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65章 皇帝下扬州(1 / 2)

加入书签

第565章 皇帝下扬州

让人将各县官吏记述的事迹送去崇文馆,李承乾觉得只要崇文馆的丈人看到这些事迹一定会很有兴趣,并且加以宣传出去。

李承乾从李道彦手中拿过一幅画,画中的钟馗是个少年人,看起来也不是那麽地吓人,反倒是有些秀气,可能再过几年去看,他应该会吓人一些。

与记忆中的钟馗相差很大,李承乾又将这卷画收了起来,放在了一旁。

在洛阳里外的人们眼中,皇帝像是闲来走动,又像是在秋游,在洛阳转了一圈,甚至还吃了洛阳的几颗秋梨,秋雨时而下,时而停,过了老君山便是开阔平原,那里的秋季气候又是另外一个样子。

今年的深秋时节来得比往年更冷,清晨时分洛阳河边的田地里就结着一大片的白霜。

李承乾披着大氅站在黄河边,洛阳是南北运河的交接点,也是运河贸易往来最重要的口岸,整条运河连接中原南北,北上到涿州,南下至扬州。

因此南北往来船只必经洛阳,而洛阳也就是中原内需消耗的重要中转站。

如果在这里给每一膄船增加进入洛阳岸口的市税,那麽光是收这些市税,朝中就能发财了。

李承乾问了洛阳的河道监监正魏玄同,这里的船商都异常地团结。

这种团结可以让洛阳的口岸有序运作,但也可能会造成弊端,漕运形成帮派像是历史往来中必定会发生的事。

可李承乾又觉得这种事不是不可调和的麻烦,至少要让人们知道漕运是能够惠及他们的。

至于漕运会帮派的隐患,李承乾又觉得摆平这种事并不难。

赵仁本是一个很得力的官吏,以前他还年轻的时候就在褚遂良的户部任职,二十馀年过去了,如今来洛阳任职,继续管着河道监。

整个洛阳自上而下都充满了活力,这种活力来自于关中的官吏流动。

这就像是黄河水从关中流淌而来,这些水灌溉了洛阳的田地。

而关中的影响让洛阳成了一种新学派的前哨站。

赵仁本解释道:「陛下,洛阳的新学派都是来自朝中的新政,这种新政为民为心的理念深得人心。」

站在一旁的高季辅道:「如此学说怎能不深得民心?」

万千劳作的人就是民,人们的生活所得就是心。

如果将民心说成这样,倒也合理了,可在实践的道路上,李承乾又不觉得这会有多麽顺利,而且以后也可能会遇到各种阻碍。

换位思考,李承乾觉得如高季辅,赵仁本或许看不到未来,他们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还带有怀疑与忐忑,不是谁都会这麽不顾后果地跟随新政。

李承乾带着笑容,单独让高季辅跟着,吩咐道:「你觉得魏玄同与赵仁本哪个更好?」

「老臣……」

高季辅已到了可以告老的年纪,洛阳的太守需要寻找下一个人。

李承乾道:「朕也考虑是不是要在朝中派人来洛阳,可不论中书省的那些侍郎怎麽议论,朕都觉得不如从洛阳的官吏中来挑选,往后再让洛阳与关中的官吏互换。」

「确保能让政令施行得更好,也可以保证一个官吏不会在一个地方留太久。」

见高季辅又要行礼,李承乾解释道:「朕并不是觉得你不好,只是从你之后要做出一些变动,太守的官职中,增加一个官职叫作指导御史。」

既然是御史又加个指导,高季辅就觉得这个官职不简单,似乎给太守与地方官职加一个监察。

在以前太守这个官职权利很大,在府兵制之后,太守这个文职与兵权分开之后,府兵将军的兵权反而权力更大。

坊间的人们都觉得现在的皇帝十分集权,集权的皇帝其实在史书上也有这麽几位。

高季辅思量着,想起了当年看关中下达的政令时注意到了这麽一句话。

要将权力关起来,权力关不起来就会泛滥,就会出事闯祸。

这是写在乾庆十五的政令上的话语。

李承乾与高季辅说了这些之后,便离开了这里。

洛阳的崇文馆建设在洛阳城外,是当年张大安建设的,建设到如今成了一座巨大的藏书阁,这里当然还是崇文馆,只不过有很多书。

离开了洛阳就要南下扬州,冬天的扬州还能温暖许多。

上一个南下扬州导致亡国的皇帝是杨广,很典型的反面例子。

因此南下扬州并不是一件太好的事,应该来说是不吉利。

大概也就是不吉利而已,李承乾坐上了前往扬州的船,高季辅这位老臣随行。

船只行驶在运河的河面上,顺着河流一路南下而去。

李承乾道:「上一次这样出游,还是与父皇去泰山。」

高季辅道:「这都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

正值深秋时节,李承乾看到了满山金黄的树叶。

大船在开阔的湖面上行驶着,湖面很宁静,船只过了水面会掀起两道从内向外的涟漪,慢慢地向远处扩散,直到湖面的两岸。

到了夜里,李承乾见到了停在湖面的小船,那些小船点着一盏盏灯,在漆黑且宁静的夜里很明亮。

低头看向河面,还能看到水面上有星空的倒影。

这里虽说不是在寒山寺外,也算是见到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要是有姑苏城外的寒山寺,应该也能听到夜半的钟声。

入秋的季节,总是会有些诗意。

平静地过了三天,又一次下大雪的时候,皇帝的大船到了扬州。

皇帝一家没有进扬州城,而是在外面走动着。

扬州的人们甚至还担心皇帝会像当年的杨广一样,不过好在这一次护送皇帝的大军都自带乾粮,没向扬州城里要粮食。

在扬州有一个湖,这个湖与运河相连,这个湖还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做瘦西湖。

瘦西湖就像是一条细长的水带,到了春季两岸的杨柳依依很漂亮。

李承乾在湖边寻了一处宅院,暂且住了下来。

冬季的瘦西湖边,风比往常更多了一些,住在湖边也有不好的地方,到了夜里风很大。

翌日,湖边下了大雪,李承乾坐在河岸的凉亭内,喝着茶水,欣赏着雪景。

苏婉与宁儿,小福三人找了几个扬州的妇人,学着做一些扬州的菜肴。

她们三人近来很热衷做菜,每到一个地方,就想学着煮出地方的口味。

李承乾坐在宅院外,看着漫天的飞雪落在湖岸边的枯枝上,四周静得出奇,甚至一时间希望这场大雪能够持续得更久一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