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24 章(1 / 2)

加入书签

平安镇的这次会议很明确,就是为外资即将投资的塑料厂做准备。要全镇上下统一思想,统一意见。像之前王伟民那样的情况,是不允许再出现的。

要是人家外资来了,在这里办厂期间,被镇上某些人为难。这种事情,市里肯定不会允许的。

传达了市里的安排之后,国资办安排过来的干部又仔细了解了如今平安镇的情况。看看到时候在投资过程中,平安镇能投资多少进去。如果不够的,是不是需要市里给与帮助。

镇上的老书记汇报了平安镇目前的情况。四个字来形容:一穷二白。

高县长冷笑,现在知道喊穷了。那之前咋就有底气拒绝投资呢?

这要是人家愿意投资在平安县城,早就开始敲锣打鼓宣传这事儿了。

甭管投资金额多不多,外商投资都是一个极好的噱头。国外的技术和设备,还有什么好挑剔的?

要是国营厂去买,还要求爷爷告奶奶,才能买到好的设备呢。至于技术,那更是不知道要花多少精力了。

因为谁想去讨好那些人吗?那不都是为了发展吗?

结果下面的人,竟然把人家送到嘴边的肉给吐了。想想就好气!

可惜他知道这件事情的时候已经太晚了。这事儿被市里接手了。哪怕塑料厂建在平安镇,自己这个上级领导也管不了这个厂,也不能算自己的成绩。

就连这次开会,他也只是作为陪客过来的。

不过高县长自己有想法,既然人家能在平安镇投资,那就算在这里落户了。以后给县城拉投资的机会能少了?就是听说这些外商很不好说话。很难缠。连市里领导和人打交道,都要客客气气的。

这场会议很顺利。

显然,这个平安镇除了王伟民,其他人还是正常的。对这次办厂也是很支持。各个都很积极。甚至还想掺和进办厂这个项目,想当其中的负责人。

不过高县长没发话,国资办的人也说要回去和市领导汇报,等市里安排,才会决定谁当负责人。

一场会议结束,该了解的和该交代的都办完了。这次是国资办的人带着刘副市长的指示过来的。办完之后也要回去汇报工作了。后期也是他们替刘副市长来跟进这些工作。

高县长和镇上领导陪国资办的同志在镇上食堂吃完饭,就目送他们坐车离开。

高县长背着手感慨,“哎,可算搞定了。只盼着这厂快点建起来。你们平安镇也多了一个收入。说句现实的话,哪怕以后政策变了,可这技术是留下了,能一直用。”

镇上的老书记道,“您放心,这次咱肯定好好配合。谁也不会闹幺蛾子。这事儿我亲自盯着。”

林副镇长留了个心眼,在高县长准备离开的时候,就给他提到了苏进山。说这次人家就是冲着苏进山这个大伯,才来这里办厂的。

高县长这才想起这茬。对啊,这外商在他们这里可还有亲戚呢。

这办厂都是

为人家办的。可见人家是很看重这亲情的。

高县长觉得这是瞌睡来了送枕头。正愁以后怎么给县城拉投资呢。这不是有现成的人帮忙吗?和自己本地老乡打交道(),可比和那些人打交道好啊。

于是拍板?[()]?『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要去看看苏进山。和他谈谈办厂的事儿。也让他把县里的态度转告一声。安水县肯定是持支持意见的。

林副镇长自然是陪同的。

老书记看着两人上车,忍不住叹气。谁能知道,老林有一天还能有这机会呢?

这可真是啥都说不准啊。

他转身就回办公室。

王镇长来找他,“书记……”

老书记看着他,止不住的叹气。当初王伟民当镇长,也是得到他支持的。因为他觉得老林这个人心思比较多,觉得王伟民一腔热血,又年富力强。有这么个人带领平安镇发展,他放心。他当了书记之后,年龄也大了,也渐渐不怎么管事儿。大事小事,都让王伟民来办。

因为领导层之间没有啥矛盾,所以平安镇这几年也是风平浪静的。

谁知道,王伟民是这么个人呢?

“你咋心思也这么重了?容不下苏进山?就算他起来又咋样,他还能对付你?咱市里领导是在乎投资。但是领导绝对不会为了一个投资,就无缘无故的处分自己的同志。这就是原则问题了。你太糊涂了!现在,上面要处分你,那是名正言顺!因为你阻碍发展。”

王镇长顿时颓丧了,“我,我也是一时糊涂。也不是因为容不下苏进山。当时我也有我自己的考虑啊。”

“那你说说你的考虑。你现在藏着掖着也没用了。反正结果都一样。”

“我是当时没想到市里这么重视……而且我和霍朝阳关系很好,您知道的。我很看好他的能耐。听说他现在在城里也发展很好,还要去南方建厂。这样的人如果回到我们家乡建设,肯定会更尽心尽力啊。这不比什么外资更靠谱?我不能为了眼前的利益,让咱本地人有为青年寒了心。”

这么一说,王镇长这信心又来了,觉得自己这考虑得很周到啊。

他可不是无缘无故的拒绝的,也不是因为私心。是完全为了镇上的发展啊。

他以为老书记听了自己的解释,就会理解他。

结果老书记目瞪口呆。

半响才指着他,“王伟民,你可真糊涂啊。真糊涂啊。你是平安镇的镇长,你咋能把建设平安镇的希望放在一个人身上呢?就为了这一可能,你就自觉给霍朝阳当狗腿子,当打手了?”

王镇长顿时如遭雷劈。

……

高县长和林副镇长到了小霍村,自然又引起了村民的注意。“不会是老苏家那个假洋鬼子亲戚来了吧。”

这会儿因为对苏浔的怨念,大家都称她假洋鬼子了。

本来大家还不敢这么念叨的,只是背地里偷偷嘀咕一下。但是昨天刘三根说,苏家的那个厂办不成了。镇上不同意,不和洋鬼子做生意。

() 比起苏家的假洋鬼子亲戚,大家自然更相信镇领导了。镇上的领导不让办厂,那肯定办不起来了。

所以这招工自然也不成了。于是许多人就忍不住将自己心中的怨念发泄出来了,在外面也大咧咧的这么称呼了。

反正只要不让老苏家的人听到就行。免得老苏家的人狗急跳墙,拿他们撒气。

这会儿老苏家的人也看到车子了。

老苏家的人都听了苏进山说的情况,所以那是一点都不担心的。

这会儿看到车子了,苏向南道,“爸,是不是我大妹回来了?”

“没打电话回来啊。”苏进山也纳闷呢。

但是还是拍拍身上的尘土,打算过去看看。反正这会儿能开小汽车的,不是他大侄女,那就是大领导。如果来的是大领导,他没准还能打听消息。

车子到了村支部外面的时候,刘三根也以为是苏家的亲戚回来了。肯定是因为办厂办不起来了,回来找苏家人商量的。

所以听到车子声音,他都没动。

直到听到外面熟悉的声音,“刘三根,刘三根?”

刘三根一听,这不是林副镇长的声音吗?当初这位还专程为了苏进山,过来警告他的。所以他对这位林副镇长可没啥好印象。只是人家是领导,还是要应付一下。

于是慢悠悠的出来。

出来就看到了的高县长了。

刘三根:……!!!

“高,高县长,您咋来了?”

高县长摆摆手,“我过来看看苏进山同志的。”

刘三根顿时一个咯噔。

“县长,您找他是为了……”

“你还问我?这么大的事儿你难道不知道?苏家的海外亲戚回来办厂,你怎么没和上面汇报?”来的路上,他才从林副镇长这里了解,原来人家早就来认亲了,早就说要办厂了。只是下面的人没汇报。镇上不知道,也就没报告去县里。而他这个县长也还是从报纸上面看到的消息,还没来得及了解情况呢,下面就出事了。市里电话打过来骂人了。

刘三根:……他难道能说,自己汇报了嘛?

“这……我也是不大相信,以为是说着玩的。怕闹笑话。”

高县长闻言,顿时觉得这人做事畏畏缩缩的,既然怕闹笑话,那不就应该趁机跟进这个事儿,弄清楚了汇报嘛?

离得这么近,想跟进这个事儿,那不是很简单。

经历过一次王伟民借口连篇,现在高县长可看不上这样的行为。干脆一摆手也不说话了,“先去苏进山同志家里看看。”

林副镇长立马道,“我知道,我引路。”

刘三根站在后面,愣是不知道该不该跟上去。他现在脑子混乱得厉害呢。

不是镇上拒绝了嘛,咋县长又冒出来了?听着语气,县里很支持这个事儿啊。

他现在特别想电话给王镇长问清楚。不过这会儿肯定不是好时机,他只能赶紧跟上。

很快几人就和迎面来的苏进山碰上了。()

“进山啊,快过来,高县长来看你了。”林副镇长热络的招呼着,心里对苏进山也是佩服。难怪那天走得那么潇洒,也不给自己这个老领导面子。原来人家在市里有关系呢。

?湖涂的作品《年代文炮灰的海外亲戚回来了》最新章节由??全网首发更新,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苏进山看到高县长来了,又看看他们这个神态,就知道结果了。大侄女可真是有能耐!

他笑着过来,“领导好。”

高县长乐呵呵的笑,然后伸手握着苏进山的手摇了摇,“进山同志,你才是好啊。你弄到了这么个项目,可不止是为平安镇做贡献了,也是为我们安水县做贡献了。”

这说得好像是苏进山自己费心思去外面拉到的项目一样的。

后面跟着的刘三根看着这个阵势,酸水滴溜溜的往外冒。

这结果,可比他想的还要差啊。

不就是办个厂吗?当初咱镇上办厂,也没见县里领导过来关心啊。

以刘三根的眼界和认知,他实在不理解这个情况。觉得犯不着啊,真的犯不着啊。

后面他实在看不下去了,找了个借口就回去办公。高县长和林副镇长压根没理他,继续和苏进山聊着办厂的事儿。然后还一起去了苏进山家里。

看到这个情况,刘三根是一下子都待不住了。转身就走了。

回去后,他也顾不上办公室有人了,就给镇上王镇长打了电话。

“喂,王镇长,我是小霍村的刘三根啊……”

“滚!刘三根,你还有脸给我打电话!你就是个祸害!”

说完,吧嗒一声,电话挂了。

刘三根吓得话筒都落在桌面上,砸出了声音。让办公室其他人心疼得不得了。这电话,平时别人连碰都不能碰的。不用的时候,就放在木盒子里面锁着。只有刘三根有钥匙。那可是宝贝得不行的,现在刘三根咋还把电话给砸了?

关键是,他人现在还愣愣的。就和生病了一样的,也没人敢问他。

与刘三根走得近的田会计过来关心道,“刘书记,你咋了?”

刘三根吓了一跳,惊醒过来,“你管那么多干啥?”

然后手忙脚乱的锁了电话,往外走去。

他自己也不知道往哪里去,但是却知道,这事儿开始往自己控制不住的方向发展了。

以后苏进山要翻身了,自己还得罪了王镇长。这日子还能好过吗?以后自己,还能继续坐这个位置吗?

县长也和苏进山好。苏进山会不会让县长弄掉他儿子刘小强的工作?

刘三根越想越害怕,后背都是汗。

甭管刘三根多么不乐意,高县长亲自来村里看苏进山的消息还是传开了。

这其中当然少不了葛红花的大嗓门。县长在她家的时候,她可是亲自招待的,还给县长倒了红糖水。

人家高县长可好说话了。

葛红花可不放过这个机会,沿路送高县长去上车的时候,就故意大声说,“县长,你辛苦啦。县长以后

() 常来咱村里看看啊——”

于是大家自然都知道(),这次来的是县长。

人家县长亲自来村里?()『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亲自去苏家和苏进山说话。

小霍村知道消息的人顿时摸不着头脑了。咋回事,不是说工厂开不起来了嘛?县长咋又来村里了?

没人敢去问老苏家,就只能去找刘三根打听消息。

结果去了,就吃了闭门羹。

这下子知道刘三根尿性的人,哪里不知道咋回事啊。这次刘三根这老小子又不靠谱了,给的消息是假的!所以现在这老小子都没脸见人了!

“完了完了,咱可没少说假洋鬼子……啊呸,海外亲戚坏话啊。”

“咋整啊,这是彻底没希望了。”

“我就说这刘三根不能信!”

“……别马后炮了!”

小霍村热热闹闹的时候,苏浔也参观了几家有代表性的国营工厂。

然后中午,几家国营厂的厂长还一起邀请苏浔在大饭店共进午餐。

这些厂里的领导都对苏浔递出了橄榄枝。希望苏浔能够投资一把,弄点技术和设备。

苏浔可没松口。一来太容易得到的东西,那可不值钱。二来,她也没有啊。

她自己办个小厂,找人家拿一点货,拖个货款,这倒是容易。

真的无休止的找人家拿货。那些外国友人也不是没脾气啊。到时候可别给她在外国圈子里弄个老赖的名声出来了。她现在可都靠这个撑场面呢,真成了老赖了,眼前这些人保准立马变脸。

她淡然道,“投资的事情,我都和刘市长说过了,暂时不着急。塑料厂是我在这里的第一笔投资,我要先看效果。所以这些话,各位就不要再提了。”

机械厂许厂长立马道,“可需要我们帮忙?”把这位小祖宗招待好了,这没准一高兴,就投资了。

苏浔道,“这倒是不必,我这边机器和技术都有港城提供。资金也是不缺的。场地应该有政府提供。”

服装厂厂长问,“那销售方面呢?我认识一些百货商店的负责人。”

化肥厂的也凑热闹,“咱认识许多镇上的领导,到时候在他们那乡镇供销社供货也方便。”

想用这些恩惠换自己的人情?当然不行!苏浔道,“也不用了,我那厂规模小,也不愁销量。而且如果真的卖不完,就找朋友帮我出口。反正世界这么大,不愁市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