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5章 朱棣死后,朱高炽的迷惑操作!巧!太巧了!(2 / 2)

加入书签

……

同一时间,大明洪武时空……

朱棣麻了……

沃日了……

他本以为,只是阴谋论。

结果,现在他已经听麻了!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这句话,他都听了无数遍,耳朵都听出茧子了……

可他怎么也没想到,这件事,有一天,竟然会发生在他身上。

这特么……

可是……

“不对,高炽这臭小子,怎么就放任这些家伙胡作非为?难不成,他就看不出这些矛盾吗?”朱棣忽然皱起眉。

这明显不对劲!

朱高炽的一切所作所为,都是对大明不利的政策。

嗯,或许对百姓有利。

但也只是短期有利。

完全不符合一个监国了二十年的太子形象。

监国了二十年,当了二十年太子,以培养储君的方式进行培养,他就不行,朱高炽没有一点眼光?

而且,郑和下西洋,是朱高炽继位之前就有过的,还发生了很多次……

也就是说,利益是看得见的,好处是摸得着的。

可朱高炽还是停了!

怎么的?

成了个傀儡皇帝?

被文官集团架空了?

朱棣一百个不理解。

吹什么仁宣之治?

他现在就感觉朱高炽是个昏君。

“高炽这些政策……”

这时候,朱元璋忽然开口了,他眯起眼,眼中闪烁着凌厉光芒,继而笑了:“高炽这孩子,到的确会玩一手制衡!”

“嗯?”朱棣有些不解,愕然看向朱元璋。

啥意思?

我儿子,我不了解,你看了这么点,就了解了?

就听,朱元璋继续道:“你继位的时候,压的太狠了,狠到文官已经开始杀你了,积重难返,你越是压,他们就反弹的越厉害!而高炽,很清楚这其中的危害,所以,他就适当的放宽了,给他们一点好处,一点甜头!如果不出意外的话,高炽会在未来,慢慢的收拾这些文官,只可惜,他就当了十个月皇帝!”

“嗯?”

朱棣又是愣了愣,一脸奇怪的看向朱元璋。

“你什么眼神?”

朱元璋嘴角一抽,有些不爽。

“不是,老爷子,你什么时候还懂得积重难返,越压,反弹的就越厉害的道理了?”朱棣咋舌。

“呵……”

朱元璋冷笑一声:“怎么的?咱是个暴君?就知道杀杀杀!?”

“不然呢?”朱棣撇嘴。

“逆子……”

朱元璋冷哼一声:“咱是殺!你是打压!咱是不给他们跳起来的机会!”

“我擦?”

朱棣愕然,他仔细想想,发现,朱元璋说的好特么有道理!

是,我越压你反抗的就越凶,可我直接把你杀了呢?你反抗个锤子,去找阎王反抗吧!

朱棣慢慢歪头:“我怎么感觉,是你脑补过头了呢?”

“呵……”

朱元璋笑了:“当了二十年的太子,二十年的监国,要是这点脑子都没有,还监什么国?继位前,做的好好的,继位后忽然像变了一个人,不是有谋划,就是人傻了!但看高炽那条理分明的政令,明显不是傻,这就是有谋划的!”

“你……”

朱棣彻底哑口无言。

好像,自己的确还是太嫩了点?

……

同一时间,大明永乐时空。

此时,朱棣也是眉头紧锁。

朱元璋能看出来的东西,他也看出来了。

毕竟,两人算得上是同龄,他当了十年皇帝,朱元璋也才当了十多年而已。

经验其实大差不差。

而且,他还比朱元璋更了解朱高炽。

以他对朱高炽的了解,绝对不会就这样放任国家不管。

朱高炽,把国家看的比他命还重。

难道他不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

说以,唯一一种可能就是,朱高炽知道,他是被文官弑杀的。

在得知文官已经开始狗急跳墙了,就不得不开始放权了。

让一部分利益,换那些家伙的稳定。

等到时机成熟,再一网打尽!

这事,朱高炽绝对做得出来。

但是……

朱高炽就当了十个月的皇帝,各种政策,各种谋划,还没来得及展开,然后,就没了!

不是……

“老大,你这身子骨到底什么情况?”

朱棣不由皱起眉。

“额?我……”

朱高炽一懵,然后小心翼翼看向朱棣,不由询问道:“爹,你看到儿子做出那些事,您就不生气?”

显然,朱高炽还没意识到未来他做的那些深意。

被朱棣冷不丁的一问,还有些怀疑是不是自己听错了。

朱棣瞥了眼朱高炽,淡淡道:“我问你,你身体什么情况?”

“嗨,还能有什么情况?”

朱高炽不在意的笑道:“吃好喝好,身体硬朗的很!”

就是走起路来有点不顺,还有点跛脚……

“你这一身肉啊……”朱棣叹了一口气。

如果不是朱高炽那脸长得的确与他有些像,就像是发福后的他一样。

他都怀疑朱高炽是不是他的种了。

明明徐妙云也不胖,他也不胖,徐达更不胖,朱元璋也不胖!

怎么到了朱高炽这里,就胖成个球了呢?

怎么的?

小时候在皇宫吃的太好了?

朱棣眉头紧锁……

而此时,一旁的朱瞻基,还在纠结……

小心翼翼看了眼朱棣,又看了眼朱高炽,不由抽到姚广孝面前,不由低声询问道:“大和尚,爷爷怎么没骂我爹啊?”

姚广孝轻笑一声,没有回话……

……

而此时,问答空间之中……

秦镇继续开口了……

“总之,之前说的,就是朱棣被害的起因,文官的动机,被谋杀的经过!”

“接下来,说一下朱高炽的被害!”

“朱高炽被害的前一天晚上,有个叫李时勉的翰林侍读,与一个叫罗汝敬的翰林侍讲,一起进宫与朱高炽谈事情!”

“结果谈崩了,朱高炽气的不行,就让宫中的侍卫,用金瓜锤打李时勉!”

“打到什么程度呢,可以说是相当惨烈了。”

“直接把李时勉的肋骨打断三根,差点就给打死了,然后再拖入锦衣卫狱中,如果不是收买了一个锦衣卫千户,帮忙找来医生疗伤,李时勉当场就得死在锦衣卫狱中!”

“然而,李时勉第二天是活了下来,可朱高炽却死了!”

“朱高炽死之前,嘴里还念叨:李时勉这个狗东西辱我!”

“这话是跟夏原吉说的,夏原吉就赶忙安慰。”

“这是李时勉与朱高炽的情况!”

“至于当时李时勉与朱高炽说了什么,那不知道!”

“国榷没记载,史书没记载,仁宗实录也没记载。”

“明明有时间,有地点,有人物,有结果,可就是没有两人的对话!”

“甚至,旁边还有个亲眼目睹全过程的罗汝敬!”

“这也很正常,文官的笔嘛!”

“文官自然会把不利于自己的,该删除删除,该修改修改。”

“但李时勉这个,太多人看到了,没办法删,所以就直接忽略了两人的对话。”

“其实想要知道李时勉说了什么,其实也简单!”

“从罗汝敬那边就能猜测一二……”

“罗汝敬与李时勉是一起去的。”

“当时记载的是,罗汝敬上言时政十五事,然后被下了狱。”

“估摸着,那李时勉说的也差不多,只不过说的更直白,说的更大逆不道,这才引起了朱高炽的怒火。”

“李时勉之前就被下过狱了,就是永乐十九年,三大殿被烧毁的时候,李时勉就是当时说朱棣遭天谴的文官其中之一!”

“很明显,这一次说的事情,也是与当时三大殿被烧毁时一样,都是回应天!”

“再结合之前,朱高炽已经将顺天府改成行在,还调动了一些官员人事任免去应天府。”

“说白了,还是商议回应天府的事。”

“罗汝敬上的是时政十五事,这个时政,肯定是当时的一些情况。”

“而其中,当时的最近的事情,就是重新迁都这个事情!”

“罗汝敬说的话,或许比较委婉,但还是忤逆朱高炽,所以被下狱。”

“而李时勉,估摸着,要么是骂街,要么是威胁,比如:死胖子,你爹都被咱们弄死了,你要是不回去,咱们也弄死你之类的……”

“朱高炽已经是让人往死里打了,结果这家伙命硬,还活了下来!”

“或许有人会问,朱高炽明明是想迁都的,为什么还要打人家?人家上疏回南京,这不是正中下怀么?”

“可实际上就是,朱高炽压根不想回南京,别看史书上写,朱高炽继位的时候就想回南京,全都是扯淡……”

“要是继位的时候就想回南京,继位的时候就把顺天府改成行在了!”

“还用得着等去世的前一个月才定下么?”

“说什么,命朱瞻基回南京查看情况,就是为了迁都做准备。”

“可实际上……”

“南京那地方,发生了地震,史书记载,还不是震了那么一两次,而是【屡震】。”

“朱高炽这是让朱瞻基回孝陵看看,也看看南京城的情况。”

“甚至,还不只是近一两个月的事,在年初的时候,南京就地震了,当时,就让郑和,带着那些人,跑到这南京来守备了。”

“就南京这震啊震的,脑抽了才会回去!”

“另一方面,朱棣才刚死没多久呢,朱高炽就把他爹撂在这回南京?想想也是不可能的,孝期都还没过呢,守孝还要守三年呢!”

“而且,朱棣埋的地方,也特别有意思,埋在天寿山,而天寿山附近,有个关隘,叫居庸关!”

“这才是天子守国门!”

“这是死守!”

“我死了也埋在这,你回去?你回去就是不孝!”

“甭管朱高炽有没有天子守国门的骨气,就因为这一点,他也不能回去。”

“祖坟不要了?亲爹不要了?”

“是,朱高炽回去后,自有大儒为他辩经,百年后,千年后,人家会说,他是个圣德君主,是个贤明圣君,说不定,还能多活很长一段时间,毕竟符合文官的利益了!”

“但,当世人会如何说他?”

“这来来回回的折腾,何必呢?”

“所以,朱高炽不会回去,然后,本来就与文官谈崩了,人家知道你的态度了,第二天晚上就把你弄死了!”

“当然,也有可能,那些文官们发现,朱高炽许诺给他们的好处,都是表面上的。”

“这次朱高炽的强硬态度让他们意识到了,朱高炽不是他们可以掌控的,前面给他们的好处,就是为了安抚他们,为了让他们放松警惕,可这些文官们太得寸进尺了,试探出了朱高炽的底线,明白等这段时间过去后,朱高炽绝对会找他们算账,所以,二话不说,就弄死了朱高炽!”

“也只有这些文官弄死了朱高炽,才会表明,朱高炽是无疾而崩!”

“其实当天,朱高炽就察觉到了问题了,于是就急招朱瞻基回来!”

“可惜,晚了!”

“而至于说,朱高炽是谁杀的,死于谁手……”

“有人说是李时勉气死的,连死之前都还在念叨,李时勉那狗东西辱我!”

“朱高炽的确生气,但不至于气死,人还很硬朗,也没有身体忽然急转而下,更没有重病。”

“无疾而死,只能是下毒。”

“而能下毒的,外人根本做不到,唯一的可能就是家人!”

“也就是之前说到过的张皇后!”

“当然,也有说是朱瞻基的,但这个看看就行,朱瞻基有充分的不在场证明!”

“之所以说是张皇后……”

“先说说张皇后的身份背景!”

“张皇后,本来是个普通人,就是所谓的良家女子。”

“张皇后的父亲叫张麒,因为女儿成了燕王世子妃,父凭女贵,直接被授予兵马指挥使之职。”

“后来靖难之役成功后,被升任京卫指挥使!”

“张氏也成了太子妃,可以说是前途大好,自己也争气,生了个儿子还挺聪明。”

“但是吧,靖难之役成功后,就出现了一个新的情况……”

“朱棣为了让朱高炽坐稳太子之位,让朱高炽娶了忠武王张玉的孙女,与武定侯郭英的孙女。”

“而且,郭氏就直接被封了贵妃,仅次于太子妃张氏,张玉的孙女也是紧随其后!”

“这下,张皇后就很难受了,就这两个,她能指挥的动谁?”

“她就是个普通家庭,父亲还得靠她才上位,她能跟着俩比么?完全比不了!”

“这时候,与武将天然不对付的文官们,不就开始见缝插针了么!”

“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肯定是让张皇后听到了一些话……”

“比如:身为皇后,岂能被这两个贵妃辖制?不就是个贵妃?家里地位再高,那也是家里,等哪天皇上要是没了,身为皇太后,还不好收拾这两个先帝妃子么?”

“然后,朱高炽就没了!”

“从殉葬就能看出来,郭贵妃是第一个被殉葬的!”

“要知道,在明朝制度中,勋旧之女,是可以免殉葬的!”

“同时,生有子嗣的,也可以免殉葬。”

“而郭贵妃,不仅是勋旧之女,还给朱高炽生了三个儿子。”

“就这,她还第一个被殉葬!”

“当然,有一些野史、明小史中记载,郭贵妃邀请张皇后去宫中祝寿,朱高炽也来了。”

“郭贵妃给张皇后敬酒,张皇后不喝,朱高炽就有些不高兴,认为张皇后在猜忌嫉妒心作祟,于是,喝了酒,结果朱高炽死了!郭贵妃也自尽。”

“不过,总的来说,郭贵妃受宠是真的。”

“张皇后因此而动手,也算是有作案动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