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06章 启禀陛下,青州兵败,赵大人凯旋!(2 / 2)

加入书签

他身后,海棠见众人一脸懵逼,开口解释道:

「李党政变前,陛下与赵少保就已回京,并且,二人修为皆更上一层,陛下一人一剑,横扫千军,铲除乱贼,如今已重登大宝,坐镇皇宫多日,如此城中才如此安稳。

赵少保更几日前,就带兵出城,去平定青州叛军了。

对了,他出城前,陛下还命人去赵府提亲了,如今这位少保大人已是板上钉钉的皇夫了。咦,你们回来前都没打听麽?」

啥?陛下早回来了?

还更上一步,单人平推了政变?

赵都安也回来了,现在又带兵出去打仗了?

莫愁丶孙莲英丶宁则臣丶礼部尚书丶海公公等人表情呆滞,怔怔地定格在城门口,竭力消化着这番话中庞大的信息量。

「大人回来了……」钱可柔轻声呢喃,表情从震惊转为兴奋与崇拜:

「我就知道,他能做到。」

千里护驾,回京平叛……侯人猛丶沈倦等梨花堂锦衣心潮澎湃,一阵失神:

自家大人,竟又做出了这等惊人大事麽?

提亲……提亲……莫愁怔怔呆立,脑子里一次次盘旋这个字眼,嘴唇苍白。

这皇城也太晃了。

……

……

御书房外。

小花园内绿树掩映,花枝错落缤纷,阳光洒在青瓦上,洒在根根红漆木柱上,沿途女官行色匆匆。

「陛下,莫昭容到了。」

书房内,正垂头提朱笔批改奏摺的徐贞观听到门外禀告,抬起头,纤纤玉手将染红的毛笔放在笔架上,望见敞开的房门外,门槛外头,一道消瘦许多的清丽身影走来。

穿略显脏污的女官袍,头戴乌纱,眉心妆容不再的莫愁躬身拜下:

「奴婢,参见陛下!」

「莫愁?」徐贞观搁笔起身,白色的常服拖曳在光洁的地板上,她几步走到门前,关切地搀扶起多日不见的侍女,仙子玉颜之上,满是关切与喜悦:

「听闻你归来,朕心甚喜,回来就好,回来就好,你们一路上辛苦了。」

「陛下……」莫愁被搀扶起来,仰起头,咬着嘴唇望着女帝熟悉的那张笑颜,鼻头一酸,眼眶微红,一时哽咽语塞:

「奴婢……奴婢……还以为再也见不到陛下。」

这句话说出,眼眶内热泪再也止不住地滚落。

一路北上的逃亡路上,莫愁从不曾流泪,可此刻,泪水却决堤一般,无法遏制。

女帝笑着,眼神略带宠溺地将这位名为「奴婢」,实则在三皇女时期,就从小跟在她身边,形同姐妹的女官搀进书房,按在椅中。

邋遢的女官柔弱地坐在椅中,近乎抱着她的腰肢埋首哭泣,白衣女帝站在椅子旁,微笑着以手轻轻拍打后背。

这一幕,放在历代宫廷中,都是殊为罕见的。

良久,莫愁心中憋了一路的情绪藉助泪水抒发出来,终于意识到自己的失态,匆匆挣脱起身,两只手飞快抹去眼睛上的泪痕,惶恐道:

「陛下,奴婢殿前失仪,请陛下责罚!」

女帝只是微笑着,抬手,替她整理了下额前散乱的发丝,笑道:

「好啊,这就罚你速速一五一十,禀告这一路经历。」

「遵旨……」

莫愁红着脸,开始结结巴巴,将一路上经历中关键的信息一口气道出,女帝安静听着,中途偶尔问一句。

末了,轻轻颔首道:

「你等一路虽未在朕身侧,却亦是护驾有功,其馀人都在偏殿?朕理应嘉奖。」

莫愁飞快摇头:

「不敢居功,只是身为臣子,分内之事,若说护驾,听闻赵少保一路护陛下返京,前日,陛下还……向他提亲?」

问出这最后一句时,莫愁声音有些变调,看向女帝的眼神有些幽怨。

徐贞观笑着颔首,仿佛没看出小侍女的幽怨:

「他……的确是朕选定的皇夫。」

莫愁一时语塞,有无数的话想问。

比如想追问逃亡路上,赵都安和女帝发生了什麽没有,但又觉得这不是她有资格询问的,最终也只能垂头丧气地道:

「不知赵少保,如今……」

「他去青州道边界平叛去了。」徐贞观回答,提起这个话题,她不禁轻轻叹了口气:

「只去了三两日,便引得朝中许多人不满。」

「赵少保并无领兵作战经验,」莫愁怔了下,她心思极为活络,立即醒悟:

「莫非是枢密院丶兵部的武官们觉得不妥?」

徐贞观轻轻颔首,起身踱步道:

「没错,这几日,这帮人请求替代赵都安出战的话,磨得朕耳朵都生出茧子了。」

话音方落,门外一名女官走来:

「陛下,枢密院和兵部的大人们又来了,要求见陛下。」

徐贞观脸上浮现出几分无奈,想赶人,但犹豫了下,还是道:

「带他们过来吧。」

……

没一会,约莫三五人被领了过来,为首的,一个是兵部老尚书,一个是枢密院如今最高的「副枢密使」。

「臣等,参见陛下!」

几人还没进门,先熟稔地行礼。

「免礼。」徐贞观清冷的声音传出。

众武官起身,抬眼望向书房内,在看到女帝身旁静静站立的莫愁时,同时愣了下,兵部老尚书率先笑道:

「老臣等人方才进宫,便听闻莫昭容等人归来,可喜可贺。」

徐贞观坐在明黄桌案后,抬手打断他,神色淡然冷漠:

「诸卿有何事,直说吧。」

一副懒得寒暄丶绕弯子的姿态。

这……几名武官对视一眼,那名容貌高瘦的副枢密使上前一步,拱手道:

「陛下,臣等此来,依旧是为谏言,替换赵少保以应付青州道战事一事。」

他从袖中取出一封摺子,双手捧起:

「此为京内军中上下将领签字联名奏疏,恳请陛下收回成命,将此战交由枢密院,臣等必拼死,以报陛下圣恩!」

徐贞观安静地凝视着这群人,莫愁看了眼那封摺子,犹豫了下,还是走过去,拿起,转而将其递到女帝手边。

徐贞观两根纤细白皙的手指捏起这厚厚的联名摺子,却没打开,只是丢在桌上,淡淡道:

「李彦辅兵变,两名禁军统领造反,藩王动乱,赵师雄丶卫显宗这等武官也反了朝廷,他们按理,都隶属于你等。如今,你们又要争兵权,究竟是想平叛,还是另有所图?」

这话一出,几人脸色都变了,纷纷跪倒在地:

「陛下明鉴,臣等一片忠心,枢密院(兵部)绝无二心!只是赵少保虽未武将,终归不曾领过兵,臣等为大局,才……」

徐贞观淡淡道:

「谁说他没领过兵,就没法打胜仗?」

莫愁侧目看她,心说陛下您这偏心的也太明显了吧。

「这……」几名武官一时无法反驳,只好梗着脖子不动,态度明确。

就在君臣僵持不下之际,突然间,门外回廊中,又一名太监急匆匆跑进来,人未至,便欢欣鼓舞地尖着嗓子喊道: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青州叛军已覆灭,反王恒王被押解至城外,赵大人凯旋!凯旋!」

……

排版先更后改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