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5(1 / 2)
看到过不少这样的例子。
年老后身体本来就比不上年轻的时候,本来就各种不舒服了,还需要小心翼翼的看着小一辈的眼色过活,这样的生活别人能够过,陶长安自己可不想这样子过的。
虽然同样养育孩子,但陶长安有能力可以自己照顾好自己和老伴,不期待孩子他们回报自己,所以做起事来就不需要顾虑太多了。
尽心教育培养好孩子他们,等他们长大成家了陶长安也不去掺和孩子们小家的事情,孩子们过好子的日子就可以了。
自己不求回报,但孩子们也别想凭借着血缘关系就能够对自己予取予求,要求自己完全贡献出自己的时间和金钱来支持他们。
孩子他们以后要是听话,自己死后留给财产给他们,要是不听话的话,那就什么都没有。
反正自己都已经把他们好好的养大成人,成家立业了,自己手里的东西都是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以后要不要留给孩子他们,就得看情况来决定了。
王树林他们可不知道自己老爹心理这样的想法,不过他们如今忙着自己的工作和照顾自己的小家,也没有多少时间去琢磨父母那边有什么心思了!
以前家里在县里买的小院子,如今用来给老大老三家的孩子在县里读书住呢。
名字写的还是陶长安的名字,老大和老三两家尽管有自己的小心思,但在老爷子身体还十分好的情况下,他们对家里财产的小心思也只能够收着了。
毕竟要是他们这个时候闹出来,热闹了老爷子,万一直接把县里的小院子卖了或者分给了孩子他二姑家,那就不大好了。
以老爷子对家里三个孩子公平对待的个性,儿子和女儿都差不多,这事要是他们两家闹起来,那作为唯一没有闹事的二姑家,可不就成为最后的受益者了嘛,这样亏本的事情,老大和老三家都不愿意干!
陶长安和杨大妞两个人干脆在市里这边租了一个门店,留下杨大妞在门店这边卖衣服和其他一些货物,陶长安自己则是带着几个人一起到南方那边去进货,顺便在沿途下火车进行售卖。
这么干了一年多,夫妻两个就挣了好几万块钱。
要不是家里孩子催得急,让夫妻两个赶紧回去过年,干得正起劲的陶长安和杨大妞肯定还不愿意回去呢。
接下来几年,陶长安对外就说自己夫妻两个被南方一个老板雇佣,帮人家老板在市里面干活,一个月能够给几十块钱的工钱。
夫妻两个在八几年的时候,工资有几十块钱已经算是不错了。
村里和王树林他们知道陶长安他们在市里面打工了,知道有工钱,也就没有多说什么了。
毕竟王树林他们这个时候工资,一个也才五六十块钱,夫妻两个加起来一个月也就一百多亏块钱。
陶长安夫妻两个老人,一个月能够有几十块钱工资,就不用王树林他们自己掏腰包来赡养老人了。
能够给自己的小家减轻负担,王树林王二妮王小松他们三兄弟以及小家那边,都十分乐见其成。
觉得反正两个老人身体不错,只是去市里面帮人家老板卖卖东西,这活计也不累,老人家干着还能够多攒点钱呢!
......
等王树林他们知道陶长安他们并不是出去给人家打工,而是自己出去做生意创业的时候,已经是五年后的事情了。
做了五年多的生意,陶长安夫妻两个在市里面买了不少房子,家里也挣了不少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