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27章 管宁的决定(2 / 2)

加入书签

田泽之所以让诸葛亮独自负责此事,甚至几乎可说是大权独握,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中原征战不断,但是在这东北平原,另一种形式的战争也从未停止过。

世家们的试探丶彼此争斗丶合纵连横,从未停歇。

尤其是在朝廷迁都之后,暗地里的汹涌,即便是不关心此事的管宁也都能感受的到。

这种时候,东北平原最需要的就是一个公正的「独裁者」。

诸葛亮虽然出身儒家,也是世家的一员,但是位置摆的极其之正。

执政以来,手腕非常强硬,下手最狠的反而就是儒家和世家。

可谓是不讲一丝情面。

但是出色的政治智慧和过人的能力手段,却又使得百家和世家都在愤恨之馀心服口服。

这种能力,即便是管宁也不禁叹服。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诸葛亮身上,他甚至看到了先祖的影子。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一看!

除了田泽之外,诸葛亮恐怕就是他此生见过于政务之上潜力最强之人了。

管宁望着正专注吃饭的诸葛亮,思绪万千。

烛光摇曳,将两人的身影拉得长长的,投映在墙壁上。厅舍外,夜色愈发深沉,偶尔传来几声虫鸣,更衬出此刻的静谧。

诸葛亮吃完最后一口饭,放下筷子,脸上露出感激的神情。

「幼安公,多谢您的提醒。您的教诲,亮铭记于心。」

「夜已经深了,您早些休息吧!」

管宁微微点头,随后道:「你也一并休息吧。」

「这些事务明天处理,晚不了。」

「明早我助你一起处理。」

田泽知道诸葛亮可能出现的问题,所以特意将教导照顾诸葛亮的重任交给了管宁。

因为管宁是最合适的人选。

能力丶资历和品性都足以令诸葛亮信服,而且能够辅助诸葛亮处理事务。

论及内政能力,管宁并不在现在的诸葛亮之下,只是其淡泊名利,并无心于这条路,只是专注教化之道而已。

田泽之所以请求管宁,主要是为了避免诸葛亮再度「走偏」。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想发挥管宁的馀热。

随着稷下学宫的兴盛,如今田泽麾下擅长教化的大儒已经不缺了,缺的反而是管宁这种能够执政一方的大贤。

但是怎麽请大贤出山,这是一个大问题。

田泽这麽做也算是迂回战术,一箭双鵰。

管宁不是不清楚田泽的小九九,但是看着疲惫的弟子,他实在是于心不忍。

短期内找不到一个能够佐助诸葛亮的人,索性他便亲自出马。

他的话诸葛亮不敢不听,每日陪其一同办公丶休息,慢慢调整诸葛亮的状态,改变诸葛亮的问题。

毕竟时间被他操控着,诸葛亮就算是想要事必躬亲,也做不到。

只能想办法更好的利用既定的几个时辰。

或许,时间一长,他会改变的。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