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60(1 / 2)

加入书签

怎么也想不到,即便有着十几精兵护着,这人还是被抢走了。

宁湘失踪后的三年里,只从和亲王府派出去的侍卫就有几千。

这几千人走遍大江南北,就连一些比较边缘的大瑜边城都去过,碰上无数人牙子,也救回了无数他家男女,唯独没有宁湘。

救回来的人越来越多,和亲王也慢慢触碰到贵女被拐背后的真相。

当真相大白的那一天,他只觉整个人的三观都被震毁了,望着高堂上那位满嘴仁义道德的帝王,他只觉得无尽讽刺。

女儿久久找不回,和亲王妃几近绝望,若非有和亲王小心陪护着,只怕王府早已失去了它的女主人。

他不敢将宁湘失踪背后的种种告诉夫人,然一人背负,多年来仇怨积压酝酿,已叫他苦不堪言,一头青丝也染了斑白,至今已完全花白了。

和亲王对大越皇帝之恨,简直是要食其肉吞其骨,没有人知道,他是如何忍着满腔憎恨,在皇帝跟前扮演一个忠心耿耿的大臣。

好在事有尽头,终于——

故事实在太过荒谬,四皇子感到离谱,甚至不禁怀疑:“和亲王所言之真?”

和亲王举起右手三指:“若有半句虚言,我必万死不得超生。”

和亲王投敌仿佛只是一个开始。

第一波进攻的主将被擒后,大越连派数十新将,又从他城派来数万大军,似乎是想从人数上取胜。

却不想,正规军被消耗多年,此番征上来的新兵,本就心存怨怼不说,因时间紧迫,也没有经受什么训练,就连不做逃兵都是被威胁的,谈何拚命。

三十多万大军若乌合之众,一碰即碎。

四皇子留了几万人在这耗着,也不应战,也不理会,完全就是做个样子。

实际上,他早就另外带上人,从侧城门离开了。

和亲王说他熟知大越三百多座城池的布防,能在不惊动任何人的情况下,偷渡三五万大瑜军入皇城。

几次实验下来,和亲王所言着实不假。

抵达阳云郡的时候,当地郡守直接大开城门。

四皇子本是满心不解,可在看见郡守与和亲王抱在一起,抱头痛哭时,忽然明白了点什么。

过后宴上,只听郡守说:“我老年得子,膝下只一幼子,十年前入京,之后便再也没了消息。”算算时间,和宁湘失踪的时间前后相当。

四皇子听得咋舌,有心安慰两句,可又不知该说些什么。

随后郡守献出兵符,凭此兵符,可调动阳云郡四万大军,另有三万,则在都将手中,无法为他所用。

但即便和亲王说他与大越皇帝不死不休,四皇子也不可能完全信得过他,尤其是越往大越腹地深入,若被包围,他们这几万人,恐难逃敌手。

撤回羊城后,四皇子意味深长:“本殿下若早有亲王相助,恐早攻下望京了。”

和亲王深深垂首:“能助殿下成就大业,亦是老夫荣幸。”

在许多人眼中,和亲王落入敌手,恐早遭遇不测,却不知他早早献上了望京城的布防情况,带着周边数城,从百姓人数、兵力到粮草储备,也是无钜细地交代给了敌军。

只待时机成熟,便是望京大破之日。

不等四皇子筹谋下步计划,他先收到了从冠京送来的加急手信。

手信乃圣上亲手所书,背后还附着一封羊皮卷制的请柬。

当“汗王即位”几字映入眼帘,四皇子手指一颤,赶忙叫人叫来了狄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