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28(1 / 2)

加入书签

,我摸摸后脑勺,也不执着一定要在此刻把人找到,想着大约是走散,便准备回客栈等他,但往着客栈的方向没走出多远,我又停了下来。

我随便拉住一个路人:“大家这匆匆忙忙的,都是要去哪儿?”

路人兴高采烈地回我:“去看戏啊!”

“戏?什么戏?”

“哎哟你是从哪个山旮沓出来的,这可是今年火遍了大江南北的话本,江南一带谁不知道啊……我之前有事,今儿可不能再错过了!”

我跟着人群朝前走,心中已有了两分预感,而等我看清那戏台上的布局人物们的扮相,这两分的预感便成了十分的事实。

还真是袁无功盗用我的创意给编的牛郎织女药师仙子啊!

说起来我竟忘了向二夫人讨要版权费……不,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上回我没把这出戏看完,还不清楚袁无功给故事里的仙子安排了个怎样的结局。

出于某种原因,我其实是不太想看这出戏的收尾,但眼下非常时刻,任何事物只要它能透露出一丝半点袁无功的真实心绪,我都该追查到底,我任由身前身后的人群簇拥,走向了戏台的正前方。

待我站定,嘹亮的唱腔也就拉开了夜幕。

“莫真是天上人间不相似,神君仙子多无情,我一小小郎君,如何留得住这刹那间的皎皎月光!”

“休要胡言!我住在那宫阙深深十三重,离你这浑人更有足足九万里,若他日扶摇长风与你相伴,王母娘娘美梦正酣,或许可来瑶池与我一见。”

“九万里扶摇长风托不起这肉体凡胎,娘娘手持金簪偏将你我二人拆散,今日得遇瑶池仙子终究阴差阳错,早知有此一难,却不如——唉!”

观众敛声屏气,尽管多数人早已知道故事的结局,却仍是津津有味地看了下去,戏台两侧挂着一个个大灯笼,将黑夜照得如同白昼,连那天上的月华都因此失了几分颜色。

我抬起头,看向那跪倒在地捂着心口的药师,以及背对他而立,雪衣飘飘,不似红尘中人的仙子。

风起,灯笼轻轻摇晃。

“有情无情,潮起潮归,非是我能自制,便是明月远在九万里,可明月也正在我手心……”

乌云聚拢,群星黯淡,我张开嘴唇,无声地与那药师念出了接下来的戏词:

“怀抱这一腔爱恋,我摘下那九天明月,是非对错难再辨,只望年年岁岁如今朝,仙子与我至死常相见。”

第353章

很多事情,我不是真的不懂。

装聋作哑,闭目塞听,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无论是谢澄的断剑,姬宣的苹果,亦或袁无功见血封喉的猛毒,它们究竟代表着什么,意味着什么,我不是不懂。

我不是不懂。

但我不想懂。

台上,戏已唱到了高潮处,那药师私下盗走了蕴有仙子法力的羽衣,生生逼得对方困于人间,再也不能回到九重天外的故乡。

这和我当初讲给袁无功的故事是一样的。

我告诉他,仙子迟早有一日会离开这里,回到属于他的地方,袁无功也告诉我,若他是故事里被抛下的凡人,那他会用尽腌臜手段,迫使心上人永远留在自己身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