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70(2 / 2)

加入书签

可这种团结在一起的情况,只在与大越开战时维持了几年,战争结束,草原联盟瞬间分崩离析。

明窈沉默良久,缓缓点了点头。

狄霄不再深谈,心头一动,抬手在她头上揉了两把:“好了,早些休息吧,明早喝鸡汤,等拔帐的时间定下,我们再说后事。”

“好。”明窈应道。

狄霄起身去洗漱,明窈却还坐在原处,她抬眸望着男人宽厚的肩背,不知怎的,忽然有些愤愤不平起来——

明明拔都儿部也有威武的勇士、勤劳的子民,也有勤勉仁爱的首领,凭什么,拔都儿部就不能在那些富庶的土地上。

……

转天,全族人聚集在围栏外的空地上。

对于迁徙一事,族人们早就习惯,春天一来,大部分人就做好心理准备了。

如今听狄霄提出也没发出什么异议,只交头接耳地说着有什么是要带走的,有什么是可以烧毁丢弃的。

只有那些新来的对此感到诧异,但因听到是为春耕,也没了争议。

春耕的重要性,随便一个人都清楚,既然这片草原不适合耕种,那便换一处,再久的奔波,也比不得一个大好收成重要。

狄霄又问了一遍,见不再有人说话,便说:“既然大家都没有异议,即刻起,开始收整行装,半月后,拔都儿部将迁往东南聚居处。”

说完,他从巨石上跳下,族人们也快速散开,嘴里聊着,脚步却比来时快了许多,抓紧时间回帐里收拾东西。

临行前,狄霄还准备去边城一趟。

一个冬天之后,族里的粮食消耗得也差不多了,虽有牛羊供着,但总不能只吃肉,粗面和其他菜蛋也要准备一些。

再说东南聚居地距离边城更远,这次采买后,如无意外,下次去边城就是求收之后了,中间小半年的时间,一应日用都要备全。?S?

只这回不用购入大量木炭了,就多了银两来买其他的。

出发前两天,狄霄叫明窈统计了族人所需,宣纸用了上百张,才将要购买的东西写完。

望着那半人高的纸张,饶是狄霄也沉默许久。

也就是裁缝铺的老板还欠着银子,不然狄霄还真不能保证,能有充足的银两将这些东西买全。

明窈也惊叹于这些清单,考虑到去往边城的人手有限,她又带着念桃青杏把清单做了下分类,粗略分成五部分,再分门别类地交给狄霄。

“如果实在不方便,倒可以在城里找人帮忙采买,给些铜板做报酬,肯定有人愿意做的,只是不能比较价格了,少不得多花些钱。”

但要是实在来不及,也只能这样做。

考虑到此行仓促,狄霄就没有捎带上明窈,倒是把狄宇带上了,当个识字的工具。

明窈留在族里清点人数和物资,因事务又多又杂,便是她和念桃青杏三人也忙不过来,只好去宁湘他们那,又找了十来人帮忙。

随着全族迁往新的聚居地,这里的所有东西都要带走,像那带不走的土窑要封上,没用的衣饰摆件一把火烧干净,省得留下太多痕迹,徒惹麻烦。

狄霄离开整十日,离开时只十几个人十几匹马,回来却带了整整三十多辆板车,十几辆装满,十几辆空着。

这些货物都没有卸下,就直接放在围栏外,日后再次上路。

明窈也在这期间清点好了各家要带的东西,按照大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