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76 章(1 / 2)

加入书签

陈市长看完报纸之后,很沉默。

他让秘书去打听了塑料厂的销售问题。得到的结果是,塑料厂如今正在加班加点的赶工。因为生产力不够,甚至还找到了平安镇的塑料厂代工。

现在整个东州市,只怕就这个塑料厂最热闹了。

再看看报纸,陈市长不得不佩服,做生意的事情还是要商人来做。

这奇奇怪怪的点子就是多。

以前的工厂,就是按照指标生产产品。现在也一样,没有人去想过怎么把产品卖出去。产品卖的还不好,全靠拼质量和政府的扶持。

看到苏浔这些套路,陈市长就想到了以后的市场变化,以后国营厂某些人不改变,更难生存下去了。

外来企业必定要对本土企业进行冲击。幸好东州之前是没塑料厂的,否则这会儿只怕也坐立不安了。

随着苏浔这一组营销连环套路施展,本应该慢慢熬出头的塑料厂,愣是一炮而红。在东州销量都开始有些供不应求了。

大有一种厂里刚开工,就感觉规模不够的感觉。

苏浔自然不能让厂里自乱阵脚,特意给销售部门开了个会。

“东州市不管货够不够,卖得是否火爆,都要限量。我们现在要的不单单是卖货量,还要趁着东风赶紧将影响范围扩大。如果将货物只供应给东州市,大家都买够了,再对外扩张就来不及了。”

“这种生活用品,东州市消费者买足之后短期内也不会再买,不要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要把更多的产品用来铺向全省,临近省,乃至全国。”

“李玉立,拿钱去附近的省城砸给报社,将在东州的过程再走一次。”

李玉立赶紧应了。

苏浔又让她去首都或者海城砸钱。反正先上报纸再说。然后回来之后,继续循环宣传,把塑料厂上了首都和海城报纸的事情宣传一遍。

这样不就成了全国知名品牌吗?

苏浔还准备有钱了,后期去国外砸钱,让报社搞个什么塑料评选文章,什么全球十大塑料制品,排名不分先后,但是必须把她这厂排在第一行第一列的位置。

不过不着急,这是后期的事儿了。现在没这个钱,现在厂里规模也用不着这个招数。

被苏浔指点之后,本来已经有些头脑发热的销售部成员,都清醒了。

以前他们确实没想过以后怎么样,只想过今年的指标完成多少了。至于明年……明年还远着呢。

如今听了苏浔一席话,才知道,什么叫做长远计划,长远眼光。

要是他们早点有这个销售意识,何必每年担心什么指标问题呢?

开完会,销售部的人就迅速的安排出差了。

苏浔刚走出会议室,在门外的唐苗就道,“苏总,刚刚家里阿姨来电话,说是海城陈女士打电话过来了,她们准备上飞机,下午到。”

可算是来了。

苏浔和小朱道,“

小朱,你去安排车接人,还是上次大巴车吧。去找你堂哥朱总安排。”

……

下午,苏浔就去机场接陈安莉她们了。

过了个年,一个一个都有点儿圆润了。

看来这过年期间没少吃喝玩乐啊。

看到苏浔,除了陈安莉,另外几人都有些不好意思。这次这么晚过来,主要是大家耽误了时间。

过年期间确实宴会多,因此没怎么想着生意的事情。后来苏浔通知她们厂里开工了。让大家赶紧把正式采购合同拿了。

本以为是个很简单的事儿,不就是签个字就成吗?

结果真的弄起来可真是没那么容易,又要谈价钱,又要谈交货日期。

要不停的和销售部门打电话联络,一直到销售部门觉得对方出的价钱是可以有得赚了,才能正式签约。

对于没怎么参与家里生意的年轻人来说,这事儿挺麻烦的。于是就耽误了时间。

苏浔笑着道,“欢迎来到东州。正好你们过来了,先去看看你们的事业吧。”

一提到事业,顿时大家又来自信了。虽然耽误了日子,可好歹这订单是有了。

自己可也是为这厂出过力,做出成绩的。

孙晓光道,“正好,我带了销售合同过来的。寻浔姐,我这些单子可要加急啊。”

“我也是,我这可都要得很着急。”李洋道。

徐萌道,“难道就你们着急?谁不着急?”

接着一个个也不让,都吵起来了。

陈安莉看着苏浔冷脸,赶紧让大家不要吵。

大家这才安静下来。只是互相还有些不服气。

苏浔这才笑了,“看来你们都收获颇丰啊,很好。有你们这样进取精神,我们厂未来必定有广阔的发展。现在都上车吧。”

几人这才上了车,然后直奔厂区。

一路上,苏浔并没有问大家订单的事儿,倒是有人沉不住气问了厂里的情况。问生产线开工了吗,生产了多少啊?在东州市好卖吗?

苏浔道,“还不错。”

等下了车,到了厂区,苏浔让这些人戴上了口罩,这才往厂里去。

只见厂房里面,人来人往。不停的有人将货物搬运到仓库。

各种货物堆积如山。

有人问道,“这……卖不出去的?”

苏浔道,“这是这两天赶出来的货,今天就要运走的。否则我们仓库都要堆不下了。”

“都卖出去了?”陈安莉惊讶道。

苏浔道,“当然了。而且还不够。”

她又带几人进厂房里面参观。因为是塑料制品,自然有些味道。这些二代们都有点儿不能吃苦。

但是进了里面,看到工人们热火朝天的样子,都有点儿不敢相信。

“现在我们厂实行三班倒,都还有点忙不过来。所以我在平安镇的那个小厂也在帮着代工。哪怕这样,也有很多货要排在后面了

。所以你们的订单就算着急,也要等。()”

“……㈩[()]㈩『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几人都沉默了。有些不敢相信。华国的市场真的这么火爆吗?原来寻浔姐当初说华国市场广大,潜力大,这还说保守了。这简直就是个聚宝盆啊。

塑料制品厂的产品才开工就能卖这么好?

大家纷纷想到了自家在华国开厂,是不是也能卖这么火爆?

李洋道,“我要是和我爸说了,没准他会给钱我做生意。”他是家里独子,他爸一直不信他的能力。但是如果他办厂这么火爆,那肯定就不一样了。

其他人也纷纷有想法。心中暗搓搓的觉得自己发现了宝藏。一定不要偷偷告诉别人,只他们知道,然后偷偷的做生意。这样就能惊艳世人。

苏浔看他们飘了,就笑了。

“走吧,你们难得来一次,我也为你们谈谈这次为了销售额,花费的一些资金。”

心里藏着发财梦,这些二代们压根就对这个花销没啥兴趣。但好歹是给寻浔姐面子,过去听一听。

于是会议室里面,苏浔为这些年轻人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直说得这些人目瞪口呆,继而面红耳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