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69 章(1 / 2)

加入书签

年二十早上,苏浔就出发了。因为要带着两个保镖,加上苏向南,一辆车不够坐。所以另外一辆新车也跟着一起回乡了。

苏浔给年三十加班的这位新司机发了个一百元红包,这司机喜得嘴都合不上了。然后听司机老魏说年底拿了四百红包,顿时酸得不得了。表示自己明年也要好好为苏老板开车,年底拿奖金。一下子拿几百回去,家里亲朋好友该多羡慕。

光是年底奖金,就和普通工人一年赚的差不多了。更别提平日里拿优渥的工资了。

新司机只庆幸自己开车技术好,这么多年都稳稳当当的,被李特助给挑中了。专程安排给苏总开车。

车子出了市区很快上了大道,因为年二十,所以路上车子少。这会儿还没有返乡潮,也没有那么多的小汽车来堵着路,所以苏浔这车一路顺畅。

赶着回家过年这种经历对于苏浔来说,倒是挺稀奇的,以前什么春运啊,返乡潮啊,那都和她没关系。高速堵车对于她来说更是看个热闹。

因为她在哪里,家就在哪里。过年对于苏浔来说就是赚钱的日子,别人过年休假,就是她发挥作用的时候。实习后,更是成了她赚二倍加班工资的好日子。

至于年夜饭,不就是煮一杯泡面,多加两根火腿肠的事儿吗?

旁边苏向南还在叭叭叭的和她说着今年家里可能会准备的菜。猪肉肯定能管饱。因为他爸说今年要买个大元宝。

苏浔问,“大元宝?”

苏向南激动道,“就是猪头啊,咱们讲究吉利,喊大元宝。我和你说,元宝肉可香了!我长这么大就吃过一次,还是那年生产队猪养得好,咱家分到了一点。我妈就去山里找了花椒八角回来炖。听我爸说以前霍地主家就这么吃的。”

苏浔:……

“鱼肯定也是不缺的,有村子的池塘里养了鱼,过年正是来镇上卖的时候。往年我就看着,想着该多香啊。可买不起,一条鱼老大了,买下来要好几块钱。”

苏向南回忆过去,就和做梦一样的。那个对着卖鱼摊流口水的,竟然是自己?

“大妹,你们以前在国外过年吃啥啊?”自从知道苏浔有多好,苏向南和她说话也亲近起来,没有以前那种隔着一层的感觉。

苏浔闻言,脑子里迅速想着以前在酒店看人家吃年夜饭的菜,顺口溜似的报了一大堆。其实基本也没吃过。

苏向南一个都没听懂,但是觉得肯定挺好吃的。“大妹,你真幸福啊。”

苏浔问道,“吃好吃的就幸福了?”

“那当然幸福啊,吃喝不愁最幸福了。不过我们家也不差,每年我妈和大嫂就想着法子多炒几个新菜,比平时吃得好。一家人团团圆圆的,可舒坦了。以前我和大哥在农场的时候,一到过年就惦记着回家吃年饭。然后到了夜里,我爸妈和大嫂真的给咱送饭来了。那时候可冷了,大老远的也不知道咋过来的,鞋子都湿透了。就为了给咱送一顿饭。”

说着抽泣起来了。

苏浔听着也沉默了。这就是有血缘关系的亲情吗?所以不管再不好(),也不会被抛弃。可和她有血缘关系的父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不也一样抛弃她了嘛?也许她天生就亲缘淡薄。所以不管亲生还是非亲生的,都不喜欢她。

苏浔不想和苏向南说话了,闭目养神。

见苏浔闭眼睛了,苏向南也不说话了,擦了擦眼睛。他心里想着,大妹这个人还是不爱说话的性子。肯定是因为在国外见到的都是外国人,所以没啥人说话。肯定很孤独。

虽然路难走,但是出发早,好歹是上午就到了平安镇。

两辆气派的小汽车到了镇上,也成了这镇上亮眼的风景。好些孩子蹲在门口看热闹,家里的大人们听着声音,也出来看一眼,知道是苏老板回来了。镇上在厂里上班的人多,早就听领导们说今年大老板要回平安镇祭祖的。

以前觉得苏浔是个陌生人,如今给苏老板打工,再看苏浔,就觉得亲切许多。

“又买车了,咱这老板可真有钱啊。”有镇上住着的工人在感慨着。

“苏老板有钱,咱这工作才长久,没听苏厂长说嘛?厂里没钱就开不下去,大家都干不成了。”

这么一听,顿时心里不酸了。咱老板很有实力,等于咱们有实力。心里还有点儿骄傲起来了。

苏家人也听到动静出来了,看到苏浔这更加气派的模样,个个与有荣焉。全都往前面去迎接。这可是咱苏家的亲人,恩人。可要给出排面来。

因为小朱不在,所以给苏浔开车门的就变成了周牧。

年二十这天气还不错,竟然出了太阳,也没那么冷了。所以苏浔穿着一件蓝色大衣。脖子上发光的大珍珠项链。从里面出来,还是那么光彩照人。让人看着就知道她与众不同。

后面高猛已经下车,麻溜的从车里搬运年货出来。苏向南也过去帮着搬东西。

葛红花拍了一下傻愣着的苏向东,让儿子赶紧去帮忙。

自己则和老伴儿过来和苏浔说话。她关心的看着苏浔,“大侄女啊,这一路上冷吧。”

苏浔道,“坐在车里还好点儿,就是路不好走。以后还是要修路啊。”以后要是真的拉人来东州发展,这还真说不准。修条便宜的路凑合着用。等以后国家富裕了,国家就会修好路。

苏进山和葛红花:……

大侄女嘴里,这说修路就和说去要去菜园子里摘点葱一样的感觉。

苏宝玲笑着道,“姐,进屋里坐吧。”

苏浔点点头,又和苏进山说,招待一下陪她回来过年的保镖和司机。

“行,我让向南把他们带屋里休息去。家里现在宽敞。”苏进山赶紧道。

葛红花好奇,“大侄女,你又多了一个保镖?”

苏浔道,“还有两位呢,回家过年了。”

“……”一时老苏家的人都有点儿沉默。苏总这是在外有多大的危险啊,竟然准备了这么多的保镖。

再看看

() 大侄女那一身(),确实该请个保镖。毕竟都不便宜呢。

苏浔进屋里看了看苏家这房子。里面宽敞明亮?[()]?『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收拾得也很整洁。好些旧家具。不过吃饭的大桌子和四条长凳子倒是新做的。和之前那土房子比起来,可真是生活水平提升许多。也许是因为之前听到苏向南说得太凄凄惨惨的,这会儿苏浔看到他们这生活环境,心中还有了点儿诡异的欣慰感。

苏进山又笑着和她说起了工厂里的事儿。“年前这几天我们上了一批货试着卖。效果可真好,一下子就卖光了。好些人家里一下子买好几个面盆回去。不过是主要咱们这一批的产品不要工业票。要是以后要票,就买不了这么多了。”

苏浔道,“这个不担心,有票的人也多。不愁卖。卖不出去就走出口的路子。”

苏进山惊讶,“啊,咱这还走出口路子啊。”

苏浔笑道,“迟早的事情,我在东州市区办的厂就已经有了出口的路子了。如果那边的产量跟不上,还要找这边代为生产的。”

听到这安排,苏进山心情极好。他总担心货卖不出去。或者说卖得不够好。厂里效益不好,他这个厂长压力就很大了。

苏浔下意识的又叮嘱道,“所以在质量上一定要把关好。对工人一定要严格要求。不要怕工人抱怨,没什么,走一个,咱们再招一个。招到合适的为止。”

苏进山道,“大侄女你放心,咱保准把工人管好,还让他们心里没怨言。咱现在已经商量出一套话来了。谁要是做不好,咱就让他成为厂里公敌。”

苏浔:……

葛红花也道,“大侄女你就放心吧,咱每天都在开会商量咋样管好这个厂子。你放心,保准不会出事的。”

苏浔礼貌微笑,算了,她也早就知道苏家人靠不住了。反正她已经完成一半的任务了,也不着急了。

上午一家人坐了一会儿,家里人就开始准备年饭了。苏浔问了才知道,这边祭祖是在下午。

一家子人顿时忙活起来了。又要收拾家里原本的饭菜,又要收拾苏浔带来的一些肉。

看着他们里里外外的忙活,苏浔反而有点儿不习惯了。总觉得这场景太陌生了。甚至有了一种想法,过年有这么重要吗?忙来忙去就为了一顿饭。

她正皱眉头呢,就看到扒拉着门框偷偷看她的小脑袋。

苏浔招手让她过来。

苏盼盼连忙跑过来了。她的眼睛像李春兰,圆溜溜的特别灵光。“姑。”

苏浔看到这个原文中先是变傻,又淹死的小姑娘,难得心软二分,“怎么在那里看我啊?”

“想和你道谢,但是又有点不好意思。”苏盼盼道。大姑太漂亮了,就和仙女一样的。

苏浔问道,“谢啥啊?”

苏盼盼揉揉自己的羊角辫,腼腆道,“谢你给咱们家翻案了,我不知道啥意思,但是家里人都很高兴。我爸都在我妈怀里哭了,哭得特别大声。”

苏浔:……

苏浔给她掏出十

() 块钱,让她买糖吃去。要不然担心她会被苏向东揍。

等苏盼盼拿着钱跑了,她才忍不住笑了。

中午一家人吃了一顿团圆饭,果然有猪头肉。大料炖得特别香的。另外还有一整条鱼。又有苏浔带回来的牛羊肉,还有苏家自己准备的鸡鸭。这饭菜简直太丰盛了。

苏家弄了两桌,苏向东兄弟去招待司机和保镖,苏浔则和苏进山他们坐一桌吃饭。

吃饭前,苏进山还去点了鞭炮,噼里啪啦的特别响亮,热闹。

看着苏家全家人乐呵呵的围着桌子的样子,苏浔心说,这是把一整年的快乐都积攒在这一刻了嘛?

团圆饭,这么好吃?

……

下午,吃撑的一家人就收拾了东西,然后去苏家村祭祖。因为人多,所以车都要开回去。

一行二辆车,走到哪里都是吸引人的风景。还没进村,就被人发现了。

很快许多小霍村的人就知道苏家人回来祭祖了。而且苏家那个厉害的亲戚也回来了。

如果说以前大家还敢议论一下苏家,说一点风凉话,现在是一句也不敢说了。甚至看热闹也只敢偷偷的看。

没办法,这苏家的这个有钱亲戚太厉害了。但凡和苏家有仇的,差不多都被她送进局子了。

马跛子家几个男人、刘二根父子、霍朝阳、邱知青、齐知青,差不多都没落下了。

这么对比下来,这是不让他们去招工,似乎已经算是格外的优待了。

心里也满足起来,没有之前那么恨老苏家了。毕竟恨也没用,如果一不小心干傻事儿,被送进去咋办?

以前大伙儿觉得坐牢和自己很遥远,所以觉得苏家两个儿子去劳改是一件很稀奇的事儿。津津乐道。

现在苏浔用实力告诉他们,不是啥稀奇事儿,所以要注意点,不要当法盲,不要犯法。

苏浔没咋在意小霍村的人如何反应,毕竟这个村子的嫌弃值已经被她褥得差不多了。没啥利用价值了。不值得关注。但是老苏家的人倒是有点儿在意,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就算不了解这句话,但是心中的想法也是差不多的。

今天苏家人同样也是光鲜亮丽。走路带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