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48 章(1 / 2)

加入书签

二代考察团成员,还是第一次正式参观工厂。而且还是作为未来的投资商来参观,这感觉十分特别。

特别是这些厂领导们亲自带着他们在工厂四处参观,介绍他们的优势。

让这些人体验了一把父辈体验过的感觉。

感觉被人当正经人看待了,而不是只会吃喝玩乐的孩子。

要知道,这其中大部分人就是上大学,也是混过来的。大学管理严格,所以没几个名校毕业的,犄角旮旯的大学里面混了个毕业证而已。

这也是他们被人瞧不上的原因之一。

现在被人当做正儿八经的老板,这滋味……有点美妙。

好在几人都有自知之明,对投资的事情一知半解,并不能当家做主,因此不管这些国营厂厂长如何打探他们的投资意图,这些多人都没开口。

“还需要和苏总商量。”

这是苏浔要求的,如今既然要搞事业了,大家称呼上面对外就要正式起来。

什么浔浔姐这类称呼,就私下里喊一喊,对外,要喊她苏总。

他们油盐不进,也让这些国营厂领导很无奈。

原本还说从这些人身上弄点儿什么资源呢。

比如上次苏总说的出口资源?

结果这些人嘴里只认苏总。

苏总老神在在,更不会胡乱答应什么。参观完之后,就带着考察团离开。

第一天结束之后,苏浔就让大家总结今天参观的成果。

让他们没有心思想别的事儿。

因为之前做出了承诺,这会儿虽然有点儿累了,但是也不可能喊出来。只能硬着头皮写。

苏浔道,“你们都提一提,今天考察的收获有什么?”

陈安莉这个头号粉丝立马先举手,“他们的机器设备很旧了,今天那个服装厂,缝纫机都好老的款式了,我爸厂里的缝纫机比这个好很多。”

苏浔点头,“那你从这点,得到什么结论吗?”

陈安莉抿着嘴想了想,“如果我建一家服装厂,我肯定比他们生产快,更有优势。”

苏浔笑道,“安莉很不错,这么快就找到了商机。”

其他人一看,这么简单?顿时纷纷举手。

苏浔又看向其他举手的人,“干脆按照位置,一个个发言吧。”

然后沿着位置,大家纷纷发言。

有人说这里的工人工资很低,在这里建厂可以节省很多成本。

有人说这里工厂效益大概不好了,否则厂房不会那么破。应该寻找他们效益不好的原因,避开这种风险。

“……”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基本上每个人的发言,都得到了苏浔的认可,这让他们有了极大的参与感。原来做生意这么简单啊,考察市场也很简单。只要把眼睛里看到的东西,分析清楚,就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这让“创业游戏”变得更加有趣起来了

大家兴致勃勃,开始对明天的考察期待起来了,把今天的辛苦劳累也忘掉了。

苏浔严肃的点头,认可了他们的观点。并对他们做出了安排,“今天我只是为你们领路,明天你们自己去,我会让李特助给你们带路。你们要学会自立自强。不过有一点要记住,不要率先露出自己的底牌。所以明天任何人问你们问题,都闭紧嘴。”

几人认真的点头。嗯嗯。

苏浔松了口气,总算是把这个包袱甩掉了。因为今天一天,她也有点儿累。

这大冷天的,带一群孩子逛工厂,实在没有必要。而且她对这些年轻人过于热络了,也会让大家对自己这个团队大姐产生可以不用太尊敬的想法。

这可不行。

一个团队里的领头羊必须要有足够的威信。

晚上苏浔准备休息,就接到了刘副市长的电话。

刘副市长这会儿是真的有点着急了。

因为今天省外事局的给他们联络了,打听这批人的情况。刘副市长自然只能说实话了,因此也惹来了外事局这边的重视。希望由省外事局来接待这批人。理由是人这么多,怕东州市没有足够的工作经验,兜不住。

刘副市长道,“我知道苏总不想被人打扰,但是如今省里开口了,我这边也为难啊。”

苏浔道,“可他们只是我的朋友,过来这边看我而已,并不是商务活动。我们是可以拒绝被他们招待的吧。”

她暂时可不想和省城领导联系。

因为这不是真的考察团,这只是二代考察团。二代们这点儿零花钱,省城看不上的。

省级单位的投资,绝对不是区区几十万美金能被重视的。

苏浔觉得这会儿和省级单位接触,达不到她想要的效果。

省城也不可能给什么太大的利益。

比起东州市来,省级单位接触外商的机会就大多了。人家会有比较的。不值钱的,想得到什么好待遇,那不可能的。不止得不到待遇,还会让人在印象中觉得她这外商就这么一个档次。

刘副市长听到苏浔这么说,心里暗自喜悦。这样一来,省外事局就不能和他们抢人了。

东州市作为省会城市,省政府也坐落在这里。所以东州市的领导其实压力挺大的。

这就和自己坐在领导前面办公一样的,做什么,都有领导盯着。

这次外商考察团的到来一样,才一点动静,就惊动了省里了。打电话过来打听了,并且要直接接手。上级单位要接管工作,难道下级单位还能拒绝吗?

好在苏总这人坚定啊。

刘副市长对苏浔印象更好了。

这苏总脾气虽然有点大,但是有时候脾气大,也有脾气大的好处。有主见啊。

刘副市长道,“苏总当然是自由的,这方面自然可以拒绝。既然苏总这么说,我就替你回绝他们了?”

苏浔道,“那就多谢刘市长了。”

刘副

市长笑着道,“应该的应该的,如果有什么需求,可以随时和东州市说。”

……

一早,省委组织部的许部长坐着自己的专车上班。边上班,边看着外面的街景。虽然已经冬天了,但是街上还挺热闹。

他心情正好,就看到自己的秘书齐磊正在和一个衣衫破旧的人说话。

那人似乎很激动,拉着齐磊的手不放,甚至还一度要做出下跪的姿态来。幸好齐磊把人拦住了。没在省政府门口做出这种让人诟病的行为。

似乎是听到车的声音了,那人回头看了眼,赶紧跑了。只留下齐磊一脸担忧。

许部长没有下车,直接进了大院里面。

等回到办公室的时候,齐磊已经先他一步到了办公室,正在给他泡茶。

他皱着眉头问,“小齐啊,刚刚大门口的人是谁啊?”

许部长就怕有人找齐磊办事,坏了他的名声。

齐磊一脸为难。他长相温和,显得老实可靠的样子。这也是让许部长看中的地方,当初选他当秘书,也有一部分的原因。要不然一个没啥工作经验的人,就被选成他的秘书,那也是不可能的。就算是大学生,那也是先要历练几年的。

“有什么话就说。”许部长不高兴道。

齐磊这才道,“刚才那人是我曾经下乡的地方的老乡,不知道从哪个知青的嘴里知道了我在这里工作,就来找我。”

“找你帮忙做事?”许部长不高兴道。

齐磊道,“求我帮他——告状。”

告状这两字就很刺激人了。

许部长道,“有什么事情,还需要往省里来告状。小齐啊,你可不能犯错。下面的事情,让下面自己解决。”

齐磊道,“我听了一点,听说涉及到了市级干部了。这事情谁也没办法。”

一听涉及到市级干部了,许部长这才当回事了,“到底是个什么事情?”

齐磊道,“听说是我们老家有个外商去投资了,东州上下十分看重,要人给人,要政策给政策。”

许部长点头,“虽然我不管这个,但是这也是正常的。如今不是要发展吗?就要争取赚外汇,争取技术。”

“可是听说,那外商也没投资多少,却把下面闹了个天翻地覆。惹得民怨沸腾。”

“怎么个民怨沸腾?人家外商好好的,闹什么?”许部长有些不信。这些外商一般很少接触其他老百姓,都是和上面领导接触的。

齐磊就把外商家亲戚在当地如何作威作福得罪人,惹得当地人不愿意接触的事儿说了一通。

又说外商回来之后,大概是听了亲戚的什么话。就对家乡人心存怨恨。于是提出在当地建厂。

家乡领导自然很重视,因此十分配合。这位外商就提出了一堆很不合理的要求。

凡是得罪过她家亲戚的人,都不让招工。这就惹得人心惶惶。

有老乡不服气去闹事。这外商就闹着不投资。让下面其他村之

间互相攻讦,怨恨。失去往日的团结气氛。

等人闹完之后,她又投资,又提出许多问题起来。明眼人看起来,这就不像是在招工,而是在为难人。是在报复家乡人。而当地干部为了政绩,一味纵容。

“如今我下乡的那个平安镇因为这个事情,四处闹哄哄的。刚刚来找我的那个老乡心中惧怕。他也曾得罪过外商家亲戚,担心日后被报复。这才求到我面前来的。”

许部长听到这些话,脸色十分凝重。

特别是听到为了这个投资的事儿,不止村干部去坐牢了,连镇长都直接换了一位,就觉得这事儿闹腾可真大。

而且最后投资下来,厂规模也不大。外商也只拿了技术和设备过来,其他都是当地政府出。

这明显不是真心想要投资。只是为了耍人而已。

实在可恨!之前省里也遇到过这样的人,耍得领导班子跑前跑后,最后一走了之。

“领导,您放心,我已经劝那老乡不要闹事。这件事情我肯定不会插手的。总不能破坏下面的稳定。”

许部长摆手,“去核实一下这些事情的经过,是否和你这老乡说的一样。真要是如此,那我可要和省里其他领导反馈了。总不能为了一个外商,就不管别的事情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