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40(1 / 2)

加入书签

苏格勒想起:“我记着公主是不是还买了玉米种子什么的回来,土豆呢?”?S?

“土豆哪里用得到种子,把土豆切块,在水里泡些时日就能发芽了,到时再埋进土里,没多久就能自行生根。”

明窈把后面两人的饭菜递过去,一回头,却见阿玛尔瞪圆了眼睛,目不转睛地盯着碗里的土豆块看。

“……”明窈意识到什么,顿时哭笑不得,“熟土豆是不行的。”

“原来不行啊。”阿尔玛难掩语气中的失落。

明窈笑说:“生土豆还剩了许多,不妨碍种植的,大家尽管吃好喝好,实在不够了,再去风锦关采买就是。”

阿玛尔只好暂时歇了心思,让开前面的位置,好叫后来者领饭。

没过多久,宁湘也带人过来了,他们是直接用板车把整只锅都搬来的,谁吃完了菜,就用吃菜的碗盛粥。

有那不愿串味儿的,就去找水刷一刷。

吃过饭后,大家更是自觉,将自己用的碗筷冲洗干净,再整齐摆放到板车上,跟明窈打声招呼,撸起袖子,又元气满满地走进林子里。

很快,斧头劈砍柴木的声音再次响起。

结束送饭任务的人们则推着板车,回去休息一个时辰,又该准备晚膳了。

接连数日,拔都儿部都沉浸在伐木开地中。

今天中午谈及的土豆块发芽,倒是提醒道了明窈。

这天夜里等狄霄回来,明窈跟他提了一嘴:“王帐的位置确定下了吗?我能不能在旁边开一小块耕田呀,之前从风锦关带回来不少种子,我想先小面积地试种一下。”

“王帐旁边?”狄霄神色一顿。

明窈点头。

谁知狄霄忽然问:“你可还记得,当初在齐齐比齐看到的,他们的耕田并非聚在一起,而是围着毡帐开垦的,族人们一出家门,就能下地。”???

听他提起,明窈也记起来,她想了想,跑去她的箱匣里翻了半天,终于找出几张皱巴巴的纸,抚平一看,全是对齐齐比齐见闻的记载。

“城墙修筑,族内巡逻……这里,耕田分布!”明窈指着中间那排字,正想给狄霄看,忽然记起他不识大越文字,只好念给他。

但明窈觉得:“耕田和居住的地方混在一起确实方便,但我们耕种时要用到粪肥,春冬季节还好,等到了夏天,岂不是整个族里都是臭气?”

这样一想,莫说明窈,便是狄霄都绿了脸色:“我觉得耕田统一也挺好。”

明窈赞同的点点头,随后她又说:“不过我觉得在毡帐旁留一小块耕田挺好,万一我带回的这些种子能成活,以后大家在门口种些土豆蕃薯冬菜,也能自给自足了嘛。”

“还有耕田,拔都儿部的春耕秋种讲究统一行动,大家一起干活,收成一起分享,但那时人少,争端也少,也不用担心偏颇了谁。”

“如今□□千人,再这样做,是不是容易出问题?”

狄霄想了想,问:“公主有什么好建议吗?”

他已经习惯了集体劳作的生活习性,蓦然要做出大改变,倒叫他脑中一片空白,很难想出什么好主意。

明窈说:“首领可知,大瑜的耕田都是按人头分配的,比如一家五口人,男子每人两亩田,妇孺每人一亩,年逾五十不满十岁者每人半亩,耕田分得了,朝廷的任务也就结束了,之后无论粮种还是种植,皆由各家安排,而秋日粮食收成也归个人所有。“

“耕种所收归个人所有……那若是遇到天灾人祸,族里如何能接济?”狄霄提出关键问题。

这便涉及到更复杂的赋税问题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