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匈奴表忠(2 / 2)
「司空意下如何?」
司马懿拱手:「陛下和裴侍中分划的极好,臣自然赞成。从臣的角度看来,太和年间,中枢各处职司都是在逐渐调整,以应对大魏各个方面的国事军事。」
「就拿方才的枢密院和兵部来说,中枢分划清楚,但关西的大将军府丶荆州的赵都监处丶扬州的陈司徒处丶营州的王都督处,权责却不尽相同。待此番战后,几处都督和都监也应由朝廷统一规划一二。」
曹睿吸了口气:「司空所言有理,但眼下说这些,属实还有些早了。司空为朕记着,明年年初或者年中得空,将此事也提上日程来做。」
「臣遵旨。」司马懿点头应道。
……
与此同时,馆陶城外,率领征伐辽东全军归返的满宠,也在此处与卢毓分别。
满宠回军的路线,几乎是按照河北各处漕运的轨迹来走。而馆陶就在一个分叉点上。由此处向西,可以直达邺城。而从此处向南,可以直奔黄河左近的黎阳。而满宠此前得了军令,要领全军南下,经东郡丶陈留郡来到许昌。
此处大军分为两支。
一支是由满宠所领,包括中军文钦部和五校尉营在内的一万五千骑。同时还有卑衍所领的五千辽东骑卒和五千辽东步卒,合兵两万五千众。
另一支就是归返家乡的匈奴骑兵了。按照陛下在幽州时的分派,卢毓是要监护着三千匈奴骑兵回太原郡的。
分别之后,卢毓在匈奴骑兵的簇拥下渐渐西行。方一离开大军,五名匈奴部帅就各自骑马围在卢毓身侧,或是请教或是吹捧,总之说尽了好话。
最⊥新⊥小⊥说⊥在⊥⊥⊥首⊥发!
拍马屁的话,听一句丶两句倒也舒服。可是当五名匈奴人在卢毓面前说上了半个时辰,纵然卢毓如此好的脾性修养,也终于忍耐不住,勒住马缰停在原地,看向众人:
「随在满将军身侧行军时,我怎麽听不到你们这般多话?你们究竟何事有求于我,速速说来!」
五名匈奴人互相看了一眼,最终还是刘豹出来答话了。
「禀卢公,我们确有一事所请,还请卢公为我们禀明朝廷。」
「何事?为何不让满将军禀报?」卢毓看向刘豹的眼神愈加冷了。这些南匈奴人可与乌桓丶鲜卑那些胡人不同,他们姓刘都姓了上百年了,口中汉话说得也都是太原口音,汉人的这些事情,匈奴人心里都明白着呢。
刘豹略有些委婉的说道:「禀卢公,满将军属实过于严厉了。而且丶而且轲比能授首一事也让我等畏惧,实在是不敢与满将军禀告。」
「那就敢和我说了?」卢毓反问。
刘豹有些尴尬:「卢公的贤明与品行,我等在并州也是听过的。卢公,我等这些时日商议过了,愿从族中出兵三千,长久听从朝廷调遣!」
卢毓道:「此前陛下与诸位重臣曾经论过,将从鲜卑轲比能部丶步度根部各自徵调两千轻骑。至于乌桓和匈奴,并不在徵调之列!」
「我等听说过此事。」刘豹小心说道:「可我等亦是大魏子民,也有报国之心!如今大魏在东南丶在西边与吴蜀对峙,能多出一份力或许都是好的!所以我等才向卢公禀报,能不能这三千骑兵就不回去了,就由在下领着跟随卢公到陛下身边听用?」
卢毓沉声道:「你们能有这般想法,总是比乌桓丶鲜卑要好些的……」
「我们当然比他们更好!」
「卢公说得对,鲜卑贼子如何能与我等相提并论?」
眼看几人表起功劳来,卢毓连忙示意这几个匈奴人停下:
「陛下现在许昌,我们此处荒郊野地,在此候着也不合适。这样吧,我现在将此事通报给满将军,再遣使禀报朝廷。你们和我先回头到馆陶城外候着,少则十日,多则十五日,朝廷定会给出答覆。」
「多谢卢公!」
「谢卢公为我等进言!」
看着面前这些『忠心』的匈奴人,卢毓一时搞不清楚他们是真心想报效大魏,还是畏惧轲比能之事,想与大魏绑定的更为紧些。
不过无论如何,多出三千匈奴轻骑都不是一件坏事。只不过这些匈奴骑兵可以用在何处呢?还是等朝廷回信吧。
卢毓暗暗想着。(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