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86 章(1 / 2)

加入书签

好在赵不息对刘邦的态度还一如既往的亲近,两个人又都是自来熟的性格,几句之后二人之间的生疏就消失不见了。

刘邦这次是从齐地送咸鱼来咸阳的,押送了十万斤咸鱼,赵不息打算将其中五万斤随着军粮一起送到百越去。

秦朝的盐很贵,虽然秦朝廷有给军队配备的盐,可那些盐顶多也就只能让将士不生病,远远达不到足够的标准。

此外,赵不息将刘邦调到咸阳还有一件事情。

“我给你安排个官职,你去做咸阳宫宫门的守将副将如何?”赵不息笑吟吟看着刘邦。

咸阳宫宫门正将赵不息还不太好打草惊蛇插手,可借着自己老师尉缭和王家的势力,赵不息想安排一个守门的副将还是可以安插进去的。

在隋炀帝杨广之前,宫门的守卫都不太森严。咸阳宫宫门的守卫甚至还没有嬴政咸阳殿的守卫森严,赵不息还偷偷问过她爹,为什么宫门守卫那么松懈,她爹说若是被敌人攻破城门打到了咸阳宫那守宫门的守卫再森严又有什么用,还不是注定国破家亡。

赵不息其实很想告诉嬴政,敌人不一定来自外部,也可能来自内部,有的人进攻皇宫不是为了让你国破家亡,只是想提前坐坐你屁股下面那把椅子……当然为了自己的以后,赵不息还是默默咽下了这番话。

挺好的,她爹不注重宫门安全对她挺好的。

“当然,也不是让你一直守宫门,等过段时间我就给你调一个好位置,在你守宫门的这段时间你只要发挥你的长处就好了。”

刘邦重复了一遍:“我的长处?”

“交朋友?”刘邦试探问。

赵不息点点头:“对,交朋友。”

刘邦半眯了一下眼,脑中闪过无数的猜测。让他去和守宫门的门将交朋友,这是为了什么?

刘邦的第六感告诉他赵不息在图谋大事。

不过……

“主君放心,论起交朋友的本事,我刘季说第二还没人敢说第一!”刘邦拍着胸脯保证。

富贵险中求,若是没有危险,那何来他刘季的富贵呢?

赵不息笑了笑,她知道刘邦会答应的。

刘邦文比不上萧何张良武比不上韩信樊哙,可他有一颗虽然贪生怕死但是每次都敢再冒险从不服输的心。

所以在原来的沛公不敢冒险造反的时候,萧何曹参也不愿意做出头鸟,就推举刘邦,刘邦知道有风险,依然欣然接受。所以哪怕一次次被项羽打得一败涂地,可刘邦依然一次次爬起来接着找机会,哪怕他面对的是比他强大百倍的霸王。

刘邦也笑了。

他知道自己文不成武不就,在赵不息一众人才济济的门客之中泯然众人。可他刘季也有大志向啊,他怎么甘心看着赵不息这条通天大道就在眼前自己却爬不上去呢。

刘邦知道自己跟着赵不息有风险,可没风险的好事也轮不到他啊。

大丈夫当如是也,他刘

季就算当不了始皇帝那样的大丈夫,可他起码也得当一个半大的丈夫吧。

起码也得让他那个总夸他二哥种地比他强的老父看看他刘季的能耐啊。

安排好了刘邦之后,赵不息第二天一大早就带着自己的丞相天团去秦内仓找秦朝如今的治粟内史贾孙了。

这一次赵不息把张良也带上了,先前在李斯手底下干活的时候没带张良是因为张良颇为崇拜韩非,而韩非和李斯又有着杀身之仇。

这次赵不息带上了自己的四位大才,左边是范增萧何,右边是张良张苍。

至于陈平,陈平靠着自己顶尖的为官情商在朝廷之中混得风生水起,赵不息有意淡化他和自己之间的关系。

毕竟整个咸阳朝廷之中知道陈平和她有关系的也就嬴政一人,可嬴政天天忙着处理国家大事都没时间,难道还会特意把文武百官叫过来指着陈平说“这小子是赵不息那逆女的人,你们小心着他点,有什么消息都别让他知道”吗。

陈平现在在秦朝廷之中的身份是陈长的犹子,进来正和秦朝廷中的道家大臣走的比较近。

秦朝廷中也是有学习黄老之学的臣子的,只是道家和法家的思想不对付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法家恨不得连黔首每顿饭吃几口都给黔首规定好,道家则奉行无为而治,在如今法家思想治国的秦朝道家自然混不太开了。

再加上道家和儒家还不一样,被法家压了一头儒家的弟子个个像是打了鸡血一般和法家争夺话语权,而道家被法家打压,道家的弟子们则都选择原地躺下,问就是不是我们没有法家厉害,只是我们选择顺其自然罢了。

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法家还是儒家的大臣都和道家大臣的关系不错——说话总是温声细语,不急不躁还不争权夺利的同僚谁不喜欢啊?

再将陈平归为农家和道家弟子之后,陈平的升官之旅一帆风顺,而且探听消息也十分方便,总有一些道家的同僚拉着他一起背后偷偷聊各家大臣的闲话。

谁家的女儿嫁给了谁家的儿子,谁家的儿子是个败家子,谁家的老父老母还追着四十岁的儿子揍……赵不息从陈平那里吃瓜吃得很快乐。

至于陈平在黑石学堂教学则完全不成问题,因为黑石学堂的规模日渐扩大,赵不息从朝廷中请了好多为官有道的大臣来给做讲座,陈平混在这些大臣里一点都不显眼,其他人也只认为陈平和其他大臣一样是被赵不息的高薪雇佣的。

再加上陈平又善于伪装,工于心计,秦朝堂中如今竟然没有一个人把陈平和赵不息联系在一起。赵不息也乐得埋一个暗子。

反正四个丞相之才也已经够自己用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