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23 章 拍马(二)(2 / 2)

加入书签

且不论是真情还是假意,光这态度就够叫人舒服的了。

他挂出了如沐春风的笑容:“不忙,不忙!有事来州里便是,有钦差大人金口玉言,人、钱、物一应备好,断没有差错。”

乐无涯笑:“大人这么说,明恪便也就信了。大人这里的茶不错,明恪想讨个好儿,不知道哪里可以买到?”

吕知州笑得见牙不见眼:“客气什么。”

他叫来茶房:“把我的茶叶包上两盒,给闻人大人带上!”

吕知州更满意了。

乐无涯管他索要茶叶,看似是件小事,但能瞧出,此人绝非自恃清流的高雅之辈。

这人长得不赖,又会来事儿,活像个精明小媳妇,是个会往自己腰包里积极划拉好东西的主儿。

跟这样的人讲话,不费事儿。

其他县并无大事,各坐一会儿,便要散场。

乐无涯婉拒了吕知州留他在府用餐的邀请,称要回南亭办理小福煤矿后续之事。

待他起身,吕知州叫住了齐五湖:“英臣,你暂留一下。”

……

() 半个时辰后(),齐五湖牵着一匹老而瘦的马?[()]?『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独身踏上了官道。

谁想刚到城郊,路过一处茶水摊,便有人起身招呼他:“齐大人,来喝碗茶呀。”

他定睛一看,那眉眼弯弯笑着的,不是闻人约又是谁?

齐五湖稍一踌躇,真的停了下来。

他在乐无涯身侧坐下,只见两只粗茶碗里均是清碧甘冽的茶汤,沁香扑鼻。

齐五湖一开口,还是那副邦邦硬的腔调:“闻人大人不是急着回南亭办事?”

乐无涯甜美地笑:“在等齐大人的赔礼呢。”

齐五湖:“……”

他笑眼一弯,摆摆手道:“玩笑,玩笑。钦差大人有言,南亭之事已有眉目,我这边的事是不急的。只是不知齐大人是否遂心如意了?”

齐五湖微微皱眉:“你……”

乐无涯轻佻地一眨眼。

齐五湖终是明白了过来。

他看看左右:“钦差大人,真有如此赞美过吕知州吗?”

乐无涯:“您说呢?”

齐五湖哂笑:“我道也是。哪个百姓会说吕知州好,除非是瞎了眼了。”

乐无涯那一番“真诚剖白”,实则是在提醒吕知州,钦差大人是知道齐五湖为百姓做了实事的。

这么一来,他还想拿“赋税不齐”的罪名压齐五湖一头,是断断做不到的了。

乐无涯慢慢品着碗中令人口角生香的好茶:“齐大人,此趟回去,你打算如何做?”

齐五湖:“做什么?”

乐无涯将话说开了些:“吕知州将锦元县赋税减免了几成?”

“说是五成。”

“那你总要做些什么吧。”

“做什么?”

“唉呀。”乐无涯有些替他着急,“你县中有没有守节妇女,或是孝子贤孙?去年救灾时,有无因救灾身故的百姓?”

齐五湖:“你是说……”

乐无涯提醒他:“向朝廷申立牌坊,可免赋税啊。”

看到这年轻又神采飞扬的县令,齐五湖瘦长的脸上难得浮现出一丝笑意:“税赋之事,我自是了解。闻人大人所指何意,齐英臣心中也明了。”

乐无涯:“对嘛,这样一来,其他县不会非议些什么,抓着你税赋减免的事情不放;吕知州也脸上有光,替您表奏朝廷,这对您来年的赋税减免有益。百姓想要休养生息,耕地想要恢复地力,总得一年光景才够吧。”

齐五湖:“谢过闻人大人了。”

乐无涯爽快地一摆手。

齐五湖意有所指:“闻人大人,你的心思颇深,前途无限啊。”

乐无涯:“我不稀罕那个。”

这是真话。

他上辈子好的坏的都见够了,当真不稀罕什么。

齐五湖:“如此,您替我说话,所求又是为何?”

乐无涯:“您会知道的。”

齐五湖不辜负他的爽直性子,径直道:“您若以为我会对您有所助益,那就错了主意了。我齐英臣与你差不多,也是寒门出身,今年已五十有四,人老骨朽,比不上闻人大人深受钦差喜爱,实是帮不上您什么的。”

乐无涯温声道:“这我也知道。”

见他不欲明言,齐五湖不再追根究底,如牛嚼牡丹一样饮尽碗中茶:“告辞了。”

眼见那老官牵着瘦马消失在官道彼端,乐无涯才对着空气,自言自语地开了口。

“我喜欢你。”乐无涯抿了一口清茶,志在必得道,“早晚有一天,我要你齐英臣归我麾下。”

话罢,乐无涯似有所感,视线微转。

茶水摊的老板恰在此时烧开了一大壶水,揭开了壶盖。

蒸腾的白雾模糊了他观察的视线。

两个行旅人站在不远处,看似正是一人一边,靠着树歇脚。

树前之人低声口述着什么。

另一人手上握着一根碳条,立于枯树之后,在一张白棉纸上快速描摹出一张清隽面目。

画到一半,他一个用力,碳条不慎断掉。

那人伸手到腰间。

那里悬着一枚景族人专用的兽毛燧囊。

他从中摸出一根新碳条,匆匆补全了一幅乐无涯的简笔画后,便迅速和另一人挑起扁担,快步走向远方。!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