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47(1 / 2)

加入书签

无子宫妃们被曼妙的歌舞吸引,而万晴则眼在殿中,心在宫外。

爹娘在这团聚的时刻会不会哭泣?北虏习俗与中原不同,自己能适应吗?东可汗的品性好不好?

……

样样桩桩,桩桩样样都如石头压在万晴的心头,喘不过气来。勉强应付过宫宴之后,万晴回到公主所睡了一觉,天还未亮,就被叫醒。

窗外黑魆魆的一片,只有几只昏黄的灯笼伴着脚步声,在院中穿来穿去。

万晴挺直脊背,将一切压在心底,默默回想师傅们对自己的教导,心中又起涟漪。

妆扮完,天已经大亮,万晴吃了糕点和少许羹汤,便起身回头瞧了眼跟随自己出嫁的宫女寺人,微微一笑,声音温和却坚定道:“咱们走吧。”

外面的使节早已候立,万晴踏出殿门,天空泛着灰白,周围秃树萧萧,唯有晓霜寒姿的红梅添了几抹喜气。

姜榕和郑湘朝南而坐,后妃皇子公主依次坐定,宫女寺人神情凝肃,殿中雅雀无声,皆严阵以待。

不多时,一身公主大妆的万晴徐徐走来,每一步迈得都格外沉重。本是公主出嫁的大喜事,但却无一人欢笑,反而像办什么丧事似的。

郑湘注视着金翠辉煌的万晴,她平静的眼睛下仿佛蕴藏着岩浆般奔涌的活力。

郑湘恍恍惚惚想起了自己,当初她一身素衣,孤身踏入宫墙内的深渊,她凭借的是美貌,依仗的是厉帝的好色,意欲博出一条生路。

如今看来,又与现在的万晴何其相似。受恩还情,自己又要在虎狼窝里博出生路。

郑湘正想着,突然感到手上一沉,转头看去,对上姜榕略带疑惑和安慰的眼睛,微微一笑。

她博出了一条辉煌灿烂的未来,但路上堆满了尸骨,身后乌压压地站着一群苟延残喘的失败者。每次回想,都心有余悸。

她无疑是极其幸运的,这份幸运会降临到万晴的头上吗?

“儿臣拜别父皇母后,愿父皇母后万寿无疆,长乐无极。”万晴跪下,声音柔和而坚定。

“快起来。”姜榕道。

万晴缓缓起身,目光落在皇后身边侍立的人,却是一滞,险些落下眼泪。

那是她的母亲。只见万母双眼含泪,嘴唇颤动,手里死死攥着帕子,目光一瞬都没从女儿的身上移开。

母女对望,令人心酸恻然,周贵人等人也红了眼睛。

郑湘道:“你此去与京师相隔万里,你要保重自身,也不要忘了给我写信。”

万晴道:“儿臣谨记。”

姜榕道:“宁国你是个令人省心的孩子,旁的我就不说了,只叮嘱你一条。”

万晴的心中有了猜测,垂首聆听。

“记住你母后的话。你是姜家上了族谱的女儿,不要妄自菲薄,若受了委屈,只管写信回来。”

万晴听了,猛然抬头怔住,这与她的猜测截然相反,一股暖流流过全身,她的眼睛缓缓落下一滴滚烫的泪珠儿。

“儿臣知道了。”万晴缓缓道。

赞者唱喏:“吉时已到。”

万晴跪下又行大礼,抬道:“儿臣去了。”

说了一遍,又定定地看着皇后身边的母亲,道:“儿去了。”声音隐隐带着哽咽。

万晴一步一步地向外迈去,阳光从大开的门窗照进来,她的影子落在殿内。

郑湘沉默了,总觉得心里仿佛堵着什么东西。姜榕对其他人道:“都散了吧。”诸人退下,姜榕牵着愣神的郑湘,从乾元殿相伴回到宣政殿。

“只要万晴不背叛大周,她永远是大周的公主。”姜榕似乎在做保证,宽慰郑湘的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