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3章 盛夏的果实(2 / 2)
张光晟领命而去,丝毫不拖泥带水。
等张光晟走后,方重勇也离开贡院,来到运河边查看水位。得亏当初修运河的时候,两岸的堤坝,是一点都没省料。要不然,非得出问题不可。
汴州各条河,如今严格来说都算是黄河的支流,黄河洪峰来了,它们也跟着一起暴涨,那水位看着怪渗人的。
北宋的开封,就有「地上城」和「地下城」的区别。说白了,发一次洪水,就淤积一次泥沙,地基被一层层垫高。
有运河之利,便有泥沙之害。福祸总是相伴相随,并无一劳永逸的都城。
「不解决河北的问题,汴州要发展,总是提心吊胆的。」
看着水位高涨却又平缓的运河河面,方重勇喃喃自语道。
都城的建设不是一劳永逸,但解决强敌却是一劳永逸的。既然史思明已经入套,那麽,可以慢慢收紧绞索了!
「这次出征河北,你跟在本官身边长长见识。」
方重勇转过身对大聪明说道,已经下定了决心。
……
修武地处太行山麓,是太行山水下泄和地下水出露的承受地带。
修武县附近的六真山下,史思明大军追击刘龙仙到此,结果被伏击,折损了三千人马,其先锋官蔡文景被斩,军中士气受到重挫。
史思明大怒,亲率大军攻修武,渡河时被刘龙仙奇兵半渡而击,再败。
修武县周边河网密布,大大小小的人工河数不胜数,自三国时期便有开凿。没有专业的地图,骤然强攻吃瘪是必然的。
史思明麾下燕军的骑兵在此完全施展不开,屡屡受挫,不得不退回共城。
此战之后,刘龙仙也不得不佩服方重勇目光如炬。退回修武县这招以退为进的「拌马腿」,确实高明。如果刘龙仙死守共城不退,只怕现在已经被史思明逮住处以极刑了。
连一个「小小的」刘龙仙都收拾不了,史思明的心情糟糕到了极点。
这天,在共城外的大营之中,史思明面色阴沉的巡视军中,发现很多士卒都是心不在焉,想回幽州。
他立刻明白,这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了。
士兵们从幽州南下到黄河南岸,时间已经不算短了。虽然兵不血刃的解决了李归仁,可是邺城早已残破,没捞到什麽油水。
这些年北方经济被破坏得很严重,供给军需或许还勉勉强强,但劫掠地方以弥补士气的折损,就不那麽容易了。
必须要在类似汴州这样有油水的地方捞一笔,才能维系军中士气。
看来,不得不提前发动渡河作战了!
史思明面色平静,心中却在不断揣摩利弊。
这样做确实风险极大,却也是两害相权取其轻,不得已而为之。
「陛下,幽州来的紧急军情!」
一个亲兵战战兢兢的走上前来,身后跟在一个穿着蓑衣的斥候。
「说,什麽事!」
史思明看向那位斥候沉声问道,面色不虞。
「陛,陛下。有人在幽州兴风作浪,号为义军,攻城略地。
如今贼军已经攻下沧州大半和幽州部分县城,还请陛下速速回师幽州啊!」
那位斥候跪在地上恳求道。
史思明一愣,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是什麽人?」
他一把揪住斥候的胳膊,厉声质问道。
「卑职不知啊,或许是些泥腿子农夫吧,没有穿军服。
但是这些人每到一处就开仓放粮,言之不纳粮。
幽州各地都是响应者云集啊!」
这位斥候吓得浑身发抖,一边回答史思明的问题,一边双腿打摆子。
史思明好杀人,那是真杀,亲自动手的那种。
谁不害怕啊!
「哼!」
史思明一把将这位斥候推开,冷哼一声,朝着帅帐走去!
幽州后院失火的消息,很快就在军中传开了。毕竟史思明巡视的时候很多人都在场,一传十十传百,消息根本封锁不住。
不得已之下,史思明将心腹爱将耿仁智,叫到「大燕皇帝」的御帐之中商议大事。
耿仁智刚刚进来,史思明便面无表情询问道:「幽州大乱,有贼军兴风作浪,你怎麽看?」
耿仁智顿时心中腻歪,却又不方便表露出来,感觉像是吃了一碗绿头苍蝇,异常恶心。
史思明这厮平日里经常「乾纲独断」,完全听不进臣子们的建议。结果现在出大乱子了,才想起找人商议。
这会出主意,当真是出力不讨好。要是能躲,耿仁智早就躲了。
「陛下,这一定是方清的部曲,伪装成贼军,在我们后方捣乱。
为今之计,速速回幽州平乱,河南之事,只能暂且忍让了。」
耿仁智对史思明抱拳行礼说道。
这是中规中矩之策,没什麽亮点,是个人都能想到,也是合乎常理的解决办法。
然而,史思明如果只是想听这个,完全不必将耿仁智招来,他自己就能想到!
就是因为史思明「既要又要还要」,所以他才感觉很为难,才要找人商议呀!
「就没点别的办法麽?」
史思明微微皱眉反问道。
「陛下,如今师老兵疲,后方不稳,退回幽州方为上策。今年……也就这样了。」
耿仁智壮着胆子建议道。他说这话,可是冒着生命危险的。
如今的史思明,那可是说杀人就杀人,一点不含糊的。哪怕是重臣,哪怕是平日里宠信的优伶,下起手来都不顾忌什麽。
耿仁智运气很好,史思明现在头痛病还没发作。
「行了行了,你去忙吧。」
史思明不耐烦的摆摆手,心情开始异常烦躁。
要打,现在黄河水位高涨。渡河攻汴州,那真是亡命之举。
不打退回幽州,前功尽弃,没有解决任何一个难题,反倒是让外人看到了他这个大燕皇帝的虚弱。
同样不可取。
该怎麽办呢?
史思明陷入沉思之中。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