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8 章(1 / 2)

加入书签

第18章

李春兰故意上午来的,这会儿大家正在田地里干活。只要经过进村的大道,就能被许多人看到。

所以她的到来很快就让李家村的人看到了。

起先大家没看清楚骑车的是谁,直到李春兰故意喊了一声,“二叔,我爸在哪里啊?”

李二叔这才发现,这骑车的竟然是他那个嫁到老苏家的二侄女李春兰。

呀,这咋骑上车了?

“春兰回来啦,这谁家的自行车啊?”

“啥谁家的啊,当然是我家的啊。你们没听说吗,我家二叔公的在国外发财了,他孙女前两天回来看我们了,给我们家买了一大屋子东西,还买了自行车和收音机呢。”

李春兰说这话的时候,心里可畅快了,这些年,她和没少被人背后嘀咕。

她爸是大村干部,所以村里人都盯着呢。她越是过得不好,讨论的人越多。“李有德的闺女也就过那个样儿。”

仿佛说她过得不好了,那些说闲话的自己就舒坦了,满足了一样的。

之前李春兰是没底气,才不管这些闲话。现在,她可要打那些人的脸了。让他们看看,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咱李春兰的好日子来了!

田地里干活的人听到李春兰的话,都直起腰看着她,特别是离大道上近的,还特意从地里跑过来,然后围着她这新车转悠,“这车真是你家的?谁家亲戚送车啊。”

“咱老苏家亲戚就送车,我二叔公可是在国外呢!在国外当老板的!”

又强调一句,“赚了老多钱了。”

“我二叔公的孙女,就是我家大妹,还要在镇上办厂呢。”

苏浔已经在老苏家人嘴里成为大妹了,苏宝玲则是小妹。

“啥,还要办厂?”

说话的是李春兰的二婶。

她不信,“咋可能办厂呢,那得多少钱啊。”

“咱家大妹有钱呗,你们是没看到啊,回来的时候,坐的可是两辆车!”李春兰伸出两根手指头,语气夸张。“她还配了个警卫员。给她开车的,那都是东州市国营工厂厂长的司机。”

其他人听着一愣一愣的。这听着,可真是个大人物的样子。

然后后面来的隔房五堂叔道,“我好像是听说隔壁小霍村老苏家有个有钱亲戚回来了。但是没听说办厂的事儿啊。”

李春兰道,“当然没人说啊,和你们说了,回头抢机会的人不就多了嘛?我这次回来,就是专程和我爸说这个事儿的,让大家做个准备,到时候开厂,就去参加招工的。”虽然她不知道能让人准备个啥,但是大妹说让准备,那肯定是有道理的,照做就是了。

听到李春兰的话,大家都沸腾了。

五婶拉着李春兰,“是真的?春兰啊,真要是有这好事,可别忘了拉拔自家人啊。”

二婶切了一声,觉得老五家眼皮子浅。春兰说啥就是啥了?

有人信,有人没信。

这也确实是因为遇着秋收,大家都忙,还没来得及走亲戚。所以关于老苏家那些事儿还没彻底传开。

有听说了消息的,也是让大家都别声张,免得到时候抢的人多了。

所以哪怕李家村离着小霍村不远,知道消息的还真就不多。

李有德知道得最早,但是他压根就不信能开起来,心乐意不大想接受这个现实,所以更不可能往外说。免得让人笑话自己。

于是李家村的人才会对李春兰的话半信半疑。

而且实在是开厂这个事儿对于大家来说给特别遥远。别说是私人开厂了,就是往日的生产队,公社,想办厂那也是千难万难的。

二叔抽着旱烟道。“春兰,你可千万别骗人啊。咱可不兴吹牛皮。”

李春兰哼了一声,“爱信不信,这机会还不是人人都有,说过我婆家坏话的人,都不能去参加招工。这是我家大妹说的。她可护着我们了。”

“啥,说过坏话的就不能去,咋能这样呢?”提出抗议的是村里有名的瘌痢头,最喜欢说人坏话了。

李春兰道,“反正就这么要求的,你们知道就成了。我也不多说了,我去找我爸去。”假的才担心别人会不相信,她家这可是真事儿,管人家信不信呢。不信的人才吃亏呢。

等她走了,剩下的人还在议论。“这事儿是真的吗?”

“不会吧,苏家还有这运道,两个儿子都劳改过的。”

“这和人家儿子又没关系,这是人家老祖宗显灵啦。”

“他们家是运道来了,可也太欺负人了。咋说过坏话就不让去了。这不是故意欺负人吗?他们家那个有钱亲戚,咋也这么小心眼子的!”

“就是,不如咱贫农大方,觉悟不行!”

“……”

李春兰都没回娘家,直接去的大队部喊李有德。

李有德正在开会,听到声音就出来了,“嚷嚷啥呢?”

然后就看到了李春兰骑着崭新的自行车,正笑得一脸张扬。

李有德:……

“这车真是老苏家亲戚送的?”

李春兰得意,“爸,原来你也听说啦。这就是我家国外回来的大妹送的。你看这车多好啊。上海凤凰的!”

李有德心里酸得不得了。他家也买了自行车,可没这辆好。

买自行车还是因为儿子转业去镇上给镇长开车了,上下班不方便。

虽然他是个村干部,可是弄一张自行车票也不容易。

老苏家却能从天而降一辆车。

李有德酸得心里难受,听人说是一回事,看到了又是另外一回事了。本来同样的家底,你还比我过的差,现在一下子就反超了。想想就难受。

他别扭的不想多看那自行车,问,“你咋过来了,家里不忙?”

“家里当然忙啦,可田地里的活不用我干。正好我就回来完成我家大妹交代的任务了。她要回来办厂,到时候要招工呢。爸,你回头

和村里人说一声,让家里有合适的人提前准备,到时候去参加招工。”

李有德道,“没准办不起来的。”

“你咋就不能念着我一点好呢?我大妹那样的人物,可不是会说大话的人,人家那是一口唾沫一个钉的。而且那天记者还来了呢,这可是当着记者的面说的。”

李有德越听越觉得不对劲儿。难不成老苏家这个厂还真的要开起来了?

“爸,我不和你说了,你记得帮我在村里宣传一下,我去找我妈。这不,我可不是空手回来的,还带了东西回来。咱可没有一个劲儿的吸娘家的血呢。”

看了看车头挂着的两斤肉,李有德面色别扭起来了。

一声不吭的就进屋里去了。

看着她爸这个样子,李春兰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可算扬眉吐气一回了。

李母围着闺女转了两圈,看到闺女的新衣服,新车,还有拎着的两斤肉,笑得牙不见眼的。

“春兰啊,你这好日子可算是来了。我这些年就说了,咱家春兰是个有福气的人,咋可能过苦日子呢?看看这肉,你婆婆出手可真大方。”

说着麻溜的就去将肉拎着到厨房里。

李春兰坐在院子里嗑瓜子,和李母说起自己婆家的变化。

如今整个小霍村,谁还敢说一句苏家不好的话哟,都恨不得把以前的话咽下去。

家里现在每天吃不完的肉。做衣服的料子也多。她这一身新衣服穿着可舒服了。

李母凑过来摸了一下,果然是好料子。

“妈,赶明儿我上班了,赚钱给你买好料子做衣服。”

李母道,“你上班?”

“那可不,我家大妹说了,让我公公去当厂长呢,到时候咱也去厂里干活去。”李春兰幻想的未来可美好了。自己以后也是拿工资的人了。

“到时候给你弟媳妇也安排个工作成不?”李母小声嘀咕。

“那我可不干,我和她关系又不好。”李春兰立马拒绝了。

李母道,“都是一家人呢。她虽然不好,可看在你兄弟的面上,总要帮一把。”老人家就是这样,哪个过得好了,就希望能拉拔一把其他的。

“就她?眼高手低的。之前爸让她在村支部去干活,她还不乐意,嫌工资低。我才不管她呢。”

屋里,徐秀丽正在陪着孩子数数,她毕竟是做过预知梦的人,所以也有了早教的意识。

孩子满了周岁就开始培养了。指着孩子以后出息了,她以后也能有个指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