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74章 转笔有风险(1 / 2)

加入书签

卡罗琳说的,是上周他们的主课老师发过来的课上讨论案例。

该说哈佛不愧是哈佛吗?如果说许多大学的留学课程是水课的话,那麽哈佛比起来,可真的是地狱难度了。

从开学的第二节课开始,除了每半节课固定的基础知识授课之外,都会多一项案例讨论教学。

比方说第一份关於某零食公司市场危机的经济案例,多达70页,且是全英文案例。

那份案例是第二天课堂要用的基础资料,必须将其读懂且分析明白。

如果唐棠只是一个普通的丶刚过了雅思,落地美区几天的留学生,那麽她将再度成为一个“文盲”,然後只能半夜还在图书馆,用翻译软体一点点看资料。

还可能看不明白,或者无法找到资料中涉及重要知识的关键点。

而这只是前提,因为第二天,所有小组都需要在课上对该案例进行公开讨论——且是全英文的。

这对许多普通留学生来说都是极为严峻的挑战。

要用一晚上的时间搞明白70页的全英文经济案例(许多专业辞汇甚至需要藉助实体英文词典),并且在第二天就要在课堂上,用还不熟悉的英文开始进行观点表达甚至辩论……

即使你很优秀,但这里的节奏更快丶思维更跳脱丶有人比你更加优秀。

这是挑战,也是机会。

唐棠只用了英语精通,其他的学习内容,她没有完全依靠系统,而是自己进行了一定的学习和思索。

系统疑惑,

【宿主的积分还有很多,可以开很多金手指呀。】

唐棠当时正在图书馆用电脑查询资料,并且进行阅读和标注。

“这也是一种乐趣”,唐棠道,“我可以快,也可以慢,现在就很好,如果我需要金手指的时候,我就会用它。”

而现在,她只依靠自己,也可以轻松解决,并且在课上获得一个“A”。

……

做出派发3斤课前资料的教授,是一名印度教授。

不得不说,这位教授先生带着咖喱味的英语真的非常洗脑且独特,唐棠要是走神了,偶尔再听回来都有点费劲。

更不用说其他非英语地区的留学生了。

简直上课上的抓耳挠腮,面容复杂。

一个大教室厅可以容纳上百名学生,唐棠几人到达教室门口的时间算不上早,里面已经坐了不少学生。

整个教室呈马蹄形分布,阶梯作为依次排高,以确保不会影响学生听讲。

实际上,固定教室丶固定小组的课程,座位是不会变的,此刻桌子上都放着每个学生的身份铭牌,上面印着学生的名字。

而某些模拟实践课程,比方说模拟公司经营的课上,铭牌甚至不止有学生的名字,还会印上该学生的模拟公司名字。

据说,有不少哈佛毕业的校友,在毕业后创办的公司,都会采用当初模拟公司课程上自己公司的名字。

就像是一种纪念,也是一种对学弟学妹们的鼓励——你看,现在课上的公司只是模拟的,但也许未来它会变成现实。

……

言归正传。

坐在座位上,唐棠听着那位印度教授不断的输出咖喱味英语,手上拿着的笔不自觉的就开始转起来。

忘了什麽时候学会的了,反正唐棠笔转的那叫一个花样繁多,帅的不得了。

卡罗琳偷偷看向唐棠,觉得那支笔在她手里简直像是巫师的魔杖。

於是卡罗琳也有模有样的拿起一支笔,转起来。

“啪。”

笔掉在桌子上了,好在桌子上有笔记本和资料垫着,不怎麽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