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92(1 / 2)

加入书签

可笑之极,却也实属他能做出之事。”

“只我不知,时至今日,竟有无数贵女遭害……只不知这是明宗命令,又或手下人私下行事,可怜我大越皇朝,到底要败在他手上。”

但不管被拐卖的这些贵女和大越皇帝有没有关系,是他开了这个头,也是他叫无数后妃贵女受尽折辱。

也对,能肆意挑起边关争端,又能送和亲公主求和的人,怎么也不该是一个英明之主能做出的事,只大越皇帝之荒唐,实在超出人伦。

手记的最后一页,莫拉阿嬷收起满腔怨怼。

“公主乃大福之人,愿公主同首领琴瑟和鸣,愿我拔都儿部长盛无衰。”

大长公主,那是存于史书中的人物,她离开得太早,四五十年后,大越民间早没了她的传说,皇宫里大长公主更是禁忌,以至明窈从来不知这个人物的存在。

出于皇家,又毁于皇家,大半生生活在草原。

所以莫拉阿嬷既会草原话,又懂得大越话。

狄霄轻声说:“我的大越话,以及族里许多人的大越话,都是莫拉阿嬷教的。”

不仅教导族人大越话,莫拉阿嬷还给狄霄讲过兵法,也是因这,他才能在战场上一往无前。

“阿嬷还说,能教我们写诗作画,可大家更爱弓马,没人肯安静坐下,只得作罢。”

是拔都儿部的行商救了她,而拔都儿部更是她第二个家,莫拉阿嬷对拔都儿部的感情甚至远超大越,她也竭尽所学,想帮帮这个草原上的小部族。

一整册手记看完,明窈心中起伏不定。

她很难想像,这位始终和蔼的老人,年轻时会是何等意气。

莫拉阿嬷出身大越,对同样境地不佳的明窈心存怜悯,这才多次帮她。

而莫拉阿嬷是有大智慧之人,若她掌了大越皇权,现在还有没有草原游牧族,或许还是未知数,只可惜大越命数不济,遇了那么个皇帝。

毡门开合,念桃回来了。

她也换了一身宫装,是来和青杏接班的。

“你们早就知道莫拉阿嬷来历了吗?”明窈看着念桃和青杏身上的宫装,不得不猜测。

念桃摇摇头:“我们也是半个月前才知道的,那时您已不在族中,而更换宫装,也是大长公主的意思,大长公主说,她愿将毕生献给草原,却辜负了先皇所托。”

“她心有大恨,虽有辜负,却无后悔。”

“大长公主唯一遗憾的,便是没能手刃敌人,叫那狭隘小人享尽皇权,这点遗憾便算做对先皇的歉疚了,只愿九泉之下,先皇不再怪罪。”

此等大不敬直言,念桃虽是转述,却也说得战战兢兢。

她的心情是复杂的,她很小的时候就曾听过大长公主的故事,只是故事的末尾,是大长公主无端遇害,英年早逝。

今日才知,其后种种。

明窈的泪水簌簌而下,为莫拉阿嬷的离世感到哀伤,更为她的遭遇感到难过。

狄霄将她手里的手记接过,拍了拍她的背脊:“别叫阿嬷担心。”

拔都儿部族人去世,向来都是天葬。

明窈虽心有不忍,但也不得不遵从族里的习俗。

莫拉阿嬷的遗尸只在帐里停留了三日,第三日傍晚,就要送往草原。

整个拔都儿部,无一人知晓莫拉阿嬷的年纪和来历,饶是族中人数近万,论及德高望重,也无一人能比得过她。

明窈虽接下了主持祭典的重任,可论及福泽深厚,仍属莫拉阿嬷为首。

族里另有人在在毡布些写了经文,那是要盖在莫拉阿嬷身上的,听族人说,那是对逝者最后的祝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