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92章 开诚布公(1 / 2)

加入书签

第1092章 开诚布公

杜相公咳嗽了一声,微微低头道:「陛下,难处就在这里,臣等简单商议了一下,没有能选出合适人选。」

他犹豫了一下,低头道:「陛下,御史曹钰,眼下正在巡视江南三道,其人刚正不阿,素有直名,是不是发旨下去,直接遥封他为钦差御史,全权处理此案?」

李皇帝闻言,挑了挑眉:「这是你们中书选的人?」

杜谦想了想,点头道:「是,臣等都觉得曹钰合适。」

李云摇了摇头:「曹钰不行。」

开玩笑,先前这个小御史,为了皇帝陛下,直接挑开了章武七年的科举舞弊案,一时间不知道多少人因为他落马,连应国公卓光瑞,都因为他丢了爵位,甚至差点丢了性命。

单单那一次,就不知道得罪了多少人,连李云也不放心他继续在朝廷里,将他派到了江南三道,做巡察御史。

这几年时间,他所到之处,甚至都有九司的人暗中跟着他。

三年多时间了,这小曹在江南三道,也经历了不知道多少次危险,好在有九司护佑,才勉强活了下来。

这人李云将来要大用的,至少也是执掌御史台,甚至将来会让他拜相。

这个时候,李云不可能再让他去得罪江南的读书人,真要是得罪了这麽多人,且不说他能不能活命,便能活命,也几乎绝了拜相的可能。

宰相嘛,关键是要协调各方。

一个各方势力都讨厌的人,很难硬塞到中书里头去。

听李云这麽说,杜相公也目光流转。

他很了解李云,听李云拒绝的这麽干脆,就知道这个曹钰将来,前程不小。

杜相公想了想,问道:「陛下有没有属意的人选?」

李皇帝想了想,然后淡淡的说道:「姚相公是江东人,江东道的事情,乾脆让姚相公去处理罢,让姚相公从他的学生里挑个精干的人,去处理此事罢。」

说到这里,皇帝陛下强调道:「一来,不能引起江东道大乱,坏了朝廷的新政。」

「二来,践踏国法的狂生。」

李皇帝闷声道:「必须要得到惩处,带头闹事的人,让他们五代不得科考,不得入仕。」

听了李云的话,两位相公心中都是大喜,尤其是杜相公。

姚居中这几年,影响力越来越大,如今已经是正儿八经的江南士人之首。

显然,皇帝陛下也是看到了这种趋势,因此才会有这种安排。

两位相公都低头,应了声是。

「臣遵命。」

李皇帝看了看二人,开口说道:「郭相分管教化,这个事情你去跟姚相说罢,你们两个商量着去办。」

「我跟杜相还有些话说,你去罢。」

郭攸连忙深深低头,应了声是。

他离开之后,李皇帝才看了看杜相公,开口说道:「这新派去金陵的农事院知县…」

杜相公微微低头道:「陛下,农事院本身就是新学新政的一部分,如今江东道正在推行新政,吏部派去新学的县令,也是合情理的。」

李云想了想,还是没有寻到这个逻辑的破绽,摇了摇头之后,没有追问,只是无奈道:「平白坏了我今天的好心情。」

杜相微微低头:「这是臣等的罪过。」

说完,他看了看李云,问道:「陛下何事高兴?」

李皇帝这才对着杜相公招了招手,笑着说道:「受益兄来看。」

杜谦上前,走到李云旁边,李皇帝将那份四开的报纸展开,递给他,杜相公接过来看了看,只见最右边一版,写了四个大字。

大唐官报。

后面,则是细分了许多板块,一共印了十几篇文章,其中有实事新闻,也有一些文辞优美的文章。

第四板块,更全是诗歌词赋。

杜相公粗略扫了一遍,然后抬头看着李皇帝,问道:「陛下,这是…」

「我家老三弄出来的。」

李皇帝笑呵呵的说道:「去岁,他不是出宫替我办事去了吗。」

「年前,我让他找工坊的匠人,将这一份报纸给办起来,如今,终于出了第一版。」

杜相公看向着报纸,问道:「陛下,这东西…好印吗?」

这个时代,雕版印刷早已经不是什麽稀奇的东西,一些书铺,靠着祖上传下来的几套畅销书的雕版,能够代代相承。

但是印报纸,还是不太够的,没有任何一个作坊能够办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