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93(2 / 2)

加入书签

有了老大夫的帮助,医官的那一大片药田,又有扩大的趋势。

等匠人们全部找好住处,再跟族人们磨合好,又是一个多月过去了。

既然跟着队伍来了草原,这些匠人就默认会传授毕生所学,只要族人们尊师重道,又真的上心,不怕学不到东西。

匠人师傅们都安排好,明窈才想起来剩下四五十文臣。

对于大瑜使者,草原皆是善待,从一进王城就安排了最好的毡帐,每日吃食也是有族人专门做好送去的。

文臣们虽不满被搁置,但有吃有喝,只当是来度假了。

直到这天,明窈找来后,得知他们要去学堂教孩子们念书,文臣们的不满登时达到顶峰。

但他们并没有将不满表现出来,而是憋着一口气,就等着王后自己发现,让他们教皮孩子,是如何大材小用之举。

这些文臣自诩饱读诗书,于诗词歌赋上颇有造诣,便是在衙门里用不上的算学,也能略通一二。

再看草原子民粗蛮,连自己的文字都没有,无论是传授他们诗书礼学,还是带他们学算学,简单一点皮毛,怕不是就能被崇拜得不行。

理想很丰满,然真到了实处——

“先生你讲的这些我们早学会了,能不能讲些深奥的?”

“大瑜字?先生你不知道吗,我们四五岁的时候就开始上学堂,那时候还是王后亲自叫我们写字,在场这些里,都是会写大瑜字的。”

“作诗?这个我们不会,不过王后会!”说着,浓眉大眼的姑娘摇着脑袋,念了一首连文臣都觉妙的小诗,再听这是王后随口做的,不觉收了轻视心思。

还有他们粗通的算学,说句难听的,族里随便找个小娃娃,拨算盘的速度都要比他们快。

入学堂三天,一群百半的文臣也不自诩聪慧了,凑到一起,无一不是蔫头。

他们自幼习学,人前表现得谦虚,可骨子里的清高傲气,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哪想来了一趟草原,就是这些被他们认作蛮夷的草原人,给了他们当头一棒。

一群人商量半天,一齐去找了明窈。

这一回,他们收了浑身傲慢,谦虚问了他们能做的。

明窈笑得和善:“诸位大人不妨按着自己思路来,孩子们没什么定性,一向是先生讲什么,他们就听什么,学得杂了些。”

“正好之前草原和大瑜签的合约里有写,大瑜可为草原族人提供官职,诸位大人要是有看得上的苗子,他们又愿去大瑜,不妨认作学生,带回冠京去。”

认做学生?

想起数年前的草原榜眼,一众文臣们不觉动了心思,回去后开始琢磨起收学生的事,有些互不对付的,更是等着学生争气。

至于几年后他们回大瑜,学生能带走多少,便是后话了。

前后四五个月时间,明窈终于将大瑜来的使者们安置好。

而狄霄那边,武将们也渐渐融入到族兵中去。

草原人体魄强健,一些日常训练,却是叫这些武将苦不堪言,一连坚持几个月,方才慢慢适应了去。

等适应了,武将们再开始接触骑兵训练,看看叫无数人闻风丧胆的草原骑兵,是如何训练出的。

众所周知,草原兵将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