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8章 两难自解(2 / 2)
汴州军即将兵临城下的事情,在幽州「某些人」中已经不是什麽秘密,甚至可以说城内暗流涌动,随时都有可能爆发变乱。
史朝清点点头,叹了口气,将手中的书信递给辛雄问道:「舅舅,您怎麽看?」
辛雄接过书信,快速浏览了一遍,随即抬起头,目光坚定:「朝清,如今形势已不容我们犹豫。汴州朝廷兵强马壮,河北各州县已纷纷归顺,我们若再顽抗,只怕会步你父亲的后尘。」
然而史朝清的二舅辛俊闻言,却是眉头紧皱,立即反驳道:「大哥,此言差矣!我们辛氏一族在幽州经营多年,根基深厚,岂能轻易投降?汴州朝廷虽强,但我们若能联合契丹和奚人,未必没有一战之力!」
辛俊所言一点也不夸张。史思明能在幽州站稳脚跟,全靠辛氏在幽州的关系网,史思明对辛氏好,未尝没有看重妻家势力的缘由。
辛雄冷笑一声,语气中带着讥讽:
「二弟,你莫要再痴心妄想了!
契丹和奚人不过是墙头草,如今汴州朝廷势大,他们怎会为了我们与朝廷为敌?
更何况,史思明已死,我们还有什麽筹码与他们谈判?
方清为人如何不好说,但打仗的本事不是吹出来的!
你要战好说,你带兵自去,某是不去的!」
听到这话,辛俊不甘示弱,拍案而起:
「大哥,你未免太过悲观!
我们手中还有数万精兵,幽州城高墙厚,粮草充足,坚守数月不成问题。
只要我们能撑到汴州朝廷内乱,未必没有翻盘的机会!」
辛雄摇了摇头,语气中带着无奈:
「二弟,你太天真了。
汴州朝廷如今如日中天,方清更是深得民心,内乱从何谈起?
我们若再执迷不悟,只怕会葬送整个辛氏一族!」
这话说完,就连辛夫人也忍不住暗暗点头。
汴州朝廷颇得人心,即便是她这个妇道人家亦是有所耳闻。
幽州城能不能守住且不去说,辛俊所说的「汴州朝廷内乱」,那就是纯胡扯了。
别人都有席卷天下之势了,内部有谁会在这个时候捣乱?
坐享其成,改朝换代难道不好吗?
辛俊怒目圆睁,指着辛雄的鼻子骂道:
「大哥,你这是在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我们辛氏一族何时变得如此懦弱?难道你要让朝清背负投降的骂名吗?」
辛雄毫不退让,冷声道:
「二弟,你口口声声说为了辛氏,可你有没有想过,若是城破之日,我们所有人都难逃一死!
到那时,史家的血脉断绝,你又有何面目去见九泉之下的先人?
争口气有个屁用,人要活着才有将来,死了就什麽都没了!」
两人的争吵愈发激烈,恨不得互掐脖子,殿内的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史朝清坐在「龙椅」上,听着两位舅舅的争论,心中愈发纠结。
他知道,辛雄的话虽然刺耳,但句句属实;
而辛俊的坚持,不过是当了「嘴替」而已,句句所言皆是自己心中所想。
辛夫人见儿子神情痛苦,忍不住开口道:「清儿,你……你怎麽看?」
史朝清抬起头,目光在两位舅舅之间游移,最终缓缓开口道:「两位舅舅,你们的意见我都明白。可是……我们真的没有选择馀地了吗?」
辛雄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欣慰道:
「朝清,你能这麽想,舅舅很欣慰。
投降虽不光彩,但至少能保住我们一族的性命。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人要活着才能谈以后。」
然而此刻辛俊却依旧不甘心,咬牙道:
「朝清,你若投降,便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命运完全由别人掌控!
你难道忘了,你父亲是如何教导你的吗?」
史朝清低下头,眼中闪过一丝痛苦。
他当然没有忘记父亲的教诲,史思明曾经告诉史朝清,命运只有抓在自己手里才牢靠,任何人都是信不过的!
可如今形势逼人,他不得不面对现实。
汴州军还没打到幽州,并不代表他们无法打到幽州!
就在这时,殿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名亲兵慌慌张张地跑进来,跪倒在地,颤声道:「报!汴州朝廷的大军已抵达幽州城外,汴州军主将车光倩派人送来最后通牒,若再不投降,明日便攻城!」
殿内一片死寂,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史朝清身上。
史朝清缓缓站起身,目光坚定:「传令下去,开城投降。」
辛俊闻言,脸色大变,正要开口反对,却被辛雄一把拉住。
辛雄低声道:「二弟,大局已定,不要再执迷不悟了。」
辛俊咬了咬牙,最终长叹一声,颓然坐回软垫上。
史朝清走到殿外,眺望远处的城墙,心中百感交集。他知道,从这一刻起,幽州将不再是史家的天下,而他,也将从一个「皇帝」变成一个普通的降臣。
「朝清,某先去跟车光倩接洽一下,看看他们有什麽要求,你先别着急开城门。」辛雄对史朝清叉手行了一礼,也不等对方回答,便直接出了大殿。
史朝清看着舅舅离去的背影,他抬起手似乎想叫住对方,喉咙又被什麽堵住一样,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最后,满心的忧愁化为了一声长叹。
是啊,已经兵临城下了,这时候倔强还有什麽用呢?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