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52(2 / 2)

加入书签

两方仿佛商量好一般,同时对大越发难,又同时撤出。

这般反常行径,叫望京城里的一众朝臣,挠破脑袋也想不明白。

可他们也不敢退,也不敢反攻,就这么被夹在中间,一日日耗着,无端浪费着粮草。

不知谁提了一句:“不然,我们先想法子和草原谈和吧?”

只见皇位上臃肿的中年男人眼睛一亮,那双满是混沌的眸子里多了几分神采:“对!先跟草原谈和,给他们送钱,给他们送粮草,还有公主,朕还有公主能送!”

“都是明窈那个小贱蹄子,不想着为我大瑜黎民百姓着想,明明已嫁为人妇,还敢私自逃跑,害得草原对我们大动兵戈。”

说起这个早被他牺牲掉的女儿,皇上嘴里全是一些肮脏字眼。

偏偏底下朝臣也附和起来,当初有多感谢小公主献身和亲,现在就多怪她没有安抚好草原蛮夷。

国家无能,便只能将所有过错推到一个女人身上。

说着说着,众人谈论起合适的和亲人选。

老皇帝这几年并无子嗣新出,上头的女儿连最小的都嫁了人,皇室女已无人选。

老皇帝忽然想到:“朕记得和亲王家有个郡主?一直没听说郡主和哪家儿郎成亲,现在是不是还待字闺中啊?”

和亲王笑得一派温和:“皇上莫不是忘了,小女早八|九年前就失踪了。”

“啊?哦哦是了……失踪了啊,那其他人家里呢,还有没有年纪适合的……”

一时间,朝上争论声又起。

无人注意处,和亲王垂下双眸,掩住其间的一抹痛恨,而他那藏于宽大朝服下的双手,早被掐进肉里的指甲弄得满是血污。

……

九十月可是丰收的大好时节,拔都儿部最近两年又是收纳新族人、又是扩建族地的,虽也很有成就感,但这些都比不过粮食带来的充实。

远远望去,只见田垄间一片金黄,麦穗沉甸甸地坠在枝头,抢着冒头的几粒麦粒个个饱满圆润,圆滚滚的一大颗,入口全是青涩的麦香。

有了第一家割麦打麦的之后,其余人家也相继忙起来。

田垄间的麦穗被割下,只剩一条条秸秆伫立着,这些秸秆也是好东西,等秋后一把火烧了,和粪水混合在一起,又是肥田的好材料。

当初人们对肥田法多有不信任,现如今,看着田间一望无际的金黄,他们甚至用不著称量,就能估摸出今年的收成有多好。

南部草原实在是个好地方。

这里雨水丰沛,无灾无旱,土地更是肥沃,住了这么多年,鲜少遇上天灾时。

人们一边收割庄稼,一边感念草原之神庇佑,闲话之余,还要谢可汗可敦的英明。

九月十月两个月间,族人多是在收整粮食,谁家要是收拾好了,再用碗装上一大碗,送去仓房登记,这边是今年的田税和粮税了。

一家一碗粮,听起来不算多,可架不住族里的人家多。

等到最后,明窈一合计,仅今年收回的粮食,就能把原本盛粮食的仓房占满一半,来年再收粮,恐怕就要扩建仓房了。

秋收结束后,一些族人想赶着秋末的尾巴,去族外看看还有没有猎物可捉。

狄霄并不愿多生事端,思来想去,还是没有放人。

只是外城的城墙还没有建好,有人偏要出去的话,他也是防不住的。

好在可汗的话,在大多数人眼中还是不能违抗的,偶有几个逃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