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84章 刚冒头,就缩了回去(2 / 2)

加入书签

虽然宝马汽车集团算是港资企业,不算是一机部的下属工厂。

但是在现有的体制之下,一机部还是算宝马汽车集团的直属管理部门,跟一机部搞好关系,没有任何坏处。

反正宝马集团在许多部委人员那边,也是已经打下了一机部的标签。

「小江,你这是给我们出了一个难题啊。」

「这个消息传开了之后,估计很多工厂申请采购进口设备的单子就会雪花一样的飞往部里面啊。」

郑海明看着江辉,脸上露出了一丝无奈的表情。

他是能够理解江辉的做法的,毕竟宝马汽车集团的发展速度那麽的快,不管是整车还是零部件都实现了大规模的出口创汇。

现在又还有两款非常有潜力的新产品等待量产。

这种情况下,他们修建新的工厂,扩大现有的产线规模,这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要生产高端的产品,没有配套的设备是不行的。

只是宝马汽车集团这麽一口气采购1亿多美元的设备,其他厂家肯定是会被刺激到的。

特别不少工厂为了几十万美元的设备,都已经不知道提交过多少次申请书了,但也一直没有得到批准。

结果宝马汽车集团的一亿多美元的订单却是快速的插队,全部都获得了批准。

要说大家没有想法,那肯定是假的。

「领导,我觉得这个事情也简单,谁能够自己把外汇挣回来,就优先批准它们的采购申请。」

「这也是符合外汇管理局那边的一些想法的。」

江辉这麽一说,郑海明还真是不好反驳。

毕竟现在各个工厂申请进口设备的时候,确实都是会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

「话是这麽说,不过终归还是会带来比较大的影响,最好就是你们的出口创汇规模能够尽快的实现提升。」

「我们部里面也会最大程度的让大家不要去讨论这个话题,你们厂也不要去宣传这方面的内容。」

低调处理这个事情,这就是郑海明想到的应对策略。

至于否定这个设备采购订单,他是压根想都没有想。

优等生不管是在什麽时候都是会受到关注的。

宝马汽车集团不管是在出口创汇方面,还是在新技术突破方面,都是优等生中的优等生,郑海明怎麽可能自己站出来去阻拦它的发展速度呢?

「没问题,我们肯定会低调处理,并且这些设备都是通过位于港城的宝马科技采购回来的。」

「到时候就算是有些厂知道了这个事情,我们也可以说是母公司帮忙的原因。」

江辉肯定不会在细节上面去反驳郑海明,领导的面子该给的还是要给。

搞定了一机部,剩下的关键就是外汇管理局了。

这方面有朱建生亲自帮忙,再加上江辉之前也是在局里面挂上了号的人物,事情倒也比较顺利的解决了。

只是这些信息,终归不可能完全保密,一些厂家还是得到了消息。

「厂长,我们跟丰田汽车的合资公司需要修建全新的厂房,从东瀛导入全套的生产线,这样子才能让我们生产的皇冠轿车成为高档汽车的代名词。」

「之前一半设备从国内采购,一半从东瀛进口的方案,我觉得是不是可以调整一下?」

赵光明分管一汽驻京办,第一时间就得到了宝马汽车集团从美利坚进口了大量高端设备的事情。

宝马集团那边要扩建各种工厂的消息,他也或多或少的知道了一些。

结合这段时间一汽丰田合资公司的发展情况,他心里面立马就有点不平衡了。

凭什麽他们想要使用一些外汇就要抠抠搜搜,这里砍,那里砍,宝马汽车集团那边就可以随心所欲?

这不公平啊!

作为国内第一家汽车制造厂,从来都是只有他们不公平的对待其他厂家。

「恐怕没有那麽容易,上级部门对我们从东瀛采购的生产线本来就有意见,觉得这些设备都是从丰田汽车采购,而不是直接从设备厂家那边购买,相当于是被丰田汽车挣了一波钱了。」

「现在我们要是再提出新的方案,估计这个采购计划都会受到影响。」

耿卫东心中虽然也很是不爽,但是对现在的局面倒也有清晰的认知。

特别是他也知道宝马汽车集团专门成立了南山设备,用来开发各种生产线上使用的设备。

只有南山设备或者国内采购不到的设备,才会从国外进口。

这一点,一汽做的就是不如人家。

要是这个时候去部里面闹腾,指不定就会被拿出来说事情。

这不是耿卫东希望看到的局面。

「宝马汽车集团现在已经是国内最大的汽车制造厂,要是得到了那麽多的先进工具机之后,实力就更加突飞猛进。」

「今后我们想要超越它们,恐怕就更加困难了。」

习惯了当老大,现在被人超越了,赵光明肯定是不甘心的。

只是他还会幻想着超越宝马汽车集团,耿卫东却是心中门清。

「我们以后的目标是成为国内商用车第一,乘用车第二的企业。」

「在乘用车领域,人家宝马汽车已经月销两万辆,并且还有两款车型没有推出来。」

「我们想要超越,短时间是不大可能了。」

身处高位,正确的认识自己的实力,显然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耿卫东能够在一汽厂长的位置上面坐稳那麽多年,这点能力还是有的。

就在一汽等厂家因为宝马汽车集团大规模进口设备的事情而闹腾的时候,从来没有让大家失望的宝马汽车集团那边,又传出来一个重磅的消息。

这一下,哪些原本还在想着怎麽借着这个机会去找部里面要政策丶要进口设备的厂家,立马就把头给缩了回去。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