去,杨承业回到书房又书信数封,命人一一送出。
从这一刻开始,大荣靖安侯府,重山镇杨家,辽东杨氏将正式在这场乱世之争中正式登场。
低调二十年的杨家和重山镇也将在此刻露出疗牙来,张牙舞爪的呈现在世人面前。
重山镇东路松州城内。
「哈哈哈,老夫就知道杨承业这小子快要坐不住了,哈哈哈??
洛飞羽收到从重山关送来的调令,畅快的大笑起来。
面对天下大乱的局势,洛飞羽早就安耐不住了。
说实话,杨承业再不动手,他都想去重山关挑动一下杨承业。
重山镇和北原镇与大荣朝堂不同,大荣朝堂一直都在尽量避免先天武者在朝堂上任职,可重山镇和北原镇从未排斥过先天武者。
只要本人愿意,那就可以一直担任官职。
所以如杨明武丶洛飞羽丶杨承泽丶杨承旭等一众先天武者,依然还在担任官职。
虽然有不少后辈冒出来,坐上了与他们相当的位置,但他们依然愿意出任官职。
不是他们贪恋权力,而是他们都明白他们是杨家的守护者,是杨正山留给杨承业的护道人。
「来人,传令,召集各衙主官前来议事!」
洛飞羽阔步走出书房,对身边的亲卫吩咐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