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87(1 / 2)

加入书签

收进来的产妇可能会加到你这个病房来。”

秦溪住得单人间,面积足有二十多平,再加两张床都行。

胡丽说完没多久,就有男医生推了张病床送到病房。

“你可悠着点吧。”

随后,一肚子高高隆起的孕妇在方脸中年女人的搀扶下慢吞吞挪进了屋里。

两人穿着都挺朴素,不过看中年女人气质,应该是个军人 。

摇杆挺直,齐耳利落短发,眉眼中尽是坚毅。

“妈,这都第二胎了,没那么娇气。”

孕妇长得斯斯文文,说话声音非常小,要不是仔细听,都听不清她说得什么。

“生孩子都是鬼门关里走一遭,哪有什么头胎二胎之分。”中年女人不赞同道。

:把孕妇扶上床,中年女人又开始利索地收拾整理,一刻也没坐下来休息。

等张秀芬看完热闹回到病房,中年女人这才提着脸盆回到病房。

“大姐,这是你女儿,瞧着都快生了吧!”

“我儿媳妇,就这两天要生了。”

要论和人交际的能力,张秀芬甩了秦溪十条街,刚回到病房就和短发中年女人说上了话。

女人也姓张,丈夫和儿子都是部队里的军人。

她因伤提前退休,在家里带带孙子,照看照看儿媳妇。

张大姐和张秀芬聊得挺投缘,特别听说秦溪的公公也是老军人之后更是热络了几分。

这个年代的人,对上过战场那一辈的军人都相当尊重。

接下来两天里,张大姐不出意外地知道了秦溪的基本情况。

前脚黎书青回家去拿饭,后脚张大姐就跟儿媳妇刘晓娟感慨。

“要是刚子有人黎同志一半体贴,就不会连媳妇预产期都忘记了。”

张大姐不会因为是亲生儿子就不数落,秦溪不止一次听到她吐槽自己的爱人和儿子。

秦溪笑笑,哪能接话。

她跟着说,那不就是嚼舌根了吗!

“秦同志一定是个不错的人。”张大姐也不知想到什么,突然没头没尾地说道:“应该和家里人的关系都不错。”

秦溪不解。

“这几天来看你的人络绎不绝,不是这个就是那个,称呼多得我都记不过来。”张大姐笑。

儿媳妇刘晓娟笑着接话:“可不是,我看你哥嫂都来好几趟了吧。”

“都是一家人,互相关心是应该的。”秦溪笑。

“那可不一定。”刘晓娟快嘴道,说完才发觉自己说错了话,赶忙瞟了好几眼张大姐。

“其实我家晓娟说得也对。”张大姐叹气:“这世上的事总有许多没法子解决的家庭问题。”

这句话眼下秦溪没法理解,直到张大姐的公婆来到医院,总算解开。

两位老人走进病房,先跟孙媳妇说了几句话,一扭头看到秦溪。

“秦同志是你?”

老太太准确叫出了秦溪名字,而且看着还挺高兴。

秦溪却无论如何都记不起何时认识的两位老人,难道是店里的顾客?

“咱们在李茂元家里见过一面,那天他专门请你上李家来做饺子……”

秦溪终于想起,穿过来第二年,她和秦涛冒雪去李院长家给老太太做年夜饭饺子的事。

那时李家邀请来的宾客好像就是这两位。

王达源还热情邀请秦溪留下来吃团年饭。

如今一晃已经过了好几年,李院长升职到市高院担任院长,李老太太已经过世。

而眼前的这两位老人也比那时看到老了不少,头发已经花白,陈秀香老太太走起路来还不利索了。

遇到一起,双方难免会感怀一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