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51(1 / 2)

加入书签

席玉手搭到他肩膀上,方司宥从经文中回神,见是他,顿时惊喜到:

“阿玉,你怎么来的这么晚?”

“还好我给你占了座……喏,就在这。”

席玉懒洋洋应了声,毫无负担地坐了上去。

周边的窃窃私语声瞬间消停。

席玉甚至听见不远处有人小声嘀咕了句:

“竟然是归一元宗的人……”

修真者耳聪目明,想不听见都难。

渐渐的又有质疑声响起——

“归一元宗的人,难怪这么嚣张。”

“以前怎么没见过他,方兄和孟兄倒是经常见,是他们的师弟?”

“不常露面啊,莫非……”

这话意味深长。

方司宥听不下去了,面露愠色,正准备站起身训斥他们莫要妄加揣测的时候,席玉忽然抬手按住他,声音懒散:

“和他们计较那么多做什么,嫉贤妒能,拈酸泼醋罢了。”

那些起哄的人,的确大多是从小门小户里出来的。

真正醉心修炼的反而不会有心思关注那么多。

方司宥一听,觉得也有道理,便放弃了争执的想法。

正好在这个时候,蓬莱岛的一名老先生携书走了进来,学堂内瞬间没了声息。

今天这堂课无关修炼,只是单纯的讲学,讲的是凡界的文章和经典。

那老先生白发苍苍,戴着厚重的叆叇(ai四声,dai四声),说话声音有如蚊子打鸣,格外催人欲睡。

但学堂内却没多少人懈怠,席玉也是如此。

他虽不规矩了些,但在这事上确实出乎意料的认真。

虽然这些课程早在他还是南梁皇子的时候就听过许多遍了。

课上到一半,老先生停下来提了个问题,打算点人来回答。

二排有位弟子积极地举起手,站起来对答如流。

老先生没说好,也没说不好,只微微颔首。

那名弟子答完了却还不坐下,又问了句:

“夫子,我能再点名叫一位同砚吗?”

老先生听了,点头。

这瞬间,席玉忽然有了预感,微微抬起头。

果不其然,那弟子一指席玉,挑衅道:

“夫子,不如就让他来吧。”

第49章 谁对谁错,他一眼就能看出来

即便是泥人也有三分火气,更何况席玉本就是睚眦必报的性格。

他冷笑了声,旁边方司宥攥紧拳头,转过头严肃地盯着那名弟子。

可那弟子似乎认定了席玉是草包,一脸的有恃无恐。

此时,距离下学的时间也很近了。

席玉慢吞吞站起来,就着方才那弟子没答完整的继续说了下去。

夫子问的是治国之道,刚才那名弟子只从君王层面来答,假大空浮夸自得。

当年席玉在南梁王朝读书时,夫子正是享誉四海的大儒,耳濡目染之下,看待这类问题更加透彻深刻。

他以民生为展开方向,不卑不亢,对答如流。

听完席玉的回答,夫子总算露出了笑脸。

他点头,挥手示意席玉坐下。

恰好这个时候,下学的钟声响起。

夫子朝窗外望了望,带着书起身离开,并没有留课业。

直到那老先生离开,弟子们才兴奋地窃窃私语:

“我认得他!那是南梁的国师!不过他好像两百年前就退位了,原来是来了蓬莱岛……”

席玉生的晚,自然不认识什么百年前的南梁国师。

不过他并不在意,现在当务之急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