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4(1 / 2)

加入书签

不来。

直到傍晚,明窈才听青杏说,首领带着人去狩猎了,临走前还特意盯住,若有谁看见野鸭子,一定要捉回来。

野鸭子。

明窈心口微热,敛目不语。

狄霄外出狩猎,明窈就不好意思躲在毡帐里了。

时隔数日,她终于重见天光。

出门前,青杏为她梳妆打扮。

部族里的人为她送来了新衣,是最正统不过的草原女子装束,念在她是新妇,专门挑了鲜亮的颜色。

一件绣白纹短袄,外面衬着桃红马甲,下面则是一袭靛青色裤裙,早晚还能罩一件披肩。

虽然和明窈所习惯的装饰不同,但并不难看。

出门就见几个妇人凑在一起,席地而坐,每人手里都拿着骨针,用草梗搓成的细绳缝补毡布。

听见身后的动静,几人下意识地看过来,看清是明窈后,难得没有躲避,而是点点头,算做打招呼了。

没有多少尊敬和亲切,但好歹不似之前那般抵触。

明窈微微颔首以做回礼,她原本没想过去,可蓦然听到几个人在发愁——

“我家男人昨天还说,今冬恐比去年更冷,要多囤煤炭粮食,也不知还能不能剩下皮毛换棉花。”

“每年冬天都是劫难,一场大雪过去,还不知道要死多少牛羊,还有族里的老人们……”

“首领不是说了,没有子女赡养的老人都由他照顾,首领本事大着,要是谁家真有什么难处,找首领肯定能应急。”

部族里的安排,远不止明窈能插上话的。

她只是听到了棉花,若她记得不错,那些陪嫁的嫁妆里,就有二三十床新棉做的被褥。

把被子拆开,里面的棉花绝不是一个小数量,或许没办法给所有人做棉衣,但抵抗力低下的老人孩子,人手一件棉袄尚不成问题。

明窈踌躇片刻,犹豫着到底要不要主动提出帮助。

她想到大婚那天追着道喜的娃娃们,还有那些明明不甚情愿,但还是握着她手祈福的老人,到底还是走上前。

“请问——”她的草原话还不太熟练,说话前总要想一想,但许是因为她总是在模仿别人,吐字发音上跟土生土长的草原人没什么区别,“你们是需要棉花吗?”

冬日需要棉衣,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几个妇人并不觉的这有什么不能说的,很快点头。

明窈说:“我知道哪里有棉花,想问问需要多少。”

“咦?”她的话引来所有人注意,有人甚至停下手中针线,“你是说去大越换吗?”

“不是,是……我的嫁妆里有棉被。”

只是她也不知陪嫁的多少东西,棉被的数量也只知个大概,如今说出来,也只是让大家伙心里有个数。

谁知听了她的话,刚起了兴致的妇人们不约而同唏嘘一声,有个心直口快的更是说:“咱们部族便是再穷,也不会动新媳妇儿的嫁妆,公主有心了。”

明窈并没有因为她们的话改变主意,寒暄几句,暂时告别。???

随后,她去莫拉阿嬷那坐了一会儿,旁敲侧击地打听了两句,才知道每年冬天部落里都会死人,哪怕狄霄已经尽可能的狩猎,仍供不上棉花煤炭的开销。

莫拉阿嬷说:“公主莫怕,等开春就好了。”

明窈自小长在冠京,冠京多豪贵,走在街上,三五年都遇不上一个乞儿,她更是没有听说过,冬天还会死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