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57(1 / 2)

加入书签

对如此速战速决的战争感到不可思议。

这本就是草原子民之间争斗,即便哪方得胜,也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没有庆功没有欢呼,只有面对无数尸体的沉默。

在狄霄的命令下,所有草原军重新整合,将出身同族的士兵打散重组,耗时整整两个月,方才调整出一只整整八万人的大军。

这只大军没有回南部草原,而是一路北上,从齐齐比齐开始,依次走过剩余的八部,再将拔都儿部的图腾插在各大部族之前。

或许再过几日,拔都儿部就会成为草原的别称。

收服部族的难度和打下一支军队的难度完全不在一个层面上。

士兵们讲究听令行事,上峰有令,那是无所谓向谁效忠的。

可到了部族中,许多人留恋故土,宁愿一死,也不想向新可汗宣布臣服。

一行人只在齐齐比齐就浪费了三个月时间。

要说奴隶和普通族人间的冲突,属齐齐比齐最严重,就在宣布多罗已去的下一刻,无数奴隶就地起义,当场反杀族人,只为宣泄多年被奴役的恨意。

狄霄还要帮他们镇压叛乱,然叛乱镇压后,奴隶们对他心生怨恨,族人更是不领情。

面对这种情况,狄霄冷笑一声,直接砍了叫嚣声音最大的那几个。

在这之后,他只好将奴隶和普通族人区分开,奴隶一律赶出族地,等之后返回南部草原时,一同带回去,而其余族人族地不变,只换了个可汗,换了个部族。

还有一些部族是自愿效忠的,这些部族的管理就简单了许多,狄霄只用点几个信得过的人过去,只管稍作约束,其余族务还是由原来的人负责。

北部草原陷入战乱已有数年,虽有好功好利之徒,但更多只求安逸。

如今政权交接,虽也有流血事件,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讲,无论可汗是谁,他们的生活还是原来那样,也没什么变化。

最多是奴隶没有了,但家里统共那么点活儿,自己都能摸索着做完,有两三奴隶在家,稍微有点良心的,不仅不觉得方便,反而满是不自在。

从战争结束到收服整个北部草原,八万大军在草原游荡一年之久。

狄霄恩威并施,及时宣布效忠者一律给予优待,而宁死不从者,或从此离开草原,或随旧主亡去。

直到大雪降临,纷纷扬扬的雪花落在人身上。

狄霄已经很久没有经历过这样大的雪了,雪花中夹杂着冰碴,砸在脸上让人觉得生疼。

众人恍惚惊觉,原来他们远征已经一年有余。

至此,草原虽仍分南北中三部分,但只要是草原上的部族,全插上了拔都儿部的图腾,族内再无可汗首领,只有暂管族务的长老。

长老大部分都是原来部族中的,但为了防止他们起异心,狄霄又在每处留下十几族兵,这些族兵于拳脚上都是佼佼者,寸步不离地跟在长老身边,既是保护,也是监视。

八大部族分出的奴隶共有十四万人,这十四万人会一直向南,至于是不是要到了拔都儿部才落脚,倒非必要。

草原统一后,狄霄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所有草原骑兵约束在草原之内。

汗王有令,数十年内,草原诸族,不得再主兵戈。

若有强敌来犯,他们自可以穿兵带甲,奋力抗敌,但若说主动发起战争,想做什么侵并他人疆土的事,至少狄霄在位时,那是绝不允许的。

因草原多部统一,一族可汗也成了整个草原的汗王。

按照大多数人的意见,汗王登基,是要举办隆重仪式,再告知天下的。

但狄霄急于回族,再三商议后决定,将登基仪式定在明年九月。

届时北部草原及中部草原可派人前往王城,也就是如今的拔都儿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