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03(2 / 2)

加入书签

陆凤仪听到这大言不惭的话,忍不住扶额,但手上占满殷红的石榴汁,告诫道:“你就仗着陛下喜欢你,不要得意忘形。”

郑湘笑了一声,神神秘秘道:“阿娘,你等着,你女儿以后有大出息呢。”

陆凤仪闻言撇嘴,根本不相信女儿的鬼话,转而继续说起南齐三女的事情。

她叹息道:“看见她们急慌慌的模样,我就想起几年前的事情。人老了,心肠也软了。”

郑湘微微一顿,想起舅父被抓下狱时的诸事,虽然时过境迁,但每次回想,都会感到不安和焦虑。

“当年有人收了咱们的钱,也有人出于善意帮了一把……”陆凤仪感慨了一声。

郑湘抬眸注视着母亲,道:“阿娘,你是怎么打算?”

陆凤仪道:“她们若是想去庙中清修,就随她们,如何?”

郑湘沉思半响,摇头道:“南齐公主在大周为齐国老国主祈福清修……这事听起来荒诞……”

“倒不是说大周不能收留齐国公主,而是没有理

由,将来可能会成为国家之间攻讦的理由。”郑湘摇摇头。

陆凤仪闻言点头:“你考虑的确实是个问题。”

郑湘道:“若是后宫给了齐国公主名分,也就罢了。无名无分,齐国公主在大周的地界上修行,不妥不妥。那两个女娘若不想回去,倒是好办。”

南齐三女不相信南齐,倒是相信大周,这让郑湘觉得荒诞之余,又为她们感到一丝悲凉。

当年,她同样不相信郑氏,才会来前途未知的皇宫博生路。

“这样吧,你让南齐公主拜北周的高僧为徒,带发修行,为父祈福,回了南齐就入南齐的皇家寺院修行。打着孝顺的名义,日子虽苦,但能过下去。”

“或者南齐公主回到金陵途中,看哪座寺庙入眼,就停下不走了。”郑湘提了几点。

“至于那个姓郑的女娘不走就留在家中,也不缺这一双筷子。”

陆凤仪反驳道:“你以为是一双筷子的事情?家里那两个,一个娶妻了还好,一个老大年纪没有娶亲,外人若是知道了,丢的是我的脸面。”

郑湘不曾想还有这遭,忍不住八卦起来。陆凤仪摊手道:“涯哥是个老大难,条件好的人家看不上他南人的身份,条件差的配不上皇后堂弟的身份。”

郑湘笑道:“早晚这天不分南北,人不论贵庶。阿娘不如抛了身份,选个模样性情好的。”

陆凤仪一想觉得也有道理,顺着这话又抱怨起家中诸事:“早先就我们母女住在一起,事情少得很。现在一大家子,一天从早到晚五十来件事,田产店铺、亲朋往来、客人上门……忙得头晕。”

母女俩说了一会话,不觉忘了时间,郑湘留陆凤仪吃了午膳才让她走。

南齐三女直到半个月后才后续有消息传出,齐国公主果然拜了高僧为师要为父祈福,跟着议和的使团一起回南齐。

郑文绮果断留在北周暂居在忠敬候府,而顾君竹思虑再三,决定与萧玉映一起回南齐出家修行。

天渐渐冷了,北风呼呼地吹,雪意一天浓似一天,终于在冬月飘飘扬扬地下来了。

站在蓬莱殿的廊下,郑湘披着虎皮披风举目远眺,琉璃世界,红墙宫苑,万树梨花盛开。

包裹得像个球似的小花如同见了什么新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