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章 皇帝的清闲(2 / 2)
「这世上夺天地造化的事太多了,不过朕不喜这种说法,朕需要不修建夏宫的主张,朕又想摒弃,他对天地造化的那一番说辞。」
于菟像是在听一个故事,他问道:「那之后呢?」
李承乾又道:「之后,袁道长离开了,再也没有回来过,袁道长觉得天时地利不能逆反,可若是阻碍到了大唐子民的生活,若所谓的天时地利不能让人们生活了,朕也会与这天时地利斗一斗,因此朕将荒废多年的昆明池重新修建了起来。」
「为了大唐子民的生活,朕为此可以想方设法改造天时地利。」
于菟想起来了,言道:「大唐耗费近三十年,在荒漠中种起来的一片树林,儿臣在西域见过,荒漠中养活一棵树很难,他们只能将枯死的树拔了重新再种,如今瓜州一带有了一片十分茂密树林,在沙州还开了很多酒肆。」
李承乾道:「其实,在你看来当皇帝很简单吧。」
于菟摇头道:「儿臣觉得很难。」
李承乾又道:「这有什麽难的。」
「儿臣要看很多的卷宗,至今儿臣还没记下中原各地的赋税。」
「这不难,多看几遍,多记几组数据就能记住了。」
于菟自小就知道数据要怎麽做,皇帝当然不能只依靠数据治国,所谓数据也是皇帝家不外传的本事,听说其中一部分父皇教给了李淳风道长。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一看!
但于菟知道好几种数据的排列方式,但于菟也很有自知之明,他知道父皇可以将中原各地接连三五年内的所有赋税盘算清清楚楚。
只要父皇指着地图上的州县,就可以随口说出这个州县近五年的赋税变化,每一年的赋税,人口,户籍多少,都背诵得准确无误。
当然,身为一个皇帝要知道自己的家产是多少,这很重要。
可人与人是不能比较的,于菟看向眼前的水面,水面上父子两人的倒影,明明自己与父皇有着一张一模一样的脸,可自己怎麽就没有得到父皇一星半点的天赋呢?
于菟很是懊恼地咬下一口桃子。
李承乾道:「你爷爷让你一起去一趟九成宫避暑。」
「儿臣不想去。」于菟扭过头,又道:「儿臣还有很多事要学,还有很多卷宗要看。」
李承乾手中又拿着一卷卷宗,卷宗打开是一幅画,是阎立本所画的六骏图,这是原画,一边欣赏一边道:「去吧。」
「儿臣再不努力去学,妹妹又会来取笑儿臣的。」
「鹊儿的确很聪慧,你比不得她。」
于菟更加懊恼了,大口再一口咬向了桃子,还有汁水迸溅。
言外之意就是说你比鹊儿笨也没关系,你将来成了皇帝不那麽聪明也没关系,哪怕显得迟钝,也没有关系,这天下会有很多人来帮助你。
但正值男孩最有逆反心的于菟,面对父皇心平气和地态度,他反倒是激起了更大的斗志,站起身就要走入雨中,打算接着去学习。
「站住。」
听到父皇的话语,于菟下意识地停下脚步。
李承乾收起了画作,又拿起茶碗,茶碗中的茶水飘着热气,低声道:「当年你爷爷几次想要去九成宫避暑,但都没有去成,若你现在不去,你爷爷就再也不会去了。」
「儿臣……去。」
「嗯,就在玄武门外等着你。」
于菟跑入雨中一路朝着玄武门而去。
这个孩子是懂事的,他的天分说不上好,他很勤奋可也贪玩,可能他自小有来济教导,这孩子十分注重孝道,这样的孩子不论在外面怎麽样,都不会学坏。
哪怕他办事迟钝,将来他的朝堂上也会有一群能臣名将辅佐。
李承乾重新拿着阎立本的画作,继续欣赏着六骏图,在父皇的昭陵中也刻了一幅六骏图,阎立本的原作,也就是自己手中这卷了。
「父皇。」
话语声从身后传来,李承乾回头看了眼道:「今天没有去找她们玩吗?」
鹊儿身边有一群玩伴,都是长安城权贵圈中年龄相仿的小丫头,她平日里还要带着小孟极与骢儿。
鹊儿是个很聪明的丫头,她的聪明比于菟高一个台阶,她自小受丽质与临川的教导,还有小兕子传授的本领。
这个女儿学得很杂,但却都能有所精通。
「父皇真的让兄长去九成宫了?」
「你爷爷想去,就让他陪着去了。」话语一顿,李承乾问道:「怎麽?你也想去?」
她摇头道:「明天女儿还要去学数术呢,原以为父皇会让兄长抓紧学习。」
李承乾道:「呵呵呵,其实是……朕看他烦了。」
「嗯!」小鹊儿点头道:「兄长又笨又迟钝,不多学点早晚会被人欺负的。」
李承乾道:「朕会给他安排天下最好的老师。」
「最好的老师不就是父皇吗?」
「朕不急着教他,若要教三五年足矣,以他现在水平,要理解大唐社稷运作的底层逻辑还很难,更不要说生产力模型与人口关系,这些学识的起点太高,现在还没到教他的时机,其实也不用他学得多好,将来他有了孩子,给朕得一个孙子,朕大不了好好教会孙子。」
鹊儿轻笑道:「父皇永远都有最坏的打算。」
李承乾递给她一串葡萄道:「最近送来关中的瓜果太多了,你多吃点,吃不完就给宫里分了。」
「嗯。」
鹊儿点着头心情很不错地去分葡萄,一边吃一边分。
半个时辰后,玄武门那边送来了消息,于菟坐上了父皇的车驾前去九成宫,母后去了东阳的医院,说是要给东阳帮忙。
休沐之后,李承乾的生活也平静了不少,教教儿女,闲来欣赏四个学馆送来的文章。
最近坊间学子的风气不好,因此他们的文章分为激进与维稳两派。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