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26章 事必躬亲(2 / 2)

加入书签

而且他最为崇敬和向往的先辈之一——管仲,就是管宁的祖上。

自己现在执政的很多理念还都是管宁教的呢。

对于管宁,诸葛亮自然由衷的尊敬。

「你啊你!就是太认真了。」管宁看着年纪轻轻便一副老成模样的诸葛亮,眼中满是怜惜与疼爱。

「我知晓陛下已为你赐福,可以保障你的身体问题。但是这不代表你可以随意的糟蹋。」

「每天休息不过一个时辰,办理的文书都能堆成一座小山,这怎麽成呢?」

诸葛亮闻言,微微低下头,心中满是愧疚。

他深知管宁所言极是,可一想到兴州那边事况的紧急,还有百姓和陛下殷切的期望,他便怎麽也无法安心停下手中的工作。

「幼安公,学生明白您的苦心。只是兴州之事事关重大,若是处理稍有差池,便会影响到当地百姓的生计,学生实在是放心不下啊。」诸葛亮目光坚定地说道。

管宁轻轻叹了口气,他何尝不知道诸葛亮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这个年轻人,心怀天下,有着超乎常人的抱负和才华,只是太过拼命,不懂得爱惜自己。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一看!

「孔明,你一心为民,这固然是好事。但你也要明白,事是做不完的。」

「过于追求完美,最后事情反而可能会更糟。」

「现在北方数州的事务,你拼命加班或许勉强能处理得了,日后整个天下的政务交到你手上,你还能这样做吗?」

听到管宁的反问,诸葛亮神色微黯。

人力有穷时。

身处高位,他才方知大不易。

随意的一个决策很有可能就是上万人的生计问题,稍有疏忽可能就是灭顶之灾。

因此,他几乎是事必躬亲,所有的事务都亲自过问,不敢有丝毫懈怠。

但即便是如此,也是管不过来的,他只能尽力先抓一些面上的和重要的工作,勉力维持。

虽然十分辛苦,但每每想到由此减轻的百姓的损失,他觉得也值了。

「事必躬亲,并不是一件好事。」管宁看着诸葛亮的样子,轻轻摇了摇头道。

「你只是一个人,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有些事情,要学会放手,有些时候,要学会放权。」

诸葛亮微微点头,但是心中依旧难以抹除那份责任感。

知易行难。

很多大道理,懂得的人太多了。

但是实际上呢,处理事情依旧是一团乱麻。

诸葛亮明白管宁的意思,但是他的性格使得他着实有些改变不了。

管宁又何尝不知道。

诸葛亮的这种性格既是优点,但也是一种缺陷。

尤其是对于日后很有可能要承担的丞相职务而言,弊端太大了。

国家的兴盛存亡可以依仗个人,但不能完全的依靠个人。

因为自己做得好,所以尽力的亲力亲为,这样固然有利于政务开展,却并不利于下属的成长。

从长远来看,并非益事。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