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4章 旧学新路(2 / 2)
「咱们的孙儿孙女,也都很可爱。」
他看向刘苏,轻声道:「过段时间,我让人去长安,把孙女接来,给你带一段时间,好不好?」
刘皇妃没有说话,只是双手搂着李云,痛哭了一场。
皇帝叹了口气,也不再说话,只是默默搂着刘皇妃,轻轻拍着她的后背。
男女毕竟有别,父母也是如此。
对于秦王的所作所为,李云心中恼怒,但是该罚罚了,之后也就放下了。
但是刘皇妃,却是真真为自己这个儿子的所作所为,感到有些伤心了。
………………
乌飞兔走,时间来到章武十七年的三月。
这天甘露殿里,杜相公拿着一份文书,递给李云,微微低头道:「陛下,这是去年弊案的详细案卷经过,以及三法司议定的处理意见。」
皇帝伸手接过,还没有展开看,便摇头道:「这段时间,我一直在忙别的事情,差点把这事给忘了,说起来,这事从我知道到现在,也闹了大半年了,怎麽到现在才出结果?」
杜相公叹了口气道:「去年毕竟是太子持国当政,这事涉及到东宫,便查不下去了,中书那几个老家伙,又不肯出力,等到臣回来之后,才开始处理这件事。」
他看向李云,继续说道:「臣跟徐相公花了几个月时间,先是提审了涉案的犯人,又去礼部,把去年春闱的试卷,尤其是那几个举发之人的试卷都调了出来,认真看了一遍。」
杜相公顿了顿,低头道:「这几个人,能在官报上,闯出偌大名声,文采是有的,尤其是那姓骆的书生,词章华丽,才学不俗。」
「只可惜。」
杜相公摇头道:「他参与的是实务科,文章华丽,但是到具体实处,有些空洞,臣与礼部一众官员看了几遍,都认定,在取与不取之间。」
皇帝陛下「唔」了一声,将案卷大概看了一遍,然后淡淡的说道:「涉案舞弊的一干人员,按照章武七年旧例处理,至于这骆斌等人。」
皇帝想了想,开口道:「既然文采不错,要不然乾脆让他去参加翰林院内部的考试去,他要是能考过,就让他们留在翰林院,丢去修周史去。」
「翰林院不是一直抱怨人手不够吗?」
修史,是历朝历代都必须要做的事情,李云这一朝也不例外,周史从章武三年就开始修书,一直到现在,工程还未过半。
杜相公摇了摇头:「似乎不妥。」
「如果闹一闹就能得官,往后春闱,恐怕再不得安宁了。」
李皇帝摸着下巴琢磨了一番,笑着说道:「那就先让他去翰林院考试,考过了,聘作翰林院吏员,许他在后年,依旧可以科考。」
李皇帝顿了顿,继续说道:「往后,翰林院也改一改,跟农事院一样,精通旧学以及文学的,可以直接考翰林院。」
「设一个翰林院下院。」
皇帝摸着下巴:「进这个下院之后,可以在翰林院修书编书,也可以像农事院那样,通过吏部的考试之后,正式进入仕途。」
「也算是为旧学,为文学,另辟一条路。」
「受益兄你觉得怎麽样?」
国朝到现在,偏实用性的人才已经储备的差不多了,但是文史类工作,却有了不少缺口。
骆斌这样的人,正合适。
毕竟,翰林院已经没有了从前高高在上的地位,如今是不经历州县不得拜相,而不是非翰林不得拜相了。
翰林院,往后可以偏文史工作。
杜相公低头想了想,然后点头道:「臣觉得可行,这样一来,一些当年的饱学之士,也有了去处,不至于天天恨天怨地,抱怨自己怀才不遇了。」
皇帝笑了笑:「那就这麽定了,中书与翰林院一起,议定章程,然后尽快落实下去。」
杜相公点头,心里叹了口气。
他知道,往后像他这样的「旧版」读书人,即便也可以进入朝堂,可以拥有品级。
但是如果只有学问,而没有本事。
恐怕以后…只是徒有地位。
而没有实权了。
出神了片刻之后,他对着李云欠身道。
「臣…这就去办。」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