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33 章(1 / 2)

加入书签

要说李有德还真的有几分邀功的心思。想着说咱也主动帮你们家忙了,你那边是不是也递个梯子过来啊。咱这不就和好了?

在李有德心里,他还真的就是因为老苏家的事儿,才积极主动的召集村里人去帮忙的。

结果被苏进山一句话就给抵回来了。

作为一个干部,你干啥,那都是为了公家,不是为了私家事儿。

偏偏李有德还不能反驳。

李有德憋红了脸,有尴尬也有恼火。

还是他儿子李明启打圆场,“爸,苏大伯说得对,你这次办这个事儿,也为争取工厂落户立了功了。也给苏大伯的侄女留下了好印象呢。”

苏进山心说,这小子难怪是在镇长身边待过的,脑子挺机灵。

他哼了一声,“我大侄女是个文明人,咋会喜欢闹腾呢。你们啊,就别总是用咱们这一套去想我侄女了。”

父子两都被怼了。自然也知道,老苏家这是不想这么轻易和好的。人家也是有脾气的。而且他们一早也该知道,苏家人确实不是啥好脾气的人。要不然名声也不至于传这么远。关于老苏家的传闻中,就没有‘好说话’这三个字儿。

葛红花道,“春兰啊,你爸难得来一次,你拿两斤咸肉,给他带回去。”这是开始赶客人了。

李春兰赶紧进厨房去拿肉。然后喜滋滋的给她爸,“爸,你看,咱家这肉都冒油了。”

她心里想着,看看,咱婆家多大方啊,给东西都是大大方方的给的。至于婆家不给她爸脸色,李春兰也没觉得有啥。她回娘家也没啥好脸色呢。吃饭都不能上桌呢,还想咋滴?

李有德背着手愣是不接,气呼呼的就走了。

李启明倒是接了。这要是不接,场面更难看啊。

“谢谢大婶儿,二姐,我先回去了。”然后赶紧儿跟着他爸。

看着李家父子走了,苏家人才坐下来吃饭。

谁都没提老李家的事儿。

对于不留亲家吃饭这个事儿,老苏家谁也没觉得不好意思。反而觉得理所应当的。吃啥啊,又没啥好关系。干啥委屈自己陪着人家吃饭啊。

他们老苏家又不是冤大头。落魄的时候人家爱搭不理的,现在翻身了,人家凑过来,咱就和和气气的当亲戚走?咱可没那么傻乎乎的。

和好了有哈用,等以后要是万一落魄了,难道等着再受这份委屈?

咱老苏家人虽然吃过亏,还吃过大亏。可咱从来不也是软绵性子。让人揉圆搓扁的。

吃完饭,苏盼盼就拉住她妈问,“妈,姥爷咋来咱家了?”

“来和好呗。”

“为啥啊,他不是不喜欢咱们吗?”别看孩子小,可大人心里啥想法,她清楚。每次去那被区别对待,她都记着呢。大姨家的孩子有吃有喝还被夸被抱,自己连个好脸色都没得到。

李春兰也没想过避开孩子,她心思简单,有啥说啥,“因为咱家日子好过

了呗。人就这样,有钱了,亲戚就多了。没钱了,亲戚就跑了。”

苏盼盼问,“妈,那我要是以后没钱,你嫌弃我不?”

“那肯定不会啊,你可是我亲闺女。”

“那你还是姥爷亲闺女呢。”

“那不一样,妈和你姥爷不一样,妈心里你是宝儿。”李春兰说着,在闺女脑门上亲了一口。当然是宝贝啦,孩子苦啊,出生才过了两年好日子,向东就去劳改了,家里少了劳动力,还总被人笑话。孩子在外面也总被欺负。虽然被她和婆婆闹回去了,可也没人愿意和孩子玩了。

过了一会儿,苏向东拿着煮熟的鸡蛋过来了。是葛红花煮熟了,晚上给孩子加餐的。

以前日子没这么好,也没能有这待遇。可现在日子不是好了吗?葛红花拿着家里吃不完的咸肉和人换鸡蛋。家里鸡蛋就够吃了。

苏盼盼吃着鸡蛋,开心极了。觉得这日子特别幸福。有爸有妈,有糖有肉,还有鸡蛋吃。

她边吃着鸡蛋,边听着她爸在边上和她妈说着美梦,“哎,过阵子咱就能去当工人了,到时候咱这钱都给你攒着。咱们攒一堆钱。”

李春兰骄傲道,“那我到时候也有工资呢,嘿嘿。”

“这日子可真好。你不知道,大妹没回来之前,我可真是焦心。家里老人越来越老了,孩子也要上学了,要花钱了。老二娶不上媳妇,小妹找不到婆家,你说这日子咋过?咱就瞅着是不是要去外面碰运气,看能找个啥活儿干的。甭管多脏多累。总要有钱赚。现在可好了。”

盼盼将蛋黄塞了一半到她妈嘴里。李春兰边吃着,边道,“外面能有啥活啊?”

“那可说不准,之前经过咱这边的大货车司机不就说嘛,有些车得招人押车,就和戏文里的走镖人一样。咱没准能干这个。”

李春兰赶紧阻止他,“可千万别,戏文里走镖人多危险啊,走一趟镖就没命了。哎哟,太可怕了。不说了不说了,睡觉。”赶紧带着吃完鸡蛋的孩子去漱口睡觉。

刚刚听到她男人说这个事儿,她心口就是一跳,真的给吓到了。这个家要是没了她男人,这日子咋过哟。

孩子还在耍无赖,不漱口,“鸡蛋味儿还在呢,漱了就没香味了。”

李春兰喊着,“牙烂了,吃不了糖啦!”

听着母女两人的吵闹声,苏向东躺在床上美滋滋的笑了。

在平安镇上下的努力下,当地的准备工作都做的很充分。街道上扫得干干净净的。横幅也拉起来了。还有人组织起来搞欢迎仪式。

这次高县长带着县里的人都来了。上次没来出了大乱子,这次他可不管了,得过来凑热闹。大不了到时候就不吭声,就当自己不存在。

还是那天的时间,刘副市长和苏浔的车子终于到了路口了。路口安排了人迎接,然后一路在前面引路。

这次顺顺利利的,刘副市长的心也是松了一口气。

刚才到路口的时候,他自己都提着一颗心了。此时也

十分理解苏浔之前的担心了。经历过那么一次,还真会对当地产生怀疑。

在这样不安的环境投资,确实挺冒险的。

所以这次给的优惠政策也不亏,好歹是让苏浔做出了一个好榜样。只要苏浔在东州市发展得好好的,以后其他投资商也能看到这个成功案例。这是为了东州市开了一个好头啊。

车子开到镇政府大院才停下来,平安镇的领导们再次看到了这位来投资的外商苏总。

第一次这位苏总来的时候,被王伟民一口拒绝。第二次被小霍村村民赶走。第三次愣是被他们平安镇上上下下、被县里领导、市里领导一起请过来了。

所以说,当初那些人何苦闹这么一遭啊。

越是难以得到的越是珍惜,这要是第一次来这里办厂成功了。大伙儿可能也就觉得稀奇,高兴。现在不一样了,经历千难险阻,这厂要在平安镇落户了,在大家心里,那就是如同盼星星盼月亮一样的心情了。

苏浔穿着一身得体的白色西装,脖子上随意扎着的丝巾让她严肃中透着优雅精致。此刻她漫不经心的看了眼众人。

看到了和平安镇众人站在一起的苏进山,她道,“大伯,和我一起吧。()”

苏进山腰背挺直的走了过来,脸上红光满面。感觉自己这一辈子就没这么风光过的。

看看他大侄女多有排场啊。自己也跟着沾光了。

一行人进了会议室里面,政府这边的人和苏浔带来的面对面坐着。这次苏浔把律师都给请来了,帮她看合同的。

她当然相信东州市不会坑她。毕竟费这么大功夫才促成合作,这要是为了坑她一个人,把名声臭大街了,那可真是干蠢事。可她这排场得摆起来啊。签合同,律师是标配。得让对方知道,自己这边团队是完整的,是专业的。

平安镇早已准备好了本地地形图,把适合建厂的几块地标出来了。

本来其中一块离小霍村比较近,当时还是首选来着。现在已经被拿走了,没出现在这次会议中。在平安镇领导的心中,小霍村是完全和这个厂没关系了。

苏浔看了看,指了一块镇中心的位置。赚嫌弃值,自然要雨露均沾,整个镇上所有的人都能贡献,自然最好。

负责这个工作的林副镇长立马笑道,“苏总好眼光,这位置特别好,我们建厂都是优先考虑这里。?()_[()]?『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苏浔问苏进山,“大伯,你对这里比较了解,你觉得这位置如何?”

自己在这场合还有发言权?苏进山这脸又开始热起来了,他脸红得都要冒光了,中气十足,“好,当然好。这是咱镇的中心呢,交通也四通八达的。”

“那就定下来了,是这里。”

刘副市长也笑道,“既然如此,那接下来要去看看吗?”

苏浔点头,“行。”

一行人又实地考察了那块要建厂的地,地方倒是挺大的。离着街上不远,处于整个平安镇范围的中心,离四周村子都差不多距离。之前一直空着。苏进山

() 已经偷偷告诉苏浔,这里之前是准备建水泥厂的,后来被大家否决了。所以才空着。之前也是选了好久。

选址选好了,后面就开始商量细节问题了。具体的建多大的厂房,招多少工人呢。以及管理人员如何分配。这都是要商量的。

光是商量这些问题,就用了半天的时间,午饭都是在平安镇吃的。

老苏家人也被安排一起吃饭。他们之前一直在外面等着。他们舍不得走。想知道会议的结果,也想看看苏进山风光的样子。

这是好些年没看到的景象了,让他们如在梦中一样的。

也就当初苏进山当大队长的时候能比一比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