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1(1 / 2)

加入书签

声好,随及去问明窈:“公主是什么看法呢?”

明窈:“……”

别说她没有看法,就算有——

望着狄霄在夜色下晦暗不明的面孔,她吞了吞口水:“没有,都听首领的。”

两个当事人都同意,剩下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只好先把意见吞回肚子里。

而就这么片刻的迟疑,也让大婚一事再无转圜余地。

许多人并不晓得和亲公主的好与坏,虽然不愿首领与中原女人在一起,但狄霄做事,从来都不是他们可以置喙的。

狄霄年岁不大,自上任可汗可敦双双意外亡故后,他便担起全族的兴衰,当初谁也不相信一个十三四的少年能主事,然而这么多年下来了,提起拔都儿部,众人第一时间能想起的,绝对是这个比他们大多数人都小的首领。

只不知是不是因为前任可汗可敦过早亡故,给狄霄留下了阴影,一年年过去,他的性子越发寡独,话少人也冷清,每每打猎归来,能几天不说话。

也只有教训狄宇的时候,才能见他有几分情绪波动。

不管族人们如何作想,狄霄没有明确提出否认,大婚只能按部就班地准备着。

公主已被送至部族,婚事也少了不少流程。

在拔都儿部,婚礼前夜,新郎需至女方家中投宿娶亲,身着盛装,于女方毡帐前绕帐一周,敬献碰门羊及其他礼物,随后手风捧黄酒,敬拜长亲,晚宴摆设羊五叉,直至第二日清早,方可携新娘拜别,而这诸多种种,皆因公主长亲不再而省略。

操持婚礼的长辈们半天定不下一个明确章程,又不敢去问狄霄,只能去找莫拉阿嬷拿主意。

整个部落,莫拉阿嬷是年纪最大的老人了,没有人知道她多少岁,又是从哪里来。

部落里原本就有年长者赐福的说法,何况还有人说莫拉阿嬷乃天女,负草原之神的祝福而来。

知晓了大家的疑虑后,莫拉阿嬷果然给出了解决办法。

没有娶亲刁帽,那就直接办婚礼,将婚礼办得隆隆重重、高高兴兴的,若公主家乡有什么必不可少的礼数,也可以添上。

几人商议了四五天,将婚礼章程定下,随后去找明窈确认。

明窈尚没有说什么,那几个教引嬷嬷先百般不满:“什么叫只有婚礼,你们这是对公主的慢待知不知道!”

“而且凭什么要以你们的习俗迎娶,公主既是大越人,就该遵从大越的礼节,你们到底有没有把公主放在心上。”

还好,几个嬷嬷不会草原话,操持婚礼的几位也不懂大越语。

明窈面色没有丝毫改变,浅浅一笑:“几位嬷嬷对您的安排很满意,我也没其他要求。”

“我与首领的婚礼,还请您几位多多费心。”

两方皆有疑惑,不明白那么一大段话,翻译成草原话怎么就还剩下短短几句。

可明窈咬定没翻译错,嬷嬷们拿她也没办法。

操持婚事的几位阿姑本以为会遭诸多挑剔,谁成想公主这么好说话,难免多了几分善意。

“公主放心,我们肯定会尽心尽力的,公主若有什么要求,只需遣人告诉我们就好了。”

“婚礼那日赐福礼的人选还没定下,我们就先去忙了。”

将几位阿姑送走,明窈忽然变了脸。

一直以来,她在外人面前始终是和和气气的,见谁都是笑,就连几位嬷嬷在言语上轻慢了她,也不见她恼火。

念桃之前还抱怨:“公主脾气也太好了点。”

“公主说清了吗?婚礼就要按大越的风俗来办,他们这些蛮人能有什么礼俗……”李嬷嬷仍在喋喋不休,言语间全是对拔都儿部的不屑和厌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