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81(2 / 2)

加入书签

“不挡风,不避雨,不保暖。”狄霄一连数了许多缺点,最后提到,“之前在风锦关见到的马车就很好。”

“……噗嗤!”明窈再也忍不住,咯咯笑出声。

而跟她坐在一起的几人也掩面轻笑,挪逾的目光不停在两人身上略过。

狄霄并不觉得好笑,而是真正盘算起可能性,想了又想,他把阿玛尔喊来:“等到了风锦关,你去看看有没有做马车车篷的,给板车也装上一顶。”

他表情正经,阿玛尔更是应得爽朗利落。

坐在板车上的一群小娘子笑得更欢,连明窈都觉羞涩,抬手捂住了眼睛。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狄霄本想送他们到戈壁附近的,却被明窈拒绝了,明窈开玩笑道:“到了隔壁再走两日,岂不是就到风锦关了,首领索性跟我们一起了。”

“没关系的,也就一个月,我们很快就回来了,首领快回去吧。”

她表现地甚是大方,面上也无一点留恋之色,和她对比着,反而是狄霄有点拖沓了。

被再三劝说着,狄霄只得放弃送行的念头,但说什么也要目送商队离开。

五十几人的商队缓缓驶离,板车上的人也随之晃动起来。

车马前行的瞬间,明窈鼻翼一酸,还好及时按住了眼尾,才没叫泪水落下来。

等她控制住情绪,明窈忍不住回望,只见一个高大的身影伫立在原处,又一点点变细变小,直至彻底消失在无垠原野中。

随着时间推移,商队行进的速度也越来越快,终于在第六天时,顺利抵达风锦关。

作者有话说:

从今天起,就是明·商行老板·窈了

第75章

大瑜商队都是要在官府登记,拿有公文文书才可以以商队名义走商的。

明窈他们入城时虽没有受到过多刁难,但要是想在城里打出草原商行的名号,文书还是要趁早拿到。

好在官府对商队文书的颁发并不严苛,一般情况下只要交够银两,就能拿到前三年的通关官文,三年后凭借每年缴纳商税的凭证,再进行文书更新,每三年为一周期。

只是官府历来只处理大瑜百姓的商行登记,还是头一回遇上外族人。

做登记的胥吏拿不定主意,只得层层通报上去,一直问到主簿,这才把文书定下。

那主簿是将军府管家的一个远方亲戚,之前去给管家送礼时,碰巧见到明窈他们从将军府出来,而管家态度更是叫他慎重,这回遇上,索性卖个人情。

明窈深知官府办事的习惯,虽有主簿通融,但也没少了各方的打点,两天时间,仅是办下这张商行文书,就花掉了四五百两银子。

拿到文书那天,明窈虽然有点心疼,但也知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

主簿得了好处,主动交好:“不知你们可否需要铺面?我记得西大街正好有家酒楼关店,店面出售的牌子还没挂上去,你们要是有意,我倒能帮着截下。”

明窈心喜:“您说的是商街前头的那条西大街吗?”

“正是。”主簿微微颔首。

“您能告知一下具体位置吗?我们正想盘一家铺子下来,只不知那酒楼是否够大,您也知道,我们商行人不少,出门在外,住处也是一大问题。”

主簿沉吟片刻,说:“正好我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